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马克思并不容易!”

发布时间:2018-06-28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今年五月五日,是卡尔·马克思二百周年诞辰。纪念这位迄今为止仍然参与现代世界的“塑造”、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思想家最好的方式,是客观、准确、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其文本、思想及当代性。但检视“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近一个半世纪的演进历程,就会发现,这一方面的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
  尽管宣传和研究马克思的著述确实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可能只有专业研究者知道,事实上迄今为止世界上也没有一部囊括马克思全部著述的全集出版,我们所熟悉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通行本”俄文第二版五十卷(以此为原则选编了德文版著作集四十一卷,以此为基础翻译成中文第一版五十卷),其实并不“全”,这一版本的编辑原则很明确,它“是供广大读者阅读的,它并不是供学术研究的包括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全部著作的完整的版本”,特别是马克思辞世时留下的数千页亲笔手稿、笔记和书信,众多藏书中的眉批、评注等,还没有全部整理出版。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院长达·梁赞诺夫力图“按马克思的原始文稿刊出全部著作”、以供专家学者研究之用的“历史考证版”(即Marx-Engels Gesamtausgabe,以下简称MEGA)上马后,便命运多舛,第一版只出版了十二卷十三册就夭折了,第二版在七十年代中期着手编辑后,也历经坎坷,特别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后来才走上正轨,到现在为止只出版了六十多卷,完成总计划一百一十四卷的任务还需耗时良久。马克思原始手稿相当部分没有面世,意味着文本研究中尚存在不小的空白需要填补。
  退一步说,即便是对于“通行本”和MEGA已经出版的部分,过去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成型的著述中,而对大量的笔记、札记、提纲、书信研究得非常不够,或者有的仍是空白点。举例说,马克思的著述中,三分之二强是笔记,它们是马克思计划中写作的著作的准备稿、过程稿、补充稿,要研究马克思的著作,离开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特别是正式稿与过程稿的比较,是不可能达到对马克思思想全面、准确而深刻的把握的。诸如一八三九年的七本“伊壁鸠鲁笔记”,一八四0至一八四一年的八本“柏林笔记”,一八四一年的五本“波恩笔记”,一八四三年的五本“克罗茨纳赫笔记”,一八四三至一八四五年的七本“巴黎笔记”,一八四四至一八四五年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提纲”,一八四五年的七册“布鲁塞尔笔记”,一八四五年的九本“曼彻斯特笔记”,一八五一至一八五三年的二十四本“伦敦笔记”,晚年的七册《编年摘录》和《印度史编年稿》等等,对国内学者来说研究都是非常薄弱甚至是没有涉足过的。
  再退一步说,即便是对于那些曾经着力研究、宣传过的著作,也还有一些理应加以梳理、探讨的内容。比如,马克思文本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共产党宣言》,我们过去关注的主要是它的思想和策略,但对它的创作过程、对它的四个部分的文体结构等的研究就非常不够,而离开由这些方面构成的当时的特定语境,孤立地阐发其思想,是极易造成误读和偏差的。又如《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最重要的表征的文本,迄今为止对其的把握仍不全面,国内外学者大多把注意力盯在该书的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的论述部分,而把占全书十分之七篇幅的《莱比锡宗教会议》特别是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解读部分和第二卷“搁置”起来存而不论,而根据我自己的初步研究,后者无论就思想的容量还是就论证的方式都是前者替代不了的。再如,《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之所在,对它的研究国内学界下的功夫最大,取得的成就也较为显著,但我们的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成型的第一卷,而对该卷的不同版本,第二、三卷的正式版(即恩格斯整理过的)和手稿本(马克思),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的正式版(即考茨基整理过的)和手稿本(马克思)的比较,尤其是把透露马克思长达四十余年艰辛创作历程的重要心迹的书信纳入《资本论》创作史的研究等工作,我们基本没有触及,而这些是文本研究的内在要求。
  由此可以知道,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尚有如许空白需要去填补,我们的工作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此外,成熟的研究还必然有一种完善的方法论做支撑。按照我的理解,完整的文本研究应当包含前后相续而又相互支持和融通的三个步骤或环节,即版本考证、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文本研究的主旨和归宿是思想研究,但对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不能离开对具体文本写作过程、刊布情形及版本源流等所进行的考察与梳理,不能离开对构成文本的各个具体章节所做的详实的剖析和解读。但是,文本研究又不能仅至版本考证而止步,孜孜于文本版本的枝节甄别而遗忘了对思想的总体关注,这与撇开版本,单纯依据文本段落甚至话语就随意演绎、提炼思想一样,都不是完整的文本研究;而且,版本考证的成果必须运用于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中才能得到确证。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编辑者还是思想研究者,如果只是片面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正当性甚至唯一性,而割裂了在文本研究(包括编辑)的整个过程中版本考证、文本解读与思想研究在每一个具体环节上的紧密结合,则将会导致一系列困难,致使研究陷入一定困境。
  我们不妨以“巴黎手稿”为例来对此进行申说。
  迄今为止,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对《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无一例外,所依据的版本都是根据德文或俄文的“逻辑编排版”翻译而成的(英文本亦是如此)。但实际上,一九八二年出版的MEGA2刊出了两个版本,除“逻辑编排版”外,还有一个“原始顺序版”。后者是根据“三个笔记本”的原始手稿排版的,可以说是马克思当时写作的真实面貌的直接呈现。
  这两个版本的不同会给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意义呢?我们知道,“逻辑编排版”的第一手稿开头是按照“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依次编排的,读起来让人觉得这只是当时三个阶层的不同的收入形式,它们之间现实表现不同,历史渊源和未来命运也看不出有大的关联,这样,就很难把握到整个社会的總体状况。但如果回到马克思的原始手稿,认真阅读能够呈现马克思写作过程的“原始顺序版”,就会知道,马克思是将一张稿纸分成三栏或者两栏,分别标上“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来写作的,而在阐述其各自的内容时则是一一对应着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种写法恰恰表明,这时的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这三者之间是受到一个社会总结构控制的,这就是“资本”的独特功能。无论在“工资”“地租”部分抑或“资本的利润”本身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资本”如影随形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塑造、渗透和创生着社会现象,影响着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境遇和未来命运,而这些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又因此而密切联系在一起了;换句话说,离开资本,其他三者就得不到准确的描述和到位的说明。这正是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中从“总体性”上把握社会结构和资本运行的最初尝试和探索成果。这样,在作为这部巨著四十余年漫长的写作生涯起始阶段的“巴黎手稿”中,他就从国民经济学的议题出发而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国民经济学。所以,“原始顺序版”与“逻辑编排版”所带给我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

相关热词搜索:马克思 理解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