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鸿:技术进步:现实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5-2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它能使原有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组合的产出比没有技术进步时更大。新型工业化要走的就是一条集约型的发展道路,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一、技术进步及其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

  

  (一)技术进步的定义

  技术进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技术进步主要指在硬技术应用的直接目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它包括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

当技术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或在原有技术原理或组织原则的范围内发明创造新技术和新的技术体系时,这种进步称为技术进化,如自动控制技术与传统生产线相结合,改造为自动化生产线。当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化时,就称为技术革命。如第二次技术革命时电能的运用等。技术革命的结果往往使原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提高。

  广义技术进步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金投入数量增长的因素后,所有其他产生作用的因素之和, 又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广义技术进步的内涵由六类因素组成:(1)资源配置的改善。资源经过优化配置后,可以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有更多的产出。劳动力、资本等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就是如此。(2)生产要素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可以在人力资源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提高产出水平。(3)知识进步。基础科学的进展推动应用科学的发展,进而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4)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商品的成本将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降低。(5)政策的影响。(6)管理水平。后两者是软因素,但对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技术进步既需要发明、创造等硬技术,也需要管理、政策等软因素,因此广义的技术进步对技术进步的理解较为全面。

  (二)技术进步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

  1.经济学对技术进步作用的认识

  技术进步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功不可没,但人们较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直到20世纪中叶,技术才被纳入正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近二十年来随着新增长理论的提出,技术的作用才真正被用经济学语言较完整地表述出来。

  经济学对技术的重新认识是二战以后随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而开始的,其中索洛(Robert Solow)的研究最为出名。索洛在名为《技术变化与总量生产函数》的论文中,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技术进步的份额。在分析中,他把人均产出增长中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那部分和由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变化所引起的部分分开,从而得到生产力增长中技术进步要素定量化的概念。这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入技术进步概念以来,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技术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索洛通过计算发现,美国在1909-1949年的40年间,非农业部门年增长1.5%,人均总产值增长1倍,其中只有12.5%是由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加的结果,他把剩余的87.5%解释为技术进步的贡献。

索洛的模型包括四个变量:产量(Y)、资本(K)、劳动(L)和知识或者“劳动的有效性”(A)。索洛把Y=AK a Lβ中的A解释为技术进步,而不是常数。在任一时间,经济中有一定量的资本、劳动和知识,通过这几个要素的结合生产产品。具体生产函数计算公式为:Y(t)=F[K(t),A(t)L(t)]。该生产函数的关键假定是,对于其他两个自变量,资本和有效劳动,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即如果资本和有效劳动的数量加倍,则产量加倍。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曾经对美国、西欧、日本全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进行估算,发现在美国、西欧、日本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3%、80%和67%,明显高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时期的研究还是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的。阿罗的“干中学”开始把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在他的模型中,技术进步被解释成一种外部性,即其他经济活动(投资)无意中造成的副作用。罗默(Paul M. Romer) 在1986年《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和1990年《内生的技术变化》两篇论文中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今天,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得到公认,实践也证明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远远超过资本和劳动投入量增加的贡献,而且这种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扩大。据估计,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已由20世纪初的5%~20%增加到50%~70%,有的国家已达到60%~70%;
同时,出现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这些高科技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2.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既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
又是两位一体的关系,即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按同一方向同步变化。这种关系表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实现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技术进步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次,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是接踵而至的,技术进步是体现在经济活动结果上的,技术进步必须由经济发展来证明。最后,技术变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对应的是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阶段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

  3.技术进步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技术进步促进新型工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基础条件。如通过传播科技知识和普及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撑;
通过发明和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具,加速新型工业化;
通过管理科学的发展,改善组织的功能和效率,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2)技术进步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节约稀缺资源和提供可替代资源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突破资源瓶颈。我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资源是个硬约束,而技术进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3)技术进步可以形成新兴产业,也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从而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例如,微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使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且保持了很高的增速,对新型工业化的进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4)技术进步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市场规模,既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又增加了社会总福利。

