2018央企利润排名 央企万亿利润背后

发布时间:2020-04-0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尽管有人认为拥有垄断地位可以做到不实施垄断行为,但在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纵向关系”还是会诱发一系列新的问题。   在2007年年末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负责人以一连串漂亮的数据展示了中央企业一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2007年前11个月,中央企业以14.6万亿元的资产总额获得了87162.2亿元的销售收入,实现了9186.6亿元的利润(预计全年的利润会超万亿),同时,上缴了税收7654.3亿元。四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21%、20.5%、31.7%和24%,连续第四年保持高速增长。国资委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使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央企业走出困境,令人惊叹。
  近年来,国资委提出的对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目标已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准,即:中央企业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要保持“绝对控制力”;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九大行业,要保持“较强控制力”。国资委通过改制重组、股份上市以及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大刀阔斧的改革,使中央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一大批贴有“中”字头标签的企业在短期内迅速控制或垄断了能源、运输、电力、钢铁、电信以及基础设施等经济命脉产业,使改革开放多年来魅力尽失的国有企业重新找回了自己昔日的辉煌。中央企业的高管们甚至普通员工个人也获得了令人羡慕的经济效益。
  毫无疑问,取得“万亿利润”,对于长期依赖国家财政输血的中央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使人们消除了政府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中央企业的疑虑。不过,日益强大并且拥有绝对或较强控制地位的中央企业可能带来有悖于市场生态健康发展的负面预期也不能忽视。特别是随着中央企业对市场“绝对”和“较强”控制力的进一步强化,经济资源就会再次高度集中,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之外,再形成一个“经济资源”控制体系,导致改革开放30年逐步形成的以竞争与合作为基础的市场“横向关系”遭到摒弃,再度强调与发展以从属与服从为基础的“纵向关系”,这对正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损害,《?望》杂志“不要让体制复归危及改革”的呼吁就是一个警示。
  尽管有人认为拥有垄断地位可以做到不实施垄断行为,但在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纵向关系”还是会诱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包括:维护垄断地位本身所需的代价、地方政府的异化仿效、引发新的腐败和不公,甚至还会使企业失去创新的动力,因为创新是企业的一种无奈选择,是企业避免死亡的一种风险举措。这些问题出现必定会引起人们对中国改革开放未来走向的种种猜疑,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也许有人认为,政府强化中央企业垄断地位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是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但这是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强化中央企业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作用,实际上是政府对自己执政能力和对市场监管调控缺乏信心。放眼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强国的政府是依靠国有垄断企业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并获得成功的。
  美国政府1984年对电信巨头AT&T的强制拆分,使其失去绝对的垄断地位,结果,美国的电信产业并没有衰退,电信服务也没有中断,当然,也没有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并且,还因为多家电信的竞争,为互联网或基于互联网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市场机会,于是,在AT&T失去昔日的辉煌后,包括微软、思科、甲骨文及谷歌等在内一大批新型跨国公司诞生了,美国也因此成为信息化时代最强的国家。
  政府作为维护市场竞争的裁判员,完全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来对市场的公平、公开与健康竞争实施监督,并对一切可能影响市场有效竞争和健康发展的行为进行限制、打击和惩罚。因此,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重新认识中央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只有健康并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和安全的制度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利润 央企万亿利润背后 央企负债60万亿 央企负债主要因为什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