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记者更勇敢

发布时间:2020-04-1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记者的“勇敢”万众瞩目,在明处,谁要“潜”掉记者,还得顾忌社会舆论;而“比记者更勇者”则不同,他们在公众的视线之外,被“潜”掉的时候,一定是无声无臭的。   
  
  没有人质疑简方洲的勇敢。因为“三鹿”、因为东方早报的首次点名,但凡优秀记者的前缀,大概从此会常常被冠以“勇敢”。
  但,事实上,在和各种无良现象和邪恶势力的缠斗中,记者的背后,如果没有更勇敢的人站着,则无以成其美名毕其功,且不论当年江苏纪委出了名“不怕死”的曹克明、“打假医生”陈晓兰、“铁面检察”方工,即令《南方周末》最近披露的军医张伟,为揭开“三鹿奶粉”的盖子,所承受的压力之大也迥非外界能够想象。
  众所周知,记者只是一个传播者,限于不同的专业背景,记者不可能掌握和洞悉各个行业的“业内秘密”,换句话说,没有“业内人士”,也就是“深喉”们提供“炮弹”和靶目标,记者可能什么都不是。
  据报道,张伟最早是在2008年6月28日接到首例“问题奶粉”病例的,接着,入住解放军第一医院的结石患儿迅速增加,且所有疑点都指向“三鹿奶粉”,但即令调查组专家甚至国家卫生部的大员都怀疑“三鹿”也拿它没有办法,因为:“所有质检结论均称,奶粉是合格的。”
  惭愧,媒体在这个时候是缺席的。面对全国医疗界的“一致沉默”,“铤而走险”的张伟只好硬着头皮“自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通知多家媒体――“不管和三鹿有没有关系,都要进行调查,否则会有大批的孩子死掉,假如我们调查错了,可以给三鹿道歉。”
  事隔5个月,我们仍然可以感受他的巨大压力。首先,他的调查可以被恶评为“山寨版”、是个“屁”,因为你不具备所谓的“新闻专业资质”;其次,你也并非乳品业,“不务正业”地拿一个医生的清誉作博弈,居心叵测;再次,由于“非法调查”并“散布诽谤言论”,不能排除被“受害方”定谳为“恶意侵权”的可能。
  他最后的那根“稻草”无非是患者。但正因为掌握着事实链的终端,他面临着最要命的压力,恰恰是“医疗界的一致沉默”,由于触犯强大的“潜规则”,我们不能不想起3年前极度深寒的哈尔滨,因揭露“天价医药费”而被潜规则“潜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他最后的结局居然是骆宾王式的“不知所终”……
  如果他竟至于输了呢。那就是第二个“王雪原”。谁为他、为他的家人负责?
  一个显著的区别是,记者的“勇敢”万众瞩目,在明处,谁要“潜”掉记者,还得顾忌社会舆论;而“比记者更勇者”则不同,他们在公众的视线之外,被“潜”掉的时候,一定是无声无臭的。
  笔者常想,科学越发展,细分化程度就越高;细分化程度越高,消费者“知情”的门槛就越高,也就是掌握专业程度的越少,同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各行各业道德失范和“潜规则”猖獗的现象却层出不穷,所谓“人必自助,然后天助”一类的教诲让我们越来越陷入自虐的尴尬,就拿“医”和“食”来说,我们不可能个个先修炼成白求恩和李时珍再去看病,也不可能个个先打熬成诺贝尔和谈家桢再去吃东西(即令他们,也得中招),质检部门呢,又习惯性腹泻地总出具“合格”、“安全”一类证书,“公急不如私急”,我们只能“亟呼”着张伟们指点“业内迷津”。
  问题是,比记者更勇敢,一定意味着,将付出比记者更大的成本、更大的牺牲!而社会,又拿什么来回报他们呢?!
  没有。
  如果没有张伟们,我们很可能至今还吃着石蜡米、品着苏丹红、尝着硫酸铜;如果没有张伟们,我们很可能至今还穿着黑心棉、住着“钢丝房”,看着“大批孩子”被“三鹿”戕害……因此,有人把“比记者更勇敢的人”比做“普罗米修斯”。遗憾的是,在一个不具备保护普罗米修斯机制的社会,倒了楣的“普罗米修斯”通常只能有四种卡夫卡式结局――
  第一种,他帮助了人们,因此被钳锁在高加索的裸崖上,被鹫鹰啄食着肝脏,他痛苦并荣耀着,被啄的肝脏永远再生。
  第二种,因为受不了啄肝的痛苦而迫使自己陷入岩石,越陷越深,最终变成群岩中的一分子。
  第三种,岁月的流逝,使他的历史亮点已被遗忘。众神遗忘。鹫鹰遗忘。他自己也遗忘。
  第四种,每个人都对这桩不再重现的勋业渐渐厌烦。众神厌烦。鹫鹰遗忘。他自己也遗忘。
  那伤口,疲惫地合拢。

相关热词搜索:勇敢 记者 比记者更勇敢 比我勇敢歌曲 我勇敢舞蹈考级视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