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连战登陆专题(二)

发布时间:2020-05-24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国共领袖60年后再握手

  

  【大公报记者戴亚平北京二十九日电】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北京和台北的共同时间十五时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了历史性握手。这一握,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跨越了海峡、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历史。

  

  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通常是东道主迎接外国元首的礼宾场地,红地毯从大厅中央一直延伸到贵宾厅房车停靠点。三百余位记者的新闻大战,三十余部摄像机的扫描,使得这一时刻的重要性超过以往这里接待过的每一位最高级别的宾客。

  

  此次国共两党的历史性会面,亦同以往在这里出现的礼宾场合有微妙的不同,没有奏乐,没有旗帜,但这一刻,在这一大厅中洋溢着的气氛都比以往任何一次更为隆重、更富亲情,更令所有在场者及所有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关注者动容动情和浮想联翩。

  

  十五时前一分钟,胡锦涛出现在迎宾大厅,胡锦涛向在场记者挥手,随后,站立在大厅正中。「铁娘子」吴仪一身玫瑰红套装随后。

  

  十五时前三十秒,连战出现在大厅,并沿着红地毯稳健地一步一步前行,双方的目光关注地对视,没有招手,只有微笑。

  

  最后三秒,胡锦涛首先伸出了手,几乎在同一时刻,连战也伸出了手。十五时整,胡锦涛同连战的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袖的手握在了一起。这一跨越海峡、跨越时空、跨越恩怨的握手凝聚在这一时刻。

  

  胡锦涛与连战均着深蓝色西服,不同的是,胡锦涛佩戴红底银点领带,连战佩戴蓝色银点领带,均为双方党旗的基本色。此时此刻的领带颜色,为这次历史性会见作了特别批注。

  

  胡锦涛以一句「辛苦了,我非常热情地欢迎你。」做欢迎的开场白。为方便在场记者的镜头,紧握着手的胡锦涛和连战先后向北、向南微侧拍照。

  

  胡锦涛同连战会见的东大厅在人民大会堂北门东侧,通常这里是进行高峰会谈的场所,双方隔着长桌相对而坐,但今天这里的沙发摆成马蹄形。在主宾双方亲切会见后,小范围会谈移至与台湾有一海之隔寓意的福建厅进行。

  

  在沙发落座后,胡锦涛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示非常高兴的心情。他指出,今天的会见是两党主要领导人历史性的会见,国民党访问团的来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两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
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

  

  连战致辞时同意,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的头一次,也是在两岸五十六年来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最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连战不讳言,国共两党过去曾经有过冲突,但是历史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在此时此刻再来改变历史,但是未来却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逝者已矣,来者可追」,两岸绝对应该避免继续对峙、对抗,甚至于对撞,要的是和解,要的是对话。他希望,双方能够继续在一九九二年建立的基本共识的基础之上,建构两岸共同亮丽的未来和远景。

  

  一场六十年一遇的记者会

  

  大公报记者 郑曼玲

  

  2005年4月29日,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继六十年来国、共领导人第一次握手之后,又迎来了六十年来国民党第一次以该党名义在中国大陆举办的记者会。

  

  由于这是举世瞩目的“胡连会”后连战第一次面对媒体,连日来追踪报道“和平之旅”的数百名记者都想从中获取国、共恢复对话后的最新成果。因此,距离记者会原定召开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安检门尚未启用,记者会现场——北京饭店大宴会厅的门口就已排起了长龙。

  

  下午三点钟,经过严格安检后的第一批记者首先进入会场。文字记者纷纷抢占第一排显眼位子,摄像、摄影记者则赶紧选取有利位置架设机器,偌大的宴会厅顷刻间就被黑压压地挤满了。

  

