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日云:给奥巴马的粉丝提几个问题——08年美国大选系列之五

发布时间:2020-06-17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奥巴马是此次大选中冲出来的一匹黑马。初选开始前,没有多少人关注他,但他出师报捷,一下子就在爱奥华州杀出重围,而后一路过关斩将,硬是将呼声很高的希拉里淘汰出局。如今,他势头正盛,每天公布的民调都明显高出麦凯恩至少数个百分点。明天就是大选日,奥巴马离摘取总统王冠似乎只一步之遥。

   我此次来美,前半个月开会和观光,后半个月观察美国大选。一路上,与遇到的各色人物交谈,当问及大选中你支持谁时,似乎见到麦凯恩的持者不多,且大多比较含蓄,而奥巴马的支持者较多,且大多热情漾溢,毫不掩饰其态度并常能与你侃侃而谈。

  

  我由此知道他们支持奥巴马的一些理由。我对他们的理由有一些质疑,有的曾与他们当面讨教,有的不方便讨论,便记在心里。这里就择其要点记载几例:

  

  

  1、对布拉德利效应(Bradley effect)的逆向思考

  

  所谓布拉德利效应,是指某些白人对黑人候选人有种族歧视,但在民调时出于不敢违背“政治上正确”而表示支持黑人候选人,但真正到投票间画票时,却不会投黑人候选人的票。

  

  一些支持奥巴马的人指责白人的种族歧视,也担忧布拉德利效应再次出现。

  

  我首先要问的是,如果真有布拉德利效应,那么,这样的白人有多少呢?也许有百分之二、三,百分之四、五?基于我对美国社会的观察,绝大多数白人在政治上是“色盲”,特别是年轻一代,种族区分在他们心里并没有多大影响。诚然,在大选竞争非常激烈的场合,很小的百分点就会改变结果,但政治上持种族偏见的毕竟是极少数。可是,因为这极少量的人的存在,人们提出“美国社会是否准备好接受一个黑人总统”的问题时,这极少量的人却可能代表了美国社会,也就是说,如果奥巴马真的落选,就成了“美国社会”还不能接受一个黑人当冲总统。奥巴马此次选举已经在党内击败白人候选人希拉里,在与另一个白人共和党的麦凯恩的竞争中也已经获得如此好的成绩,这本身不就说明白人的种族主义影响已经很小、美国社会接受一个黑人当总统已经没有问题了吗?

  

  我还想问,那一小部分白人慑于“政治上正确”而不敢表达对黑人候选人的态度,这本身不也说明反种族歧视的社会舆论已经相当强大,以至于种族偏见持有者不得不自我审查、不敢直接表达了吗?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才会使一贯追求自由、独立强悍的美国人竟不敢表达自己的政治选择呢?

  

  我看到有的材料讲,在民主党的初选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不记名投票选举,一种是开基层会议推荐。在后一种形式中,由于选民要当众表态或排队,于是,有的人本来不想选奥巴马,由于不想在众人面前有政治上不正确的嫌疑而站在了奥巴马一边。结果,在采用前一种形式的地方往往希拉里赢了,在采取后一种形式的地方往往奥巴马赢了。无论在与希拉里的竞争还是在与共和党的麦凯恩的竞争中,对手都因为奥巴马是黑人而对他的攻击非常克制。这使我们看到,保护黑人的“政治上正确”在美国已经获得多么强大的力量,奥巴马是其受惠者。

  

  我还想坦率地问,如果说有的白人仅因为奥巴马是黑人而不选他,那么,有多少黑人仅仅因为奥巴马是黑人就选他呢?我到现在也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确切数据,我问到的几个人都对这问题本身表示意外。

  

   我们确切地知道,克灵顿夫妇本来在黑人中人缘相当好,因为克灵顿在8年总统任期内对黑人极为关照。甚至有人称克灵顿为“第一位黑人总统”。但在希拉里与一位黑人候选人竞争时,绝大多数黑人把票投给了黑人候选人奥巴马。

  

  按他们一些人的逻辑,只要奥巴马不能当选,一定是白人种族歧视在起作用。一位奥巴马的支持者说:白人是否能够接受一位黑人总统,就看11月4号了。

  

  我的疑问是,这样一来,不就成了,如果不选奥巴马就是“政治上”不“正确”了吗?那不仅是部分白人政治上不正确,甚至是美国人民、美国社会政治上不正确了。

  

  如果奥巴马当选了,人们还能不能像对待其他总统一样,无情地批评、嘲弄和丑化他?如果对一个黑人总统那样做,是不是又犯了“政治上不正确”错误呢?