  (5)技术进步可以改善国际分工和生产资源的配置过程,促进总体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可以借助技术进步来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三)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技术进步模式选择

  技术进步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
二是自主创新为主,引进为辅;
三是引进与创新并重,不分主辅。技术引进在引进国技术水平与技术持有国家差距过大时比较适用,是较快缩小技术差距的有效手段。日本在二战后大量引进美国先进技术,迅速提高了日本的整体技术水平。自主创新的投入相对较大,周期较长,风险较大,但一旦成功,就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在1978年以前是一个封闭经济体,没能从国外引进需要的技术,只能关门靠自己发明。虽然发射了卫星,成功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技术,但技术创新成本非常高,没有能够充分利用世界技术进步的扩散效应,所以我国在1978年以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很慢,质量也不好。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从国外大量引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1991年经济学家费格伯格(Fagerberg, Jan.)曾对25个国家和地区1973—198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半工业化国家中,技术引进、模仿和扩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创新大;
但随着这些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差距的缩小,自主创新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即是说,初始的时候,后发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后发国家可以充分利用技术的外溢效应实施赶超。随着技术赶超空间的逐步缩小,如果没有基于自身的R&D活动,技术进步就很困难了。20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就是这种情况。日本战后以极快的赶超速度创造了“东亚的奇迹”,但20世纪90年代后,其发展慢了下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本的基础研究滞后。开始可以从美国引进,到与美国的差距不大时,就差不多处在技术的边疆,缺乏赶超的动力了。

  我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技术进步采取哪种模式存在争论。有的人认为,应以技术引进为主。一是因为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发展阶段不可跳过;
二是如果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周期太长,而且也没必要从创新做起;
三是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低,不适合多发展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和产品,应根据比较优势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先增加积累,克服资本稀缺的瓶颈制约,然后再走自主创新为主的道路;
四是引进的成本比较低。

  笔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市场规模和生产规模都很大,不能单纯或过高程度依赖技术引进,这样容易被别人卡住核心知识产权的脖子,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同时,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都相当丰富,在一些科技领域甚至处于世界前列,说明我国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走自主创新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技术进步之路。我国不宜选择引进为主、自主开发为辅模式是因为从技术转移的规律看,拥有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只有当技术和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后才会将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期始终保持一段时间领先优势,维持技术垄断地位。我国不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创新,就不能真正实现超越,将始终处于“产业食物链的低端”。另一方面,技术引进的整体成本并不低,计算成本不应只看每一项具体科技成果的单项成本,还要算综合成本。比如,单看某项技术由国外引进比自主开发便宜,时间短,但由于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被控制,谈判地位低,相关的技术、配套设备、维修零部件等的价格都被人掌控,总的成本便高了。自主创新与引进并重、不分主次的模式,战略重点不明确,不利于集中利用我国有限的资源搞好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也不适合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从前述日本的教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发展中大国的我国在决定技术进步政策时,既要利用好外溢效应,更要注重培养自身的R&D能力。特别是处在当前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加强国内的自主研发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国采取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进步模式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我国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战略,集中资源攻克有战略地位、带动性强的技术,在自主创新中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二、 我国技术进步现状及其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 

  

  (一)我国技术进步概况

  1.我国科研人力资源相当丰富。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3年10月27日发表的报告,2001年中国从事研发活动的总人数为74.3万,美国为130万,日本为64.8万。

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分析报告》则认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排世界前列。1998年以来,我国研发人员数量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位,而同期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研发人员数量分别是中国的58%、57%、28%、19%;
在年龄结构上,我国专业技术队伍趋于年轻化。根据1997年统计,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占50.5%,50岁以下的占86.7%;
在教育程度上,我国1998年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基本上与发达国家接近。1991年-2000年,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投入有一定的增长,劳动者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万名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数以每年6.5%的速度增长,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数每年以1.9%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是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研发费用增长迅速。2001年度中国用于研发的总支出达6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2820亿美元和日本的1040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三位。