  记者会布置得庄重而不失清新。正中央印有“中国国民党连战主席和平之旅记者会”字样的蓝底条幅和铺上蓝色绒布的主席台既凸显国民党的“蓝色阵营”特点,又透露着历史的厚重感,而用以点缀会场的各式鲜花亮丽夺目,则为会场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息。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蓝底条幅中央印制的圆型标识,当中的和平鸽、橄榄枝以及“2005 Peace”字样,无疑是“和平之旅”的点题之笔。

  

  由于这是六十年来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大陆的国民党记者会,即便对驰骋沙场数十年的“老记”们来说,这样的记者会会场也是头一回见到。于是,平时习惯将照相机对准他人的记者们此时都把镜头留给了自己,大家纷纷在记者会主席台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

  

  可能是“胡连会”交谈过于热烈延长时间的缘故,原定4点45分召开的记者会一延再延。在会场已等候了近两个小时的记者们一边加紧讨论准备向连战提出的问题,一边还不忘相互采访,了解各地传媒对此次国、共高层会谈的看法。

  

  5点左右,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成员陆续进入会场。进来的每一个人都引起记者浓厚的采访欲望,引发一阵阵骚动。国民党“立委”、蒋经国之子蒋孝严一进门,就被大批记者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将蒋先生问个不停。而靓丽的国民党女发言人郑丽文的出现更加引人注目,不少记者急步上前了解最新消息,有一位记者还拿出连战祖籍地——福建漳州龙海市马崎社的连氏宗亲邀请连战返乡访问的邀请信,请郑丽文转交连战先生。这一情景迅速引起在场其它记者的注意,闪光灯瞬间闪个不停,正在直播记者的一些网站也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了这一消息。

  

  5点35分,身着深色西装佩带鲜蓝色领带的连战带着满意微笑步入会场,与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国民党“文传会”主任委员张荣恭、国民党发言人郑丽文在主席台上就座后,记者会正式开始。连战一边向记者就迟到一事致歉,一边审视着会场的环境,显然对在北京召开记者会还有一个适应过程。

  

  简单的讲话之后,记者开始提问。在此期间,会场的一束强光因讲话对象的变换而不断在主席台在记者席之间交替照射。有资深大陆记者称,大陆方面记者会并没有这种惯例,可见这是国民党在台湾举办记者会的习惯,看来在北京举办的记者会也还是打下了浓浓的国民党的烙印。

  

  除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之外,被张荣恭直呼其名点到的记者几乎都来自台湾。由于双方长时间接触的熟识,连战在回答他们问题是显得轻松自如,对答流利。只是台湾东森记者问到,假如民进党不配合或不愿意接受国、共两党在北京会谈的成果,这趟和平之旅是否受影响时,连战显得十分激动。他加重了语气说,“希望台湾老百姓不要象你一样这么悲观。人民连愿景都不能讲,有这样的社会吗?你的意思是说愿景都不能讲?我倒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

  

  至下午6点13分,张荣恭宣布,由于连主席还有行程,记者会就此结束。这场六十年一遇却不到四十分钟的国民党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就在老记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连哥,您让中国人感动」

  

  2005-4-30

  

  【本报实习记者周丽娜北京二十九日电】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二十九日上午到北大发表演讲,受到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极大关注。当连战一行抵达北京大学办公楼时,场外拥聚的北大师生打出一自备横幅:「连哥,您让中国人感动。」

  

  尽管只有百分之一的该校师生能入场亲睹连战风采,但以「自由与独立」精神着称的北大人抓住了一切可以见证这一感动的机会,设有电视直播的北大图书馆和食堂内人员爆满。

  

  参与接待工作的北大对外交流中心陈振亚主任说:连战主席的精彩演讲使他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分散部分精力来听。「我曾经在北大办公楼礼堂接待过五十位总统,但这次连战主席的演讲是第一。」他边说边伸出了大拇指。他说这是因为有民族感情在其中,还说连战主席知识渊博,听了让人很振奋,「我们校办的几个领导都觉得真棒!」

  

