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降低门槛与扶持民校应并举

发布时间:2020-06-10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表示,中央财政将根据各省份义务教育阶段实际接收的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给予公用经费和办学条件两方面的奖励。对于外来工家庭来说,这一消息意味着他们的后代能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见昨天《广州日报》)。

  但是,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有两个,一是公办学校如何降低门槛,让外来工子女能够进去,二是公办学校容量不足以解决庞大的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发展民办学校无疑成为可供选择的必要途径。

  因此,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必须以公校降低门槛与政府扶持放手发展民校二者并行。从宏观上看,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都是国家公共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受教育对象来看,所有学子无所谓高低贵贱,本地外地,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而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然而所有这些理论上的东西和法律的规定都与实际存在的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事实是,民办学校没有受到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对待,在政府资金投入方面,两者更完全不成比例。

  这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作祟:唯有公办学校才是政府亲生儿女,而民办学校归根结底是私人的,政府资助民办学校就是资助了民校投资者。要解决此种思维定式,不妨看看某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以澳大利亚政府为例,澳国政府对公立和非公立学校一视同仁,而且对私立学校的支持更多,非公立学校获得的财政拨款为学校经费的50%-80%不等。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认为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应该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理应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前教育和科技部部长布朗丹·尼尔逊说,所有学生家长都为国家纳税,他们有权利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如果政府只是资助公办学校,就等于剥夺了部分纳税人的权利。之所以对公立学校的拨款低于非公立学校,是因为办公立学校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况且政府在教育投资尤其是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已经十分巨大,公立学校教师实际享受的待遇也不比非公立学校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权利平等的理念和对公民办学校一视同仁的观念,并且把这种理念和观念落实到操作之中。具体办法可以借鉴某些地区已经行之数年的成熟经验,将政府资助以“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放到受教育者本人,再由其自主选择受教育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民校 并举 扶持 门槛 降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