2001年度研发经费中有60%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投资,(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40%为政府投入。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迅速增长的主因是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加大了投资。在过去几年间,中国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增长很快,1996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2001年占到1.1%。从1991-2000年间,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资金的投入,年均增长率约为19%左右,技术开发费用年增长率约为16%左右。

  3.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在提高。专利申请与批准量,特别是发明专利申请与批准是表征一个国家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自1985年正式引入专利制度以来,专利申请总量迅速增加,1985年专利受理量为14372件,到2003年己增长到308487件,专利申请受理量增长了21.5倍。近年专利授予增加速度也很快,2001年我国授予专利114252件,2003年增至182226件,年均增加27%。这些表明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4.近年来,研发的金融支撑体系逐渐完善,各类风险投资资金、融资担保金、科技贷款贴息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金不断出台,使面向创新的资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据统计,全国各地建立的科技基金已达到96项,投入资金77.5亿元,加上中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30亿元,不包括国外在中国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1999年,总额已达到了107.5亿元。

  (二)技术进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1.技术进步投入不足。据2004年全国人大《科技进步法》实施情况检查报告,长期以来,政府对基础研究和农业、卫生、环境、公共安全等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力度不够,许多重大基础问题和应用基础问题的研究难以获得稳定、持续和充足的支持,技术标准、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所削弱。

  世界各国都将研发的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投资,其中,研发(R&D)经费占GDP的比例可反映一国经济集约化水平,也是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本书也将其作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国际比较见表5-1)。根据一般规律,R&D经费/GNP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
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
大于2%,表明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我国R&D经费/GNP指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列倒数第11位。20世纪90年代我国R&D/GNP比例始终在0.6%~0.7%间波动。日本、韩国等国家1997年这一指标就己分别达2.83%和2.79%,瑞典更是高达3.59%。美国1999年为2.8%,共投入2470亿美元,还特别指定总数的10%用作基础科学研究。1990—2000年,日、韩、美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为2.8%、2.7%、2.5%。我国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R&D强度也处于落后水平(见表5-2)。

  表1 R&D/GDP指标国际比较

  单位:%

  19811985199019951998

  日本2.32.83.02.83.0

  美国2.42.92.82.62.8(1999)

  欧盟1.71.92.01.81.8

  OECD平均2.02.32.42.12.2

  中国0.61.0(2000)

  资料来源:OEC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 2000, P.226.

  表2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R&D强度

  中国

  2001年美国

  1997年日本

  1997年法国

  1999年英国 1998年加拿大

  1997年韩国1999年

  全部制造业2.68.87.97.05.44.04.5

  高技术产业5.127.620.327.519.131.713.0

  航空航天制造业13.338.229.340.124.322.7na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724.119.027.648.024.43.9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552.434.313.33.544.97.0

  医药制造业6.518.316.234.112.137.717.9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725.821.916.97.3na4.1

  注:R&D强度按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百分比计算。na:不详资料

  来源:《中国科技指标2002》。

  相比之下,1996年我国R&D/GNP仅0.61%,1998年才达到0.69%,R&D总经费(与用于研发的总支出不同,总支出包括R&D总经费)约为66.64亿美元;
1999年约合70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2.83%;
2001年研发经费支出为960亿元人民币,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仅47亿元 ;
200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为1287.6亿元,占GDP的1.23%。《国际竞争力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发表的、被国际学术界所公认的权威经济研究报告,《报告》每年对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分析,被一些国家列为重要的发展水平参数(1994年我国首次被列入评价之列)。1999年IMD《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均经费严重匮乏。我国人均R&D活动经费约为1万美元,在12个大国中,列倒数第2位,仅高于俄罗斯,巴西远远高于我国,印度也大约是我国的2倍。中国R&D经费的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都严重偏低。对研发投入的不足将影响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持续性,延迟我国工业化目标实现的时间。