  北大历史系教授牛大勇是在演讲现场唯一得到提问机会的老师。他认为连战主席今天的演讲很精彩,连战主席提到了国共两党之间合作的基本纲领,也表达了达成台海两岸和平的决心,重要的思想表达得很清楚。但他认为演讲内容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长期僵持的两岸关系得到突破,也体现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民族感情。

  

  但同时牛大勇也注意到连战主席措辞很严谨,他既没有说「国共合作」,也没有提「统一」,只是说要在和平的前提下维持现状。

  

  牛大勇说自己之所以会提这个农业问题是从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出发,他认为要推进两岸关系,归根到底在民众。国民党在台湾得到的农民选票比较少的,而岛内「台独」势力依靠的民众就是台湾农业人口。「但是连战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争取台湾农业人口的支持」,牛大勇最后遗憾地说。

  

  北大法学院台湾籍学生谢安听完演讲很兴奋。「战哥今天很为我们台籍学生赚面子」他说:「没想到一直憨憨的连战今天会有如此出彩的表现,这完全是他的真情流露,也是我们台湾学生的心声。」

  

  另一位林姓台生表示,连战此行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之旅。「不仅可以为其政党累积竞争优势,还能通过加速两岸文化融合弥补台湾本土文化在对抗全球化时的劣势。」林同学说:「连战正为打破政治僵局努力,这样可以解构掉政治扣在文化上的虚伪帽子。我希望两岸今后能有更多的双向交流,达成中华文化的共同认知。」

  

  北大女生:「我不会刁难连先生﹗」

  2005-4-30

  

  【大公报记者汪恒北京二十九日电】今天,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结束之后,大公报记者现场采访了向连战提问「眼前所见大陆和记忆中有何不同」的政治管理学院女生王媛媛。王媛媛表示「连先生真的很有风度」,而自己之所以选择这个问题是为了充分表达「善意」,自己「顾全大局」而不会刁难「连先生」。

  

  王媛媛还在演讲前担负了献花任务。她说,连先生作为一位年届古稀的老者,无论是温和自信的神采,还是答谢、转身、致意的一系列动作,「真的很有风度」。当然,旁边连夫人的雍容气度也深深打动了自己,只可惜学校另外安排了一位男生献花而没有多少机会接触。

  

  连先生真的很有风度

  

  对于能够亲历这一历史时刻,成为北大第一个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握手的学生,王媛媛认为自己「十分幸运,倍感荣幸」。

  

  王媛媛表示,自己之所以向连战询问眼前大陆与记忆中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连战的演讲以访问「母校」开题,其间不断强调「我们」、「炎黄子孙」、「中国」,表现了相当的诚意,现场气氛一派祥和,因此决定问一个「充满善意」,同时也是自己关心的问题。她说当时自己主要还是「有感而发」,并没有事先准备,至于校方事先安排提问内容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而自己在献花之后又获提问机会纯属幸运,因为自己的入场券也通过系内抽签获得的。

  

  在访问中,大公报记者告诉王媛媛,目前已有很多人在校园网上批评包括她在内的提问者问题偏「软」,锋芒不足,没有触及民进党、国亲关系等敏感问题。但她认为,此次演讲是为「胡连会」及其后两岸的长久正常交往奠定基调,自己要「顾全大局」,「不会因为出风头而刁难连先生」。

  

  受连夫人着装启发

  

  王媛媛对连战整场演讲以及对自己提问的回答都十分满意,唯一觉得缺憾的就是「似乎对维持现状谈的很多而回避了未来怎样」,不过她强调自己理解台海局势的复杂现实和连先生的考虑和苦衷。

  

  记者注意到第一个提问的国际关系学院女生身着蓝色套装,而王媛媛则选择了粉红色。她告诉记者这是昨天晚上自己选购的,受到了连夫人着装的启发,而且粉红也是「和平、祥和」的颜色。

  

  王媛媛来自新疆克拉玛依,是一九九四年曾造成三百二十五人丧生的克拉玛依大火的幸存者之一。

  

  花絮/ 两个「最后问题」

  2005-4-30

  

