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老子感悟篇一:《老子》读后感

读《老子》有感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教三班蔡东

终于读完了《老子》了,当初选择读《老子》是因为我见它厚度比较薄,读起来应该比较快读完。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虽然《老子》书本厚度比较薄,但是思想厚度确实非常厚。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建构产生重大影响,他的“道”、他的辩证法、他的“无为而治”一直在无形中影响我们当今的生活。据《史记?老子列传》等书载,当老子看到周朝的衰落之势无可挽回时,便出函谷关一直往西,打算辞官归隐,在函谷关遇上了看守关口的官员尹喜。当他听说老子就要不问世事而隐居起来时,便一再要求老子住下来为他写点文章,以便为世人留下点精神文化财富。老子被关令尹喜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就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加以总结写了出来,书名《道德经》,也被称为《老子》。我们应该感谢尹喜,如果没有他,我们也许就看不到《老子》这本巨著了。

《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下面,我将老子的思想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老子的“道”。老子的“道”最为人耳熟能详,老子的“道”是老子对万事万物本源的一种探索。

在书中,开篇第一句便可以看到老子对“道”的描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幽昧深远的,是无法用具体的言辞去表达的,如果我们费劲心思来描写“道”,损失的远远比说出来的多。

在第四章中,老子写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是虚空的,但是用之不尽,它能包含万物,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而在第二十五章,老子对“道”有了进一步深入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心中的“道”是浑朴的状态,是浑然自足的统一体,先天地而生,而且天地万物也是由它产生,它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接着,第三十二章:“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难以名状,总是处于质朴状态。它是至大的,因为它先天地生,为万物母。它又是至小的,因为它小得几乎难以察见,不过,却没有什么东西可

以令它臣服。

“道”并不比其他事物吸引人,因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因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其中,便可以看到“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论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则天地万物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若把“道”比作一件东西,老子选择了水。正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老子看来,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又不避污秽,谦退守中,所以最接近于“道”。

简言之,“道”是老子对世界本源的一种探索,它精妙不可言,难以捉摸,它朴实无华,却为万物之母。

第二,老子的辩证思想。在《老子》中,处处可以看到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当今,我们已经熟悉了辩证法的原理,对矛盾对立转化的道理也已成为常识,但当我们读到几千年前老子那朴素的辩证法时,也不禁充满敬意。

第二章中,老子写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色相和,前后相随。”世间万物都是相对存在的,并且相互依赖,彼此转化。

接着,老子在二十二章中如是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相对相反的关系,但是很少人能理解到事物的性质往往在这种相反,对立的关系中,才得以更清晰的体现。老子的辩证思想认为人应该善于从负面来观察正面,老子这种“负”的思考方式,对后世可谓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老子对辩证法的经典描述是在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在它们的内部各有其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这就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比如老子在四十五章写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在五十八章提出一句著名的辩证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弱者道之用”也是老子哲学的重要命题。他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消极,它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其积极意义,老子崇尚虚静、无为,讲究以柔弱胜刚强。比如在四十三章写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所以老子说:人身上最坚硬的是牙齿,但是它们最先脱落。舌头最柔弱,但直到人生的最后一息,它也完好无

损。

第三,老子的无为思想。何为“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这是老子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老子对统治者的建议是:“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这是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它要求统治者要尽量少发号命令,尽量少的骚扰百姓生活,让人民有宽松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如果统治者仅仅依靠暴政,以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来使百姓驯服,那么他们的统治者的统治维持不了多久时间。这对于当今的社会也有一些借鉴作用。在当今民主法治不断健全的背景下,执政党和政府部门更应该切实维护好百姓的权益,认真倾听百姓呼声,解决好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样,社会才会稳定,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较好诠释。老子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和自然界一样,也应该任之以无为,使其各自顺乎自然赋予的本性,得到自由发展。现如今,我们却很少做到这点,很多事只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去无奈接受。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送他们的孩子们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本应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成长,可如今,他们只能作为高速发展的社会下,家长为提高孩子未来竞争力的可怜的无辜牺牲品,这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去反思。

“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第四,以前对老子的误读。以前,对老子知之甚少,读完老子,发现以前对老子有一些误解,现在总结一下。