  2.企业技术进步的压力传导机制存在问题,技术进步动力不足,经济增长还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的投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中的贡献率低。技术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早已取代资本与劳动而升为首位,达到60%~90%。1979-1992年期间,我国GNP平均增长速度为8.95%,资金投入年增长速度是13.83%,劳动者人数年增长速度为2.84%,技术进步增长速度是2.28%,相应的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为24%左右。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1978年-1995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8%。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
当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

技术进步内在动力的不足抑制了技术进步对新型工业化推进作用的发挥。

  我国技术进步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1)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的硬约束作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如电信、电力)等原因,企业采取非技术进步的方式参与竞争就可以获取丰厚利润,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不强。(2)外延再生产、粗放式经营和自然经济的一些传统方式根深蒂固,管理经营水平低,使得外延和模仿扩大再生产的方式仍在继续。(3)技术进步所需具备的条件还很有限,如一些企业规模小、实力较弱,有心研发无力投入。(4)有关法律法规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技术进步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不健全。如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明确规定,排污要达到某种标准,相关企业要达标必须进行技改或淘汰旧设备,但由于执法不严,企业逃避了必须进行的技改。(5)劳动力成本过低,企业可以低廉的劳动力赢得竞争优势,技术进步动力不足。

  3.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完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导致技术进步推进工业化微观基础薄弱。表现在:(1)R&D投入的来源结构不够合理。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企业应成为研究与开发主体,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一般都占全国总投入的70%~80%,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是技术进步的基本落脚点,但我国的企业远未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创新的有效需求不足。1998年我国企业的R&D投入仅占全国R&D经费总投入的14.70%,政府的R&D投入为44.88%;
2000年政府投入占40%;
1998年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是1289.8 亿元,其中,企业资金是402.5亿元,占31.21%。1998年我国整个制造业的R&D经费占销售额的0.6%,而发达国家企业一般为3%左右,高技术企业更在5%以上。(2)在技术进步方面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受到不平等待遇,抑制了其追求技术进步的积极性。(3)技术进步所需的“软”、“硬”环境,特别是“软环境” 建设非常滞后,主要体现在:研发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
研发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发挥,技术进步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科研与产业化脱节的问题仍未很好解决,新技术和新产品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能力弱;
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自我积累能力弱。

  4.科研体制落后,研发效率低下,影响了技术进步推动新型工业化作用的发挥。我们的研究人员数量名列前茅,但由于效率低下,产出和科技竞争力却排在世界第28位,这意味着中国是基本没有创造力的国家。据1999年IMD《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从事R&D活动人员总数排世界第4位,企业R&D人员也居世界第4位,但我国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每千人发表的论文数仅11篇,在12个大国中排最后一位,居倒数第2位的俄罗斯大约是我国的3倍,巴西约是我国的9倍,印度约是我国的5倍。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瑞士管理学院的研究,按每万人产出专利(包括国际专利与国内专利)的件数:中国为10.8件,美国1714.4件,日本为1737件,德国为1534件,法国为1504.9件,都超过中国150倍以上;
英国为984.8件,韩国为554件,是中国的50倍以上;
印度为446件,也超过中国40倍。从微观来看,据深交所《高新技术企业状况与研发管理调查报告》的结果,被调研的企业在技术发展方面,以博士为专业技术带头人有30%,硕士为专业技术带头人有45%,以本科生为专业技术带头人有24%,70%公司的研发队伍九成以上的科研人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由此可见,我国企业高新技术专业带头人的学历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当,研发人员层次很高,但研发效率很低,科研产品很少。

高技术企业在研发方面投资大收益小,大部分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总体上是比较大的,有52.2%的被调查单位的研发投入占到了主营收入的3%至10%,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标准;
有近30%的企业研发投入更高。但高投入并未能带来相应成果。