  半个小时的演讲和二十分钟的提问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作为主持人的北京大学副校长郝平将最后一个问题留给老师之后,似乎对热情的同学抱有歉意,于是又宣布:「可以再提一个问题」。于是本场连战主席北大演讲就有了两个「最后问题」。

  

  当连战主席赠送了第一件礼物「牡丹凤」后,主持人认为连战和以往来访客人一样,只带了一件礼物。随即宣布「活动结束,谢谢大家!」,那不知连战主席此行礼品丰厚,还要将第二件礼物即自己和父亲连横的著作赠与北大图书馆。(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主持人只好宣布「还有礼物,大家请坐下。」两件礼物都赠送完毕后,主持人又宣布了一次「活动结束,谢谢大家!」

  

  「牡丹凤」赠北大

  

  连战回赠北大的第一件礼品是台湾彰化鹿港镇一个「国宝级大师」的作品「牡丹凤」。演讲结束后,记者走上台去仔细观察礼物,发现玻璃罩的右上角有一张制作者照片,上写「陈万能作 二○○五年四月」。

  

  陈万能生于一九四二年,祖籍泉州同安,出身锡工世家,承袭祖业已历四代。他十四岁开始向父亲学艺。一九八八年获颁台湾「教育部」民族艺术薪传奖,成为薪传奖工艺类年龄最轻的得奖人。

  

  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它和铜配合陶冶出青铜,改善了器物和工具的品质,使人类生活很快迈入一个新的时代猁猁青铜时代。而陈万能也曾经说过:「我要给『旧』的金属新的生命!」

  

  北大学子夹道迎

  

  二十九日上午九点,北京大学校方安排中文系、新闻传播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的到场同学到大礼堂门口站成两排迎接连战主席。同时,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也在此等候。此刻的大礼堂前花园的两边也站满了新闻工作人员和安全工作人员。连战主席从西门进来,过校友桥,绕到化学北楼,然后再到大礼堂门口。

  

  大约九点四十分,连战主席到达大礼堂门口,与闵维方书记握手。北京大学女学生王媛媛上前送上由白色百合、马蹄莲、黄玫瑰和满天星组成的花束献给连战主席,男同学赵甲东将另一束花束送给连夫人。

  

  九点四十五分左右,连战主席一行达到演讲会堂,从会场左边通道走上礼台。连战主席一进入会场,霎时掌声和欢呼声大作,淹没了背景音乐。演讲台上的红色背景写着「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北京大学演讲会」,对面挂着红色横幅「两岸同胞共同携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实习记者 周丽娜)

  

  专家赞赏国民党有勇气 提出三个观察点看台湾政局走向

  本报记者夏佳北京二十九日电)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谈的新闻公报公布后,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张同新表示,这次连战的访问很成功,也是很适宜的,针对目前台湾岛内一些政党出现的反对声音,张同新并提出3个观察点来看待未来台湾政治的走向。

  

  张同新认为,连战这次访问非常符合两岸的形势,也符合台湾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而且这次所谈内容已不是过去的老调子,而是国共两党站在新的世纪,探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共同议题,大家都是向前看的。连战提出,互惠双赢共同创造未来,这也是祖国大陆的主张。

  

  张同新非常赞赏国民党的勇气,他说,国民党很勇敢,能在新闻公报中表达反对“台独”,这些提法都会在台湾受到很大压力,是要冒风险的,但符合两岸利益,也是中华民族必须走的路,

  

  同时他认为,以这种新闻公报的形式表达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的意愿,并架构一个合理的合作机制是非常符合国民党在台湾的角色的。国民党作为台湾最大的在野党,有很多立法委员,这次到北京访问掀起高潮,但并没有签协议,而是把今天的想法和认识使用新闻公报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形式又比口头公报高一个规格,谈到实质性的内容,这符合他在台湾的角色。

  

