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是基于国际视野条件下,高职院校依据经济全球化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要素来开展职业教育活动;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必须与产业发展、企业结合,才能真正“走出去”并走得更高更远;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必须托自身办学特色或专业优势,主动服务产业,推进教育国际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实现办学理念国际化、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学生培养国际化、社会服务国际化、标准体系国际化,提升院校办学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终极目标是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服务;一带一路;产业
  作者简介:朱海群(1967-),女,广东台山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杨群祥(1959-),男,广东大埔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和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A类项目“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与实践——基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个案分析”(编号:20120101006),主持人:杨群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6-0061-05
  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必须凭借自身专业优势、主动服务产业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教育资源要素来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持续地推进自身的国际化进程。下面就“职业院校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的提出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是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话题。打开国门参与教育国际化合作和国际化竞争,是提升我国高校办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路径。国务院、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先后对教育国际化提出了要求,明确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的方向、思路、目标、措施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要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则进一步提出“完善中外合作机制,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职业院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2015年10月教育部又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文(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这是决定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三年行动计划”对高职院校的国际化问题明确指出:要“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要积极地“广泛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政策对话,探索对发展中国家开展职业教育援助的渠道和政策”等[1]。可以预见,随着“行动计划”的贯彻,必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必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质量与水平。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出台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以下简称“试点意见”)中迫切要求:“坚持国际合作、开放交流,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意见》提出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到2018年,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进省,形成具有广东特色、适应发展需要、基本达到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意见”从三大方面八条支持意见对大力拓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强调。这对于广东的高职院校来说是新的要求与使命。
  (二)高职院校国际化是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在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一些技术和产业如航天研发、高铁技术、光伏生产、通信设备及热作农业生产等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上呈现较强的竞争力。这些都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并惠及世界。尤其是,自2010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东盟合作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充分发挥了我国经济发展对东盟国家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作用。与此同时,资本、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必将带来教育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我国经济发展对东盟形成辐射带动的同时,国内的先进教育资源要素也具备向东盟国家流动的现实性、可能性,并可预期未来我国在文教、技术、法律等各个领域将对东盟形成巨大的影响。
  正是出于以上战略考量,各级教育部门先后出台了政策指引。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要支持高职院校与“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國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而按照广东“试点意见”,加强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实现“走出去”,应积极向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输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引导优质高职院校主动参与境(海)外中资企业的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工作;支持高职院校在境(海)外增设教育中心、增加接收境(海)外留学生,进一步提升广东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等。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门户,因而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东南亚、面向东南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国际化 实践 高职院校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