研发的低效率和不合理的科研体制占用了相当数量的研发经费,使本已很少的研发经费捉襟见肘,导致技术进步步履缓慢,影响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此外,政府科研管理体制僵化、陈旧、效率低下,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科研领域一味通过行政手段来配置资金、人员等资源,导致科研领域官本位思想严重,影响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科技部没有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从某些方面讲,甚至阻碍了科技进步,因此有中外学者提出建议撤销科技部,成立国务院科技领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协调。

  5.高新技术产业实力较弱,应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待深入,造成技术进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乏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两者都很重要。对目前的我国来说,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可能比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明显。尽管近年来我国产业技术总体水平提高不少,但由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技术进步也在加速发展,因此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未明显缩小。见表5-3。

  表3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

  单位:%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中国5.66.36.67.58.39.3

  美国16.917.518.018.518.619.7

  日本15.315.916.1nanana

  德国7.(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88.18.58.99.8ana

  法国13.013.414.314.6nana

  英国11.612.913.714.8nana

  加拿大8.68.58.69.49.7na

  意大利5.55.75.7a5.8a5.9ana

  韩国17.317.017.819.221.5na

  注:a: 推算值;
na:不详。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指标2002》。

  在传统产业中,中国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上仍相当落后,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石化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亟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体上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技术积累少,竞争力较弱,影响了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率低,产业关联效应弱。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比1996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为25.2%,不仅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5%低约10个百分点,(见表5-4)甚至比制造业增加值率还低1.2个百分点。2001年百元资金产出为257元,比1996年下降了13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能力,相当部分企业只是对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或劳动密集型加工,2002年高技术产业出口额中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占到了89.6%。

另外,技术引进没能做到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技术始终为外商垄断。技术进步促进新型工业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催生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存在障碍,影响了技术进步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表4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比较(1995-2001年)

  单位:%

  中国2001美国1999日本1997英国1998法国1998加拿大1997韩国1999

  全部制造业26.436.536.637.732.331.628.5

  高技术产业25.243.036.136.430.133.827.2

  航空航天制造业26.437.139.833.422.144.9na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19.656.149.042.032.830.835.9

  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23.532.824.526.029.914.221.2

  医药制造业35.449.536.637.628.534.628.2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9.636.744.446.639.3na29.9

  注:增加值率为增加值占产值的百分比。资料来源:《中国科技指标2002》。

  6.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技术进步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影响了技术进步的资本投入,使新型工业化的技术进步推动乏力。技术进步要求有完善的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否则难以提供其所需的大量资金。从投资看,财政用于技术进步的资金仍沿用行政审批的办法,行政审批环节过多,滥用权力,没有引入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投资效率不高,浪费了有限的资金。从融资渠道看,主要问题是社会融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不发达,大量民间资本无法有效参与技术进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由于种种原因对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一般不到2%。

目前,我国很多风险投资公司都是政府出资,运营机制落后、投资效率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靠风险投资的仅占2.3%,而美国至少有50%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风险投资的帮助。?

  7.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影响技术进步对新型工业化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信息技术领域,由于核心硬件、系统软件、系统集成技术长期滞后,不仅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展缓慢,而且给国家信息安全带来隐患。在制造业领域,由于缺乏先进制造工艺装备的规模开发能力和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装备产业依赖于国外。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处于下游,一方面导致我国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中低档产品供过于求;
另一方面“三高”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档次高)仍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由于在技术进步方面的种种问题,在2000年度的《国际竞争报告》中,中国的科技竞争力的排名继1999年大幅下降12位后,2000年排名又下滑3位,列第28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也比1999年的29位,下降2位,列第31位。2002年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排名第25位。虽然该《报告》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尚在完善中,每年对定量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对定性评价指标的专家打分变化较大,导致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序波动较大,但是作为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体系,该《报告》仍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从整体水平看,中国科技水平落后于美国、英国等世界先进国家15-20年左右。