  

  

  2、本·拉登会投谁的票?

  

  人们普遍认为,在麦凯恩选情落后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将有利于麦凯恩。有报道说,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曾公开威胁说,他们应在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前发起针对美国的袭击,以帮助立场强硬的麦凯恩上台,利用他好战的立场最终在伊拉克拖垮美国。

  

  这被奥巴马的支持者解读为本·拉登希望麦凯恩上台。可是,我这个熟读中国历史、也熟悉《三国演义》之类戏说历史的中国人,马上就会想到离间计。中国历史上多少令敌人胆寒的忠臣良将都被这个离间计毁掉了?我在内心里问这些聪明的美国人,你们竟不懂得对敌人的话要反着听?如果你们真的爱好和平不想打仗,要当和平主义者,宁可自我牺牲也不打仗,那另当别论,但如果认为本·拉登会支持麦凯恩而害怕奥巴马,那恐怕要让本·拉登躲在山洞里偷着乐了。

  

  明天就大选了,如果我的分析合理,那么,大选前,如果本·拉登袭击美国,美国人应该投奥巴马的票;
如果本·拉登不袭击美国,美国人应该投麦凯恩的票。我相信,本·拉登不会愚蠢到在大选前袭击美国。

  

  

  3、谁能带来和平?是麦凯恩还是奥巴马?

  

  麦凯恩与奥巴马对待恐怖主义势力的态度,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个要打,一个要谈。奥巴马的支持者指责布什将美国拖进战争,而麦凯恩还会沿着布什的老路走下去。奥巴马主张和平,主张与敌人谈判,从而会给美国带来和平的机会。

  

  我充分理解美国人追求和平的愿望,但我的疑问是,奥巴马真的能给美国带来和平吗?

  

  这涉及到对9.11后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恐怖主义的认识。

  

  上个世纪头五十年,对人类和平的主要威胁是法西斯主义。这是股新的势力,与19世纪西方社会所遇到的完全不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国际冲突也不同。而西方一些短见的政治家仍然采取19世纪办法来对付这股新势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高明的政治家才能洞察这股势力的本质,才能制定出有预见性的对策。最初,美国民众普遍持孤立主义立场,而罗斯福总统深知,美国避免不了一场大战。结果,美国最终还是不得不全面参战。躲避没有带来和平,是勇敢地面对挑战才带来和平。

  

  上个世纪后50年,是两大阵营的对立。人们知道,是里根而不是卡特使冷战最终结束。

  

  9.11以后,人类和平的真正威胁是恐怖主义。我不太相信,通过谈判就能化解美国与恐怖主义势力的冲突。恐怖主义目前没有战胜美国的实力,他们打的是心理战,要打掉美国的意志和决心,而美国可能真的要输掉他的意志和决心。

  

  我无数次地听到美国人骂小布什将美国拖进一场战争的泥潭,使美国流了那么多血,还花掉大笔的钱。我不解的是,当年阿富汗战争开打时,不仅美国人普遍支持,而且世界舆论也是普遍认可的。伊拉克战争时,美国公众多数也是支持的。如今,怎么都由布什一个人背黑锅?

  

  还有,9.11至今,世界范围内恐怖主义十分猖獗,而美国本土没有再发生过恐怖袭击,为什么他们不将其归功于布什的反恐政策呢?有点儿冷酷的事实是,美国总得在一个地方与恐怖主义相遇,与他们相互消耗,不是在伊拉克,就是在其它国家;
不是在国外,就是在国内。或许,一些美国人看到美国被拖进伊拉克,但没有看到恐怖主义也被拖进伊拉克,所以才有美国这几年的平静。

  

  在冷战期间,美国与他的主要对手先是在朝鲜较量和消耗。美国将朝鲜战争定义为“警察行动”、局部战争从而适时地结束了战争,但他接着便不得不陷入越南战争。在越南消耗了十几年后,美国人厌倦了,收手了,接着,他们就不得不在阿富汗与苏联间接地较量。另外还在数十年中一直在中东展开着间接的较量。回头看那几十年,美国避免不了要在某个地方与对手进行相互消耗的较量。想在一个地方结束,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开始。

  

  如果奥巴马在伊拉克撤军而没有发生什么问题,那是在布什任职期间已经将伊拉克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
如果布什任期内伊拉克问题还很糟糕,奥巴马的撤军政策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将把更大的混乱和灾难留给伊拉克人民,也使恐怖主义腾出手来开辟另一个战场,美国最终还得卷进去。

  

  

  4、福利是福吗?

