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发布时间:2017-01-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篇一:人生八个阶段

这是一个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

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

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篇二: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

浅谈死亡与生命的意义

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脑海中都闪现过生和死的幻影。可能是我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也可能是我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这让我不断的去追寻真理或者摆脱恐惧。

对于生老病死这种正常的人类生存状态,之前我觉得我能够一一解释,这些无外乎就是生存、衰老、病痛和死亡,觉得这就是科学的答案,所有人都会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然而在今天的我看来那时的想法是可笑而又不理智的。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对生命和死亡比较感兴趣,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就是生命和死亡的扮演者,我们急切的想要了解所扮演角色的所有信息,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戏演好。但是对于这个角色我们没有任何信息和提示,只能靠我们自己去琢磨去体会,更有甚者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感觉演的乱七八糟,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在很多人看来生命和死亡是相互对立的,是水火不相容的。死亡是生命的结束,而一个人如果想要生存那他就应该远离死亡,死亡在那些人眼中是恐惧的是不能够想象的,他们所谓的生命就是自身肉体的生存,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去尽力的满足肉体的需求与欲望,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肉体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他们所追求的是人类最低级的物质享受,当他们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恐惧感到惊慌,因为他们怕失去关于自己生命中所有的物质世界。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只停留在对物质世界的留念,而忘记思考自己真正的生命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神圣的是脱离世俗观念的,正像托尔斯泰所说他要求人类最低级的动物性肉体要完全的服从理智的规律,在这里理智显然要比动物性肉体的需求重要的多,动物性肉体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是人类完善生命的基础,也可以作为一种先决条件。我们要在肉体存在的短暂的人生努力的寻求生命的真正意义,以最大的可能性去完善我们的人生,以肉体完全服从理智为基础所追寻的幸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想要进一步的理解生命就需要我们先认识死亡,只有驱除死亡给我们带来的恐惧感我们才能正确的认识生命。

通常死亡给我们带来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动物肉体上的的一切生理反应停止了工作,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循环,同样在那一刹那他的意识也停滞了。死亡给我们带来的这些表面上的恐惧就是我们不能够深刻理解死亡,正确的认识死亡(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结果。在我看来我们一生中肉体上的死亡是无时不刻的不断进行的,身体上的不断变化不正是由于旧的身体的死亡所换来的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害怕肉体上的死亡,因为我们的身体无时不刻的在重复这种死亡。可能有些人比起肉体死亡更害怕自己意识的死亡,不敢想象自己没了意识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内心慕名的就会产生一种恐惧,对于这一现象我们首先要证明的就是意识瞬间的消失并不可怕,就好像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睡觉,当我们完全睡着的时候我们的意识是完全中断的,和死亡时意识的消失没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能够接受前者而不能接受死亡呢?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知道当自己睡着时一定会有醒来的时刻,在那一刻他的意识又重新被召回,可是有一天当你没法醒来的时候当你

的意识没法被召回的时候那就是死亡,我们不需要用意识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他代替不了我们整个人生对世界的影响,我们的意识是不连贯的是独立的,现在的意识代替不了你之前的意识,“我”是活在当下的,是不断更新的,之所以我们认为“我”是连续存在的,那是因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把我们的意识串联到了一起,让我们觉得不同时期我们对别人的影响都是现在的“我”所引起的。

如果说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构成了我们的生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的建立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呢?你的行为、言语、以及思想会对别人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你爱别人、恨别人、帮助别人等等,这些都表现出你与世界的关系,我们这一生都是在为这种关系而努力,我们要在肉体毁灭之前尽可能的优化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去追求最大的幸福——不仅要爱自己更要去爱别人,甚至爱别人要胜过爱自己。而这种爱在大部分人那里是不可理解的,在他们的脑海里爱自己是一种本能,爱别人也是可能的但要胜于爱自己就是无稽之谈,他们认为爱是自私的爱自己的家人、朋友,是可以理解的爱一个陌生人就是不可理解的了,他们的这种爱顶多算得上是一种偏爱,是一种小爱,是不能与生命相并论的,要想更好的完善这种关系就需要我们去把我们的爱扩大,虽然爱没有边界,我们正是处在这条爱的渐进线上,每个人与爱的距离就体现在了他与世界关系上。

我们常常判断人是否具有生命,依据的是他肉体是否死亡,随着肉体的毁灭人的生命也就走向了尽头。这种说法不仅是无知的表现也是伪科学用来迷惑人类的学说,当一个人死去之后他会在活着的人脑海

里留下印象,正是留下的这种东西仍然影响着人们。他不会随着肉体的毁灭而消失,反而会随着肉体的不断接近毁灭而变得强大,孔子的思想经历了上千年至今仍深深的影响着世界,可见生命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的 ,一个人在肉体存在的时候所拥有的爱越是大越是广那么当他肉体毁灭的同时他的生命力就越是旺盛,当我们看到一位老者将要面临肉体上的毁灭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他生命力强大的一面。好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古时有位圣人当他年老体衰的时候他的大脑也变得不清晰,但是他却不断重复着一句话“兄弟门,相互爱吧!”这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生命的强弱不是看肉体的健康与否,而是要看他爱的范围。

当我们用正确的视角看待生命与死亡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活着,更好的去爱。死亡孕育着生命,生命诠释了死亡的意义!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篇三:人生各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点

相关热词搜索:阶段 人生 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 人生不同阶段理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