第三章中写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以前认为,“无知”是实行愚民政策,“无欲”是强行消解人民的自然本能。现在才知道老子的“无知”,乃是消解机伪巧诈的小聪明,“无欲”乃是要消解贪欲的无限膨胀。

第五章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中的“仁”不是儒家所谓的“仁”,不过还是很多人认为“不仁”就是“不仁义”的意思。其实,它是指天地无所偏袒、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无所偏私,取法于天地,纯任自然。

第六十五章写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又让我联想到了愚民政策,实际上,“明”是指明了智巧欺诈的事。“愚”是纯真质朴的意思。人只有各自保持自己天生的纯真质朴,不运用技巧阴谋,人和人之间不再勾心斗角,整个社会才会安定。现如今,我们也许便是缺乏这种“愚”了,而过度“明”

的却越来越多了。想一想,什么三聚氰胺,什么地沟油,什么贪官腐败,什么以权谋私等等。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改善,但是,人们越来越多的是将自己的眼睛放在了物质利益的获得和享受上,而内心世界的充实和人格的完善与提高却不断被人忽略。不禁地想问一声:人内心的纯真质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到底去了哪里了?

接着,就是老子对他那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的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能我们都听过这句话,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在老子倡导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民众是不互相“往来”,不会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每次,我们都会把“小国寡民”当做老子思想的局限性。但是,实际上,此处的“往来”是指春秋时期百姓常年遭受的征召徭役之苦,而非指邻友亲朋之间的自由往来。这样我们便可以将最后的那句话翻译人民从生到死,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实际上,这是老子在社会混乱的春秋时代对“理想国”的向往,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老子对人生与民生的关心。

诚然,老子思想也具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无为思想过度强调了顺应自然,却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小国寡民”要求人们回到结绳记事的状态,实际上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还有老子的“清静寡欲,知足常乐”的思想,在当时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一种抗争,但是到现在,却可能成为中国人思想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变成人们不思进取的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还有老子对工艺技巧持反对态度:“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从中也可以看到老子的思想在经济方面的局限性。

老子思想是老子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建构做出的重大贡献,虽然其中也具有一些局限性,但对当今的社会仍然具有实际意义。

读《老子》,在这个炎炎夏日里,如同一股清风,沁人心脾,令人感到凉爽和畅快。

老子感悟篇二:《老子》读后感

读《老子》有感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这是一部凝结着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不朽之作。用心去品读老子,我们总会有很多的心得收获,我们小组从老子的无为、自知、方圆处世三方面展开了学习探讨,下面是简单的学习心得汇报:

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一)无为内涵

老子认为,“无为”是实现“有为”的最佳手段,大凡事想“有为”,必先“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必多难,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称的“无为”,并非其终极目标或者生活态度,只是一种方法论,其目标仍然是“有为”,概况讲就是“无为”而“有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看似无为,实是有为。

(二)现实分析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也在变。当前,我们处于的是一个冲突的时代!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公理与私心的冲突,纯真与虚伪的冲突,秩序与脱法的冲突。人心处在是非、得失、祸福、利害之冲突之中。我们处于的又是一个矛盾的时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法理与人情的矛盾。人心处在取舍、进退的重重矛盾之中。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多变的社会,因为变得太多、太快,已经呈现出不少乱象和种种脱轨、脱法的行为。人生的价值在哪里?领略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便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明了天地万物运行之理,进而以通达人生的观照,开启幸福快乐之门。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顺道化民”。

(三)老子“无为”思想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

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七十五章)。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群众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这些矛盾,多数是由于行

政机关过多的干涉经济生活,同居民争抢利益。如征地拆迁问题,对非用于公共利益的用地,行政机关为了提高城市形象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常常与开发商一道,利用行政权力帮助开发商推动拆迁,将民事行为转变成具有强制力的行政行为,并从中谋求利益。在行政机关中倡导“无为”,可以避免行政机关同老百姓争利,减少同市民的冲突,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正确树立行政机关是人民的行政机关,它的一切工作出发点是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一切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四)“无为”对个人影响。