  

  奥巴马许诺给低收入者许多福利,从而将许多低收入者变成他的粉丝。

  

  在从新泽西去机场的路上,一位拉美裔的出租车司机表示,他是奥巴马的粉丝,曾在现场听过奥巴马的竞选演讲。他支持奥巴马的理由很简单,他说:“奥巴说了,如果我们累了,就可以不工作,放下工作走人。”

  

  这想法的确很天真很可爱,但我想对他说,你们要知道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怎么工作的,你们就会明白,在全球化的今天,奥巴马许诺给你们的恐怕是空头支票。

  

  在中国,我经常会为血汗工厂的工人、黑煤窑的矿工、下岗工人、农民工等的待遇和处境而心痛不已的,但在美国,我对他们的“劳动人民”却经常摇头不已。我的概括是:“劳动人民是老爷,不劳动人民(失业者)是少爷。”

  

  我曾坐在一大片草坪边上,欣赏一个体重三百多磅的工人坐在轰轰作响的割草机割草,心疼地看着三百多磅的工人加上6百多磅的割草机怎样肆意地蹂躏着草坪,计算着他割这一片草坪需要多少钱,而被他碾坏的草坪又有多少。

  

  我曾坐在家里,看着三个工人开着一辆笨重的车来清理我后院的树叶。看着他们背着吹风机将树叶从这边吹到那边,又从那边吹到这边。最后用车上的抽风机将一堆树叶抽到车里,然后拉走。一片四、五十平米的草坪上的树叶,他们用了半天时间。问房东花了多少钱,回答是五百美元。

  

  我的一个朋友请工人来将院里的一棵树砍了,结果花了800美元。

  

  我的电话出了问题,要电话公司来修,他们告诉我,如果是你屋里的问题,第一个钟头收费45美元,而后每半个钟头25美元。

  

  在美国,人们都知道,只要动人工的事都很贵,因为劳动者收入高、待遇高。

  

  2005年圣诞期间,纽约地铁工人罢工。一个耶鲁教授对我说,他们要的一些待遇我还没有享受到,而他们的服务又很差。

  

  正是劳动成本高,使美国的传统工业无力与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竞争。在美国,你到处都能看到倒闭了的工厂。许多曾经非常辉煌的企业,如今已经成为展览馆。

  

  此次重访耶鲁,著名华人金融学家陈志武教授向我描述纽黑文当年工业繁荣时的情景。可如今已风光不再,甚至一点痕迹都不易寻找了。

  

  耶鲁的一个教授在向耶鲁学生讲全球化时说:我年轻时,不好好吃饭,父母就说,你还不好好吃饭,中国人还挨饿呢。现在,我的孩子不做作业,我对他说,你还不好好学习,中国人正抢你们的饭碗呢。

  

  这个教授还算清醒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的蓝领劳动者遇到外部廉价劳动力的竞争,面临灭顶之灾。他们不图如何应对外来竞争,却仍然一味地要福利。政治家为了拉选票,会许给他们福利。但如果他是负责任的政治家,他就无法真正兑现许诺;
如果他真的兑现许诺,不知道他如何对国家经济承担起责任。

  

  一些清醒的黑人保守主义者都看到高福利对黑人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白人正是通过高福利,将黑人养起来,不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命运,不花功夫教育子女,不努力读书,不努力工作,这会使下层的黑人成为无能的一群,从而更加依赖他们。这是白人的阴谋。

  

  奥巴马的支持者称,他们期待着一位新的罗斯福,就是那位被富人恨得牙根发痒,“每天吃烤百万富翁”的罗斯福。但今天的美国富人已不是罗斯福时代的富人,穷人也不是罗斯福时代的穷人。

  

  高福利能增加低收入者的享受,改善他们眼前的生活,但它却不能刺激经济增长,不能使经济更有活力,不能刺激人们投资和劳动的积极性,不能增加财富,不能使美国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长此以往,高福利的钱从哪里来?高福利使更多的人产生依赖心理,劳动积极性下降,结果必然是,福利越高,穷人越多。

  

  美国的经济本来比一些高福利的西方国家有活力,也因此而吸引了一大批世界各国的精英,他们现在要向那些国家看齐吗?