  针对岛内一些政党出现的反对声音,张同新表示,连战所谈的几点都是针对“台独”,所以一定会有反弹。张同新认为,陈水扁的讲话很有挑衅意味。他分析说陈水扁认为不能有什么政治制度实质性的效果,这正歪曲了争论本身,现在两岸的争论不是政治之争,而是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争论,可以承认两岸各自有各自的政治制度,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国两制的方针提出,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陈水扁妄想用“民粹主义”取代台湾的“民主主义”。

  

  他认为,目前陈水扁还在观察,希望往前走,但有顾及。胡锦涛提出:“现在是一个关键时期”。这是因为现在台湾可以朝和平发展的方向走,也可以是僵局的持续。陈水扁走在十字路口上,是转变还是固守台独路线,现在看来要固守很难。之后的形势这要看连宋访问后台政局的表现。

  

  他提出三个观察点:1、5月任务性国大代表的选举,国大代表的分配可看出泛蓝占多数还是少数,可看到访问的效应。2、五二0陈水扁将讲什么3、台湾年底县市长的选举,政治版图怎么划分,看会不会持续发酵,看台湾政治版图的变化。

  

  军事互信政治先须互信

  2005-4-30

  

  【本报北京二十九日电】国共两党今天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提出共同促进五项工作,其中提及建立两岸军事互信的问题。此间的军事评论员李云生指出,军事互信机制首先是政治措施,政治首先要互信,才能在军事上搞互信。

  

  李云生说,连战主席来访,对台湾各政党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大陆现在释放的善意已经比较全面,随着时间的发展,大陆方面还会有更多、更具体的东西造福与台湾人民。他认为,在目前趋势下,如果陈水扁不是玩花招,不是为了让美国人高兴,不是为了选票,而是真心实意地承认「九二共识」,那么这个军事互信机制是可以做的。

  

  李云生指出,建立军事互信的基础首先是「一个中国」的共同原则,其次是要保证两岸朝和平统一迈进的共同方向;
军事互信牵涉的内容很多,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到台海两岸,我们要考虑几个问题,除了政治上要考虑互信外,还应考虑台海之间的军事互信,还要考虑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他认为,国际上建立信任措施是国家之间为增进相互了解、减少猜疑从而缓解紧张局势并防止战争意外爆发而采取的措施;
而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两个平等的政治实体之间建立的各种直接涉及改善安全环境的各种措施,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总体讲,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应包括:

  

  一.必须首先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二.停止一切形式的支持国家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

  三.必须有共同对付外国势力染指中国领土和领海等利益的合作措施;

  四.建立军事机制和放弃武力统一不是同一个事情,武力统一和武力手段既包括遏制「台独」、制止「台独」行为,更包括抵御外部势力对台湾的侵略和占领;

  五.并非一定要裁军,裁军对军事力量消长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台海两岸强调军力平衡的现状,更何况大陆还有复杂的安全问题。

  

  他表示,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其中的技术问题很多,不过可以先采取如演习事先通报,默认海峡中线,导弹发射架与弹头分离等措施。可以分近期、中程、远程来看。近期的目标是消除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疑虑。主要方法可以是:导弹互不瞄准;
预告演习、并邀请对方派人观摩、有限开放天空;
设立核查机制,互派观察员、设置预警站等。中程目标为:增加互信,维护国家安全,保证两岸的稳定与发展。主要方法包括:不与外部势力结成事实上的军事同盟,坚持两岸关系是内政的原则;
定期举行军事协商会议;
军事数据交换等。远程步骤是签订两岸和平统一协议。

  

  但是李云生警告说,从各种迹象看,台湾民进党领导人所追求的是和平分裂,也就是想透过和平的手段,以民主的幌子来渐进实现台湾独立的目标。如果执政的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甚至用军事互信机制来制造一种和平假象,军事互信机制就会荡然无存,战争的阴影自然永远存在。

  

  京学者斥台偏激言论并称/ 连战说出台民众心声

  2005-4-30

  