老子无为思想教会人们正确对待生活。生活无非就是成败得失,悲欢离合。在老子看来,一切都是道之所然。我既得道,心也自然,所谓成败,所谓悲欢,皆随他去,我自然,断不会有疯癫、轻生等过激之举。老子让人们寡欲而不争,所欲便少,顺天而行,所得便多,如此何恐幸福不大呢!以无为的态度处世,往往让人在得失之间找回平衡,心情舒畅,往往令人更加轻松地应对生活苦恼。“无为”可以理解为一种平常心,以平常之心处世,淡看荣辱祸福,人便能活得轻松洒脱,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人如果把荣辱得失过于放在心上,在得到和失去时都会心惊,人整天生活在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惊之中,折腾出病是尽早的事,所以需要这种平常心。“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提倡一种无私无欲无为的人生态度,在这种心态之下,人便不会为私利计较,整日担心自己的个人利益是否得到满足。没有私欲的拖累,人便能达到一种自然豁达的境界,处事冷静,便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心境平和,思考问题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从中汲取经验,成为为人处事的宝贵经验。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自知内涵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去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意是: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而战胜自己才叫强大。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坚持力行、努力不

懈的就是有志气。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肉体死亡但精神仍在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让我对“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现实分析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就像“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我们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没有考虑在这些话的背后,说这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不自知就会自我迷惑,不知道自己强在什么地方,弱在什么地方,自己什么事情做的好,什么事情做不好,迷失自我,迷失方向,胜时自己就认为完美无缺,成就大就居功自傲,名声高即目中无人。毁了自我,也伤及身边人。

(三)自知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懂得自知。人生就像一把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可现实中人们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和自重,总觉得高人一等,办事忽左忽右,不知轻重,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其表现为往往自轻和自贱,多委靡少进取,总以为自不如人,自惭形秽,而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以此看来,自知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和价值实现很重要。

我们要真正做到自知,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观的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那样重要。它犹如夜晚海上的那座灯塔,让整个夜晚变得明亮起来。犹如一面镜子,让每个人及时看清自己的一切。只有在自知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战胜自己,在努力不懈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离失自己的本分,坚持自己的原则,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铭记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吧。

三、“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读《老子》第七十六章,我还明白了方圆处世的大道理。

(一)方圆处世的内涵

老子在这一章中说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意思是说,顽固强硬处于劣势,柔弱灵动处于优势。这句话让我深深深地明白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方圆处世。

方圆处世中,“圆”是最好的保护。若把自己藏在圆里面,就能让对手找不到攻击的要点,而只能望“圆”兴叹了;同时,在“圆”的处世中,又不完全收敛自己的锋芒,而是于圆中突然出现“方”,又可以让对手猝不及防,立即败下阵来。天圆地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见,是“方圆”是一种睿智的处世方式,是一种更层次高的哲学处世方式,是衡量天地万物的大尺度。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方”是方正不阿、坚持原则,而“圆”则是圆滑乖巧、见风使舵、八面玲珑。其实,偏重“方”或者偏重“圆”都是不恰当的,因为“方”和“圆”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不可缺少的准则,不可偏废的两大策略。在这里的“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事的锦囊妙计,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只有“内方外圆”才是为人处世之最高境界。而睿智的人是很注重这方面的为人处世的。

(二)方圆处世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俗语说:“三分知识,七分人情”。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三分靠知识,七分靠这个人的处世能力。由此可见处世能力,尤其是方圆的处事能力,对一个人走向成功是何等重要呀!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

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中,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必须努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要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我们就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我们通往成功之道的垫脚石,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

(三)方圆处世的关键点

首先,我们要懂得尊重别人。

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都是很微妙的,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尊重你。相反,你蔑视别人,别人自然也对你也没有多少好感。友谊的获得、广泛人际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人与人的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别人谈话与做事的过程中,学会赞扬他人的长处,尽量包容他的缺点,不去暴露他太多的弱点,因为“人人有面,树树有皮”,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人们总喜欢玫瑰的花而不喜欢它的刺。批评就像刺,一不留心就会刺伤别人的自尊,引起别人的不满情绪和反抗心理,甚至遭到对方的报复,比如前几年发生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前车之鉴。当然,在这里我不否认批评指出别人的错误、缺点有其好的一面,但是,当你在指出别人的不好方面时,一定要保留底线,尽量在不伤及对方的自尊的情况下用温和的语气指出,这样也容易让人接受和改正。