  技术进步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其在我国工业化中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技术进步是新型工业化之“纲”,纲举目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源动力作用,使技术进步在工业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到2020年技术进步贡献率要大于50%,R&D费用/GDP要大于等于2%。要完成目标目前须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

  1.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新型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要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将其真正落实,从制度建设着手,促进技术进步。库兹涅茨认为:“不断进步的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它只是一种潜力,一种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使技术得到有效的和广泛的利用.并使技术本身的进步通过这种利用而受到激励,那就必须进行制度上和思想意识上的调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等对于有些人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并贯彻到实践中,这是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重要原因。

  为了加速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家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应该说,我国对促进技术进步的法律政策是比较详尽的,如果全都能落到实处,作用将非常显著。但问题是,一些法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手续比较繁琐,周期长,不利于落实,有些还缺乏配套措施,甚至还有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为此,一方面要抓紧落实现有法律政策,另一方面应加快对已有法律政策的修订完善,使其与时俱进、更具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强新立法工作,研究制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对外技术合作等政策法规,改善技术进步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技术进步。

  由于技术进步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先导性和重要地位,国家技术政策将成为最基本的公共政策。

这在客观上要求整合现行宏观经济政策与技术政策,建立以激励技术创新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国家政策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协调好技术与财政金融政策、技术与贸易政策、技术与国家安全政策、技术与对外政策等方面的关系。

  2.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改革落后的科研行政管理体制,为新型工业化构建创新基础。按照OECD的定义,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业绩。一个完善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不可少的。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技术进步政策的核心是激励和保护作为技术进步主体--企业的积极性,政府要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服务,保证技术进步的利益传导机制畅通,企业能从中获得切实的利益。要围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主体。制定实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鼓励企业在境外或与外方合资建立研发机构。结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完善,从人事、薪酬等多方面,探索建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符合WTO要求的技术进步扶持政策。同时,要将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对技术进步的作用。(2)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使其高效、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形成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协调,中科院、公益性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所属研发机构、社会研发机构等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研发体系,强化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建立科研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互动的机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探索用项目登记备案制逐步代替行政审批制,简化审批程序,做到行政审批的法制化、合理化和科学化。今后,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投资仍需要行政审批外,多数投资项目只需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和约束。

  3.加大国家对研发的投入,增强技术进步对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力。研发是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化的“源头活水”,它的薄弱和落后必然会导致新型工业化的前行困难。在企业逐渐成为技术进步主体的同时,国家应加强对高新技术研发活动的投入,重奖原创性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发现和发明。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既需要高投资又面临高风险。目前,我国企业的规模较小,实力有限,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也不愿投入。因此,企业和社会资金仍无法取代国家财政资金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国家投入的重点,一是科研基础设施,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其作用。目前,我国有限的科研设施闲置、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二是集中资源,重点突破产业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性技术,体现国家“有所为”的政策取向。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应用在关键和优先领域寻求突破,再以点带面扩散,突破产业结构瓶颈,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动力。要把国家投资的重点由生产性投资转向技术投资,由扶持特定产业调整为扶持特定技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包括:能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
战略性资源开发的技术,节能降耗、能源替代、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公共设施技术及公益性技术;
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为保障国民经济运行急需解决的技术等。与此同时,要保障和提高国家技术进步投入的效益,实行技术进步责任制,严格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对因审批不严,管理不善造成技术进步项目失败的有关负责人要追究责任。?

