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音乐感悟篇一:音乐欣赏课的感悟

由音乐欣赏课想到的…

引言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并对其进行鉴别评价的音乐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对提高其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有着重大意义。

欣赏钢琴作品是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是伴随着音乐理解的享受。从鉴赏中做到理解音乐,懂得钢琴作品反映的思想内容。要做到这些,应该从钢琴作品表现的基本要素和音乐知识入手,在聆听音乐时,做到与以上两个方面的结合。钢琴作品表现的基本要素包括音乐作品自身体现的节奏变化、旋律进行、和声运用、调式色彩等。它还包括作品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乐变化等。音乐的相关知识包括节拍、曲式结构、作品背景、音乐家、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等。除了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外,欣赏钢琴作品也是一门听觉上的艺术。

在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们的追求和心态愈来愈肤浅和浮躁,而音乐则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安抚,“从音乐中看上帝”,可见,音乐对人们思想情操的熏陶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音乐与科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有着一种不解之缘。人类自从创造了音乐和科学之后,人生就有了乐趣,也有了征服自然的新武器。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普遍性、深刻性、永恒与和谐。音乐与科学注定是不可分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与科学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益频繁,呈现出了水乳交融、绚丽多彩的局面。

一、经典钢琴名曲名家简介

课程中,主要欣赏了20世纪一些伟大的钢琴大师的演奏,包括:辉煌与古怪并存的键盘奇才——古尔德;留名乐史的“怪杰”——古尔达;给音乐注入伟大生命的艺术大师——鲁宾斯坦;从“英雄”到“隐士”的乐界传奇——范·克莱本;学者型的“古典音乐大师”——布伦德尔;学者型的“古典音乐大师”——布伦德尔,等等。这些钢琴大师,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有的经历坎坷而最终成名,有的则天生齐才少年被宠,但是无论是齐才怪杰还是英雄隐士,他们带给人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听觉享受和艺术熏陶。

介绍这些大师级人物之后,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再次感谢那些为人类留下宝贵财富的作曲家。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他仅仅活了35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1827年3月26日卒于维也纳。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柴科夫斯基,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

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作曲家,代表作:马厝卡舞曲、圆舞曲。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三、钢琴曲给人的听觉享受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美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之中。”培养音乐感受能力与理解力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和声、调式等音乐表现要素,能够表述在欣赏钢琴作品中音乐要素是如何被运用的;能够听辨旋律进行的走向,辨别节拍、分辨声部;感知音乐作品的结构及不同段落的对比变化等。音乐的感受能力首先是靠听音乐这一实际的感觉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以上是对钢琴曲鉴别能力中听