再次,我们在与别人的相处中,要学会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也就是说,我们要对他人怀有善意。一个眼神,一句提醒,一个微笑,都是小小的善意。对有人要常怀善意,经常关怀和帮助对方,携手并进,共担风雨;对至亲要常怀善意,在生活琐事上做到细心,体谅和关爱,不因小事而争吵,多替对方着想;对竞争对手要常怀善意,他人的进步不是我们嫉妒的借口而是经验的积累,应为之欣喜,由衷赞美;他人的失误并非我们幸灾乐祸的理由,我们应该做的便是予以真诚的帮助??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相信一定可以像磁铁一样吸引众多的朋友。

再次,凡事“看穿但不说穿”。

这往往最能体现方圆的处世哲学。我们在看到别人的缺点与错误时,不能一味毫无原则地包庇,这是对朋友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指出来的。但是,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了,没必要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尤其是跟不算很熟的朋友相处时,千万不要什么都摆出来说一通,有时候大方地一笑而过反而更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宽容与大

老子感悟篇三:谈谈对《老子》的感想

谈谈读《老子》的感想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 08级(5)班李淑娟 080302289

摘要:主张重返自然,因而逃遁这个世界,并对孔家的礼法表示轻蔑;主张田野式的生活、文学、艺术,并崇尚原始自然的淳朴;代表奇异幻象的世界,加之以稚气的朴质的神话,这就是那个骑青牛的老子。《道德经》一书也缔结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哲学,也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珍果,并且在中国文化中重要特征之一的田野风情的生活与艺术及文学,采纳了道家思想的人占了不少的一部分,一种闲散自然的快乐之情,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老子的回归自然,这才是自然的本性,人的本性。老子提倡我们本着一种自由、洒脱、逍遥的境界来度过我们人生的这场旅途,贫困和富有都不算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旅途的过程中,不要追求功名利禄,是你的就拥有它,不是你的就放弃它,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旅途中的种种事情,这样到最后,才能得到生命的升华,人生的升华,灵魂的超脱。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道法自然 无为 虚静 恬淡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种崇尚自然之情调,差不多流露于中国所有的诗歌里头,成为中国传统精神的一个主要部分,这就是道家所提倡的自然,而被尊为道家始祖的老子就是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说:“言有宗,事有君。夫唯夫知,是以不我知。”老子对生命及宇宙的哲学观,四处散见于他的晶莹隽语中(老子的智慧》第8页)。老子的隽语是出现于现世见识的火花,老子像宝石,不需要装饰便可以自己闪闪发亮,然而,老子的智慧像谜一样,让许多人能为之痴狂。我通过选修了《诸子散文研究》,重点讲述了《老子》,让我更是感慨于他的智慧,为中国能拥有一颗这样璀璨的星星感到骄傲,为中国最先拥有《老子》这样一本经典之作感到激动。下面谈谈我个人通过目前的了解谈谈读《老子》的感想。

一、惟道是从,崇尚自然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道是天地

间之上至高无上的存在,天的万物的根本。道,本义:大路,,坦途。《说文解字》中曰:

“道,所行道也,从足,从色,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曰:“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道之所以难以命名,主要原因在于,道并非现象的存在,而是本真的存在,无象无形,不可以简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

在我国有“五行”成物论,万物以五行为根本,而五行自身亦更有其根本,老子认为,五行之本根是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而道作为万物之本原,其存在与其他任何事物都不相同。“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恍惚”,似有若无,恍惚中有物,此物即是万物的起始,并周行不殆,长动而不息,化生天地万物。老子认为道化生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似有若无,不可闻不可见之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及缔造者,也并非有意而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根本。“自然”并非是作为物质性的存在,也不是事实性的存在,“自然”一词在古代并不具有自然界的意义,而是自以为然、自得其然、自己使自己成为自己现今这样的状态,而没有外力的强迫之义。(《虚静与逍遥》第56页)“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关键词语,以不治为治,为政以无为为之,民之处事,自己担当,事成后说:我自然。“自然”是对某一状态或结果的说明,“道法自然”,并不是说道之外有自然。“自宇宙本体言之,则为道,字演的程序言之,则以自然为极致。”(严灵峰 《老子达解》 第388页 台湾文艺印书馆 1971年)王弼曰:“到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中华道藏》第九册 ,第200—201页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道法自然”即是道以自己为法。“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根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原因,可见‘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而是状词,也就是说,并不是指具备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25页 1992年)

