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者的呐喊

发布时间:2018-06-2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在所有中国人都处在麻木不仁的时候,鲁迅先生依然清醒地走在变革国家之路上。他是第一批使用白话文的作者,因此出现了很多词汇、语法使用不当的问题,那是否意味着鲁迅先生写作手法不值得借鉴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鲁迅先生的作品淡出中小学生课本,但鲁迅先生的精神是否还具有当代意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斗士 孤独者 反抗者 当代意义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在南京读书期间他接触到了《天演论》,该书主要证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这使得鲁迅有了支持变革让国家更为强大的思想及热情。鲁迅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青年时期,在目睹国人麻木不仁之后鲁迅毅然决然弃医从文。此后,他开始孤独地走在为中国文化、文学革新事业奋斗的路上。然而,近些年他的作品备受争议,出现了词汇、语法使用不当等问题,因此,他的作品逐渐地淡出中小学课本。鲁迅作品是否还有意义被不断地探讨,鲁迅精神的当代意义引人深思。
  一、清醒的孤独者
  鲁迅出生官宦之家,童年时期家境殷实。然而,少年时家道式微,父亲患病不起,家庭也逐步陷入困境之中。家庭的兴衰荣辱也让他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农村农民的真实生活,为日后写中国革命基层人民的状态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青年时期,鲁迅考取日本弘文学院,作为留学生受中国驻日本东京革命党人的感染他积极参与反清爱国运动。不仅如此,他还大量阅读梁启超等先进革命党人的著作,为了给灾难沉重的祖国寻求一条新的出路,他努力探求古今中外广阔的思想领域,主要关注“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直到他从弘文学院毕业,这些依然是他萦绕心头的大事。鲁迅回忆当年阅读相关书籍时曾说道:“进化论对我还是有帮助的,终究指示了一条路,明白自然淘汰,相信生存斗争,相信进步,总比不明白不相信的好些。”毕业后他转去仙台学医,在一次看日俄战争幻灯片时鲁迅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画面是被日军捉住的中国人被当街斩首示众,而周围看热闹的中国人却麻木不仁。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与其救治中国人的身体疾病不如救治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学医并非是件要紧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1906年,鲁迅离开了仙台重返东京,弃医从文的他先后发表各类论文及书刊开始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绝望的反抗者
  鲁迅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文化革新事业和文学事业,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
  《呐喊》《彷徨》是鲁迅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如果说《彷徨》是讲述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的跌宕命运,那么《呐喊》则是一段鼓舞男人们在暗无天日的时候要冲出黑白的一道线的劳动号子。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中收录的文章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文化传统的弊害,尤其是通过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描写,揭示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带来的影响。鲁迅在晚年时把这一时期作品称作“遵命文学”,他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写道:“不过我所尊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尊奉的命令。”
  《狂人日记》是《呐喊》的开篇之作,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于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该篇小说引起广泛的反响,一时间洛阳纸贵。其写作形式的别致和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不仅尖锐地批评了传统的封建思想,而且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狂人日记》主要讲述了被迫害妄想癥患者害怕周遭所有人的故事,他惧怕被人吃掉,而他之所以成为“狂人”是因为他意识到中国几千年来的纲常伦理实际上就是在腐蚀人的内心,就是在吃人。鲁迅先写“狂人”生活环境,再进而推广至整个社会,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写其生活环境充满了杀机,例如试图把他养肥了再杀的医生,劝服母亲不要因为妹子去世而哭泣的大哥,“易子而食”“寝皮食肉”的故事也足以让他心生恐惧。“狂人”说“有着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实则是在写受了四千年封建毒害的中国人。小说中的“狂人”实则是一类人,这一类人便是中国觉醒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是被中国三纲五常侵蚀了灵魂的人。在传统思想中,第一个提出新看法的人往往都会被定义为并不合常理的“疯子”和“狂人”。因为有着对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本质暴露,所以他被视为“狂人”,但他的言语中却包含着真理和正义,鲁迅在当时的社会中就是一个狂人。小说的结尾鲁迅借助“狂人”的口吻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呼吁“救救孩子”,表面上是指希望不要“吃孩子”,深层含义则是昭示人们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任何民主革命,关注下一代始终都是变革社会的途径之一。
  《阿Q正传》是鲁迅另一部极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最早被介绍到外国的近代小说之一。鲁迅借阿Q的名义讽刺了中国试图革命然而只是空喊口号或是没有思想的一类人,他看见这样的反抗者不免更加绝望。对于阿Q这类人,鲁迅先生哀伤他的不幸遭遇和卑下的社会地位,却也愤怒他的精神麻木与愚昧不堪。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也为辛亥革命未能取得胜利感到无比的惋惜。《阿Q正传》引起了不同阶级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爆发后,太爷们和阿Q的行为对照,一方面,对赵太爷和钱太爷从害怕革命到参与革命的描写,揭示了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者依然掌握着政权,而应当在革命中获得解放的农民却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并没有摆脱为人奴隶的命运,这些掌权人在革命过程中骤然大阔,勇敢地揭示辛亥革命本质变化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像阿Q这种被镇压的农民可悲的下场使辛亥革命有了悲剧的色彩——革命没有唤醒民众,而是让觉醒的民众参与到革命中而断送了生命。《阿Q正传》勾勒出国人精神的弱点,对国民劣根性大加鞭笞,鲁迅针砭时弊,大声地说出了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者和觉醒的人民。阿Q这样的赤贫农民是当时中国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类人,他是质朴与愚蠢的代名词。他深受中国几千年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毒害,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形成了狭隘保守落后的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侵蚀着他的内心。其次,阿Q的愚蠢还体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上,阿Q做着成为优秀革命首领的美梦,但是唯一一次“革命”却是在尼姑庵。即使阿Q成为“革命”政权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依然毫无胜利的希望,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制度为目标。这是一个赤贫、欺软怕硬只会转战危机的农民阶层的悲哀,同时也说明了农民革命的局限性和当时发动辛亥革命的中国人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社会基层人民的思想,鲁迅先生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运用自己塑造的一个又一个人物绝望地反抗着。

相关热词搜索:觉醒 呐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