  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型工业化。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已具有发展基础,应充分把握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规律,利用后发优势,高起点直接应用,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形成新兴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当前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要考虑到新产业也有生命周期,要规划好接续的产业,次第发展。据预测,电子信息技术高成长期将会持续到21世纪20年代,接着将迎来生物经济时代,我国的高技术发展要具备前瞻性,做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开发,跟踪和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是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高技术产业发展更重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巴西美国贸易理事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的一项对政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表明,在研究对象巴西、法国、印度、日本、韩国、墨西哥、台湾、美国中,台湾、韩国、日本等的高新技术政策效果最好,原因就在于其注重以高技术改进传统产业,反之巴西、法国等的认识不同则导致了实施的政策效果不好。

因此,要加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在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中,要针对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广、普及对提高生产工艺与技术水平有重大作用的共性技术、高新技术。要用高技术产业的辐射来整合传统产业,(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复兴传统产业,以信息技术渗透来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替代。总之,以高技术为手段,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可以收到使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之功效。

   5.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结合,尽快提高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保障技术进步稳定持续地发挥对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作用。我国现阶段宜采用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模式,引进服务于自主开发,这点前文已有论述。适宜的技术引进策略可以起到节约时间和资金的作用。有人估计,以日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引进的技术量计算,倘若由日本人从头做起,大概需要花费四倍的时间和几十倍的科研发展投资。

技术引进不是为引进而引进,要重在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通过对引进技术、管理等资源的消化、扩散和新的孵化,促进自身结构效率的提高,最后形成自身经济结构整体的竞争优势。同时,技术引进要有利于发挥自身资源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技术水平的进步是通过技术结构 的改善来实现的。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创新,达到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台湾企业技术结构的改善主要是通过消化和扩散外来技术,孵育独立开发新技术的能力来实现的。台湾技术引进的明确指导思想是“以我为主”推动自身“经济自强”,所以它十分重视有形和无形技术引入的消化和扩散,并借助这一过程带动当地企业的技术成长和行业结构升级,从而体现出对原有技术构成的显性或渗透性改造作用。

台湾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为孵化新技术奠定了基础之后,便努力由以转借技术为主的组装业务和“代工”方式(OEM/ODM,原厂委托设计制造)向体现自身开发能力的方向转换。到1995年,台湾用自己的品牌商标生产的台式电脑比例已达44%,笔记本电脑达到21%。1996年台湾生产的电子信息产品中,自己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已占27%(其中CD与只读光盘机占73.3%)。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要借鉴台湾等地的成功经验,以我为主,引进技术是为了提高自身水平,自主研发也是为了这一目的,二者都服务于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6.建立新的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融资体系,为技术进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良好、有效的投融资体系不仅能为技术进步提供足够资金,而且有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研发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资金来源要多元化。在加大国家财政支持的同时,注意对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资金投资的导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直接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技术进步所需资金,并引导社会民间资金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同时,要积极利用外资,提高外资利用质量,鼓励企业与国外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进行技改项目的合资或合作。在技术投融资中,应逐渐消除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歧视,通过多种途径,包括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刺激这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一个能有效动员和集中创业资本、促进知识向高新技术转化、加速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的风险投资机制,对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要按照市场经济和高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体制,大量增加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数量,建立技术投入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收益保障和风险承担机制,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风险投资的有效营运。

  7.进一步搞好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作用。1991年—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了持续超常规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40%。2003年,全国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194亿元,同比增长32%。但在现实中,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开发区名不副实,区内很多产业远非高新技术,管理当局为增加产值而降低企业入区标准吸引投资。目前,大多数开发区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未形成高新区的独特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分布在地理条件好、人才集中、科研资源丰富的地区,又享有各种优惠政策,应该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示范区,最有条件和优势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目前高新技术开发区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遇到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因此要使新型工业化在我国顺利推进,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

  8.扩大技术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强技术扩散和技术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作用。中国技术进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技术扩散慢、范围小,导致技术进步的外溢效应不显著。要使技术进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强化和加速技术扩散,尽可能地扩大技术和知识的外溢效应。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制定和实施技术进步法、专利法、版权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政策,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建立技术扩散的社会激励机制,使技术扩散有合理回报。

  此外,上述措施都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撑,需要培养大批高新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技术进步 对策 现实 赵国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