道法自然之后就是做到无为,《老子》中出现“无为”字样的句子并不多,且没有一句是以“无为”作主语的,但“无为”的思想却贯穿全书。“无为”是个政治主张,教诲、吁求侯王君主们实行“无为而治”,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想达到的目的。“夫唯不争,故

莫能与之争。”。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治国的根本原则和最高理念,而“无为”的理论依据是“道法自然”,也即是道,是顺应万物的自然而去做,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行事,也就是依道做事。“无为”作为“道法自然”的一种后期做法,也是最大的美德,无为而治则是最高的德政,以德治国。

惟道是从,崇尚自然。才会使人更富于自然化,更为纯净,生活也就更会平静安宁。

二、虚静、恬淡的处世,

老子感悟

命是决定人生贵贱福祸的,带有必然性和神秘色彩的某种异己力量,而作为一种人力无法左右的异己力量,命也就称作天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信命常说草根命、当官命什么的,有时候总感觉冥冥之中是上天早已注定了的,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我也会有这种感觉,而且现今社会还存在着很多迷信成分占大部分的算命。其实,说完全不信是不可能的,像《易经》当中其实还是有很多合理性的存在,也是有根据“自然”而来的,也就是“道法自然”中的“自然”。

老子对于“命”少有论述,只是顺便提到了“复命”: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此处之命,是性命之“命”,而不是命运之“命”,“复命”就是恢复性命之本来状态。(《虚静与逍遥》第243页)反而是儒家认为“命不可违”,强调“知命”。老子因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是周而不殆的,因此认为生命也是一种不断变迁、交互兴盛和腐败的现象。当一个人的生命达到巅峰时,也正是象征着要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了,犹如潮水退尽,接着又开始涨潮,这也是老子产生了强调柔弱的力量。(《老子的智慧》第13页)

命是人的基本,不管是生命还是命运之命,强调个体对于社会对于团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儒家人文精神的根本。要求成为一种束缚。(《虚静与逍遥》第203页)与儒家对于人的工具性形成强烈的反差,道家则大力高扬人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人的自主、自由和自尊。老子曰: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自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如果人失去了本性,那是因为受到了物质世界的诱惑导致了分心,因此,一般宗教家认为,要使人类的精神得到解脱,只有采取无我的政策,也就是道家所提出的无为,不过无为超越于无我。自然、平静、欢乐是人的本性,无为而治,是天下人得到平静与欢乐。人本自身无为,不为物喜不为己悲,与“自然”随行。

水平静了,才可以召见一切显于它面前的事物,人的心神若是平静了,可以探索天地的奥秘,“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穿;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若是自满自夸,不如适时而止,因为水满则自溢,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若常显露锋芒,这种锐势总不能长久保持,因为过于刚强则易折,必遭打击,持富而不骄傲,功成身退才合乎自然之道。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自鸣得意,锋芒太路,太过于显富,很有可能会受到打击,因为有很多不平静的人已经虎视眈眈了,准备磨刀霍霍向“猪羊”,而功成了还不急流勇退的话,要么会被后辈超过,自然在心灵上一时接受不了,要么会倒在与年轻人争“功”的路上,说不定还会被人在背后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因此,要顺应自然,做到无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强硬的东西,从无形之中穿过。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要懂得无为的道理,才能使自己达到平静与欢乐。

老子同时还提倡人要做到无为,还应提高自身的修养,即虚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命常客,客乃公,公乃王,王乃大,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致虚、宁静的功夫达到极致,以去知去欲,那么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都不难看出他们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往复循环的规则。虚静的学说是由往复循环的理论而来,当“静”为道回返原始的形体时,动则为道暂时的表现。静默,可以养病,按摩,可以防衰老,心情平静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这些只是叫人休息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本身自己就能平静无为的话,就不需要被人教导去做这些了。(《老子的智慧》第82/82页)致虚、宁静以观万物的变化,物虽千变万化,亦不会脱离其根本,其根本是静,因此要知常守静,自然无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以以天地之本为精微,以外物为粗略,以有储为不足,心灵恬淡清静而无为。以柔和荏弱、谦虚的态度为外表,以常无、常有为内在的实体。遵从自然,无为处世。 参考文献:林语堂 《老子的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罗安宪 《虚静与逍遥》 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赵又春 《我读<老子>》 岳麓书社

相关热词搜索:老子 感悟 老子第24章感悟 老子的名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