  【大公报记者夏佳北京二十九日电】针对连战北大演讲之后,台湾陆委会主委吴钊燮指连战未能表达台湾民众心声,说对连战在大陆批台湾民主令人惊讶之说,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孙升亮认为,连战的演讲带来了台湾民众要求和平发展的心声,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相反,吴钊燮的这种言论是台湾岛内政党间具有一党之私的偏激言论,不能代表岛内民众的意愿,需要接受民意检验。

  

  孙升亮表示,民进党的很多思维都停留在过去,每当两岸的关系出现一点点的改善,都会出现情绪型反应。当前历史潮流在推进,民进党却还是停留在过去而没有跟进历史潮流,这是很可悲的,如果民进党还用很小的格局,利用党派之间的斗争,甚至用煽动、抹黑的办法,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一切,来对待两岸关系,只能说民进党用自己一党之私挡住了自己的眼睛,挡住了自己的手脚。

  

  孙升亮认为,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不能阻挡的,如果逆潮流而行是不会长久的。「台独」势力只能容下「台独」分裂的意识,而这只是一种很小的格局,在党内虽说不能没有代表性但确实是很小的一块,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正如连战所说,「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这些「台独」分子在台湾民意的光谱里还只是很小的一块,这里民进党只是放大这一块,妄图将「台独意识」变成「台湾意识」。

  

  连战为台争取经济地位

  2005-4-28 大公报

  

  连战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台湾民众,台湾除了选择与大陆进行对抗之外,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那就是从实际出发,与大陆进行全面而实际的经贸接触,这种接触的最终目的有可能达到近似香港现在所争取到的CEPA的地位。应该说这是台湾目前在还没有加入任何区域经贸自由一体化的时候,在东亚地区可以取得的最好地位。

  

  4月2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出题为《一改抨击立场,连战「登陆」阿扁「祝福」?》的新闻,该文提出:台湾领导人陈水扁一改近日来对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的抨击态度,表示如果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切依法行事,或许可以带回第一手信息,为两岸发展投石问路,对两人因此可以给予「祝福」。分析家认为,陈水扁的态度发生360度转弯与美国的压力有关。同时,大陆《人民日报》网站宣称,4月26日该网站将会在连战到大陆访问的当天进行网络的全程跟踪访问,为此,人民网开辟了专门的网页与网友互动的专区。另外,人民网还刊登了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新闻,就是为了连战访问大陆一事,台湾的老政客李登辉失眠了。

  

  连战曾被台媒体排挤

  

  在一般台湾民众的眼里,连战似乎不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政治人物。确实,连战在接受台湾记者采访的时候,首先并不喜欢透露太多的新闻给记者,这使得台湾记者很难向媒体老板交差。另外,连战喜欢记者在采访时能够非常的守分寸,保持两者之间应有的礼貌,但在台湾现在媒体恶质化竞争的时代,记者经常是以冲撞为代价而获得采访的机会,最后记者以获得独家采访的机会为荣。连战的这些性格在他还是执政者的身份时出访东欧一个国家时就可以看到,当时该国的海关人员要进行身体上的检查,而当时连战非常机敏的躲开,并要求该国应当以国际礼仪来对待,最后在双方外交官的磋商下,该国决定给连战以相当的国际礼仪。同样,这次在连站访问大陆时,相关媒体报道,连战的随身护卫在随团进入大陆的时候享有持枪的待遇,看来大陆政府对于连战的这一点个性是有相当的了解的。

  

  据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文茜在台湾中视的《文茜小妹大》节目当中表示:台湾的民进党执政之后,陈水扁一直在进行另外一种意识形态的宣传,那就是台湾只有跟随陈水扁,跟随陈水扁的「台独」路线,才能取得成功。而此时的在野党也陷入另外的迷思,那就是如果反对陈水扁的宣传,就会被扣上红帽子或者被抹黑。在过去5年间与大陆交往成为选举票房的毒药,尽管台湾的经济一再衰退,反对大陆却成为政治主流。人们恰恰忘却了台湾同意统一的和同意独立的人的两极化比例是大致相当的,但现在台湾民众却只能听到更多的独立倾向的声音,这是社会不协调的表现。现在,国民党主席连战在经过深刻的思考之后,决定站出来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寻找另外一条途径,他这次做出决定的背景与以前大不相同。