  

  由于美国与北欧等国家国情大不相同,他们如果学北欧高福利国家,受益的主要是占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的黑人和墨西哥人。结果,高福利的负面效应可能远远超过北欧国家。

  

  

  5、为何聪明的和不聪明的都选奥巴马?

  

  一位华人向我说,奥巴马聪明、智慧,国家在今天这样的时刻,问题成堆,需要像奥巴马这样的人。另一个华人说得更刺激:聪明的人都选奥巴马,(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智商高的人都选奥巴马。

  

  无疑,这是典型的生活在大学环境里的人说的话,知识分子说的话。大学教授以及受他们影响的大学生,多都是左派。有材料证明,哈佛大学的学生80%选择奥巴马。这些知识精英看着小布什憨憨傻傻的样子,一说活就出现语法错误,就直摇头。得知佩林连报纸都很少读,更对其斥之以鼻。

  

  他们说,小城镇和乡村的居民,特别是中部南部的农民多都支持麦凯恩。与这些精英交谈时,大多表现出对这些人不屑的态度。

  

  我的问题是,大城市里的蓝领阶层、各种弱势群体不也是奥巴马的主要支持者吗?这些人文化水准也并不高,按这些知识精英的标准,也不算聪明。这个问题又怎么解释呢?

  

  政治需要理性,也需要本能、感觉、洞见。政治家需要理性的思考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但还需要一种信仰、态度、情感、价值观念,需要意志和决心。理性在引导着美国的进步和变革,但美国文化传统的保存、美国前进方向的把握,需要积淀于人心深处的文化态度,需要一种深刻的洞见。没有这些,理性就是脱缰之野马。而在这方面,麦凯恩的那些支持者,那些生活于小城镇的中产阶级,也许更适合承担这个角色吧?

  

  知识精英批评保守派的反智倾向,他们是否反思过他们的理性至上倾向呢?

  

  

  6、缺少自信和明确方向的美国,还是缺少理解和宽容的美国?

  

  一个奥巴马的支持者说,由于奥巴马有多元文化的生活背景,所以,他善于理解和沟通,能够协调好美国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关系,也能够与其他民族和国家和平交往。

  

  诚然,这是奥巴马的一个优点。但优点的另一面可能是缺点,你很难让一个人既有此优点而不有彼缺点。

  

  奥巴马的多元文化背景多得有点令人不安。他年轻时曾崇拜格瓦拉,与激进的青年学生有过密切交往,有一个激进的教父,长期生活在一个激进教会的环境里等等。

  

  当然,这些并不能决定现在的奥巴马,人们不认为奥巴马就是一个格瓦拉分子,也不认为他是一个激主义者。但这些背景不可能不给他的精神世界留下烙印,这种影响可能深藏在他意识的深处,甚至他自己也察觉不到。

  

  我们不需要过分关注奥巴马与麦凯恩政策主张的细节,我们看在这些分歧后面的基本理念,看是谁代表正确方向,美国将朝哪个方向变化?

  

  我的问题是,如果美国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理解、宽容和妥协,他们需要奥巴马。许多人就是这样看的。在小布什以牛仔作风对外实行强硬政策、单边主义多年后,许多人的确觉得有理由这样想。他们需要奥巴马出来做和事佬。但,我这里也违忤多数人的判断,斗胆提出一个置疑,即目前的美国真正缺少的可能是自信、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决心,如果这样,美国不需要奥巴马,他们需要一个邱吉尔。奥巴马也许不能成为美国人在困难和危机中的强大精神力量,不能坚定不移地带领美国奔向自己的目标。奥巴马足够聪明,年轻而精力充沛,又有一大群狂热的粉丝,他也许能带来些新气象,在短期内,也许能解决美国社会一些具体问题,但就美国的前途、西方文明发展的大方向而言,他的选择是否明智,恐怕是需要保持怀疑的。

  

  

  匆草于美国大选前夜,华盛顿。

相关热词搜索:巴马 大选 美国 几个问题 之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