  

  扁府控制媒体银根

  

  此时一向关心台湾问题的读者会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怎么一向视搞「台独」路线为民进党发展唯一出路的陈水扁,开始一改往日蛮横的作风,转而向在野党的行动表示「祝福」呢?难道是台湾的民意开始发生变化了,还是陈水扁改变了自己?据笔者看来,两者都没有太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国民党与亲民党领导人的政治行为。国民党主席连战只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台湾民众,台湾除了选择与大陆进行对抗之外,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那就是从实际出发,与大陆进行全面而实际的经贸接触,这种接触的最终目的有可能达到近似香港现在所争取到的CEPA的地位。应该说这是台湾目前在还没有加入任何区域经贸自由一体化的时候,在东亚地区可以取得的最好地位。但台湾要改变经贸地位的关键,现在看来并不在于阿扁的作为,(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因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已经全部集中到连战与宋楚瑜的大陆之行上来。

  

  时任台湾「行政院」院长的连战就与当时的财政部部长王建宣进行台湾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运作,对于这样的运作台湾民众并不十分知情,但台湾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台湾部分产业的冲击却被民进党无限放大。例如当时最著名的就是台湾米酒涨价事件。米酒是台湾民众的烹调必需品,在台湾进入冬季时,民众有用米酒进行炖补的爱好,但在台湾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台湾的米酒就会由原来的二十台币变为近一百二十台币,米酒连续涨那么多倍,这成为台湾民众难以承受的心理价格。最后民进党就以「连米酒都处理不好的政党就应当下台」为政治宣传,该竞选广告成功地打击了国民党的竞选士气。

  

  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还反过来挖苦国民党,嘲讽说都是米酒惹的祸。应该说,连战带领台湾「入世」的运作基本上还是具有相当战略格局的。对于这一点,笔者曾在1998年到台湾参访时有了深刻的体验,当时在连战的报告当中更多的表现了他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设想,当时在台湾新闻当中却没有发现相关的报道,而报道更加多的集中在记者本人所谓独家采访到连战对于某件事情的片言只语。对此我深感可惜。现在台湾新闻对政治报道更加偏激,并且更加依赖现政府,政府基本控制了整个媒体后面财团的银根,台湾媒体的独立性受到了非常大的妨碍,这在国民党执政期间也是非常少见的。

  

  未来台民意是观察重点

  

  台湾的李敖同时也认为,连战的这次登陆访问将会为台湾人民提供另外一种选择。陈水扁已经没有选择,因为台湾经过近5年的发展后发现「台独」并没有为台湾带来荣誉与和平,反倒使美国对于台湾的干预越来越深,台湾领导人在政治上更加难以保持自己相对的独立性,而台湾的独立活动的领导也只会每次聚集在大饭店当中开会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台湾需要另外一条道路、另外一个思路,而指明道路的人就是连战。

  

  台湾现在同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吊诡的现象,那就是同意连战出访的民众占六成,而反对的民众占四成。也就是说,台湾的基本教义派还是反对连战出访大陆的。但非常明显,连战这次访问会为全体台湾民众带来利益,有什么理由会让台湾基本教义派反对呢?可以看出,台湾现在的民众的政治取向还是以政党为标志,独立与否并不是民众关心的焦点,应该说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将会是台湾整体民意取向的关键时间,如果台湾泛蓝在经过登陆大陆风潮之后,能够进行非常有效的整合,那么台湾将会改变自去年「总统大选」之后所形成的五五波对决的态势,将会掌握未来台湾整体的经济走势。

相关热词搜索:连战 大公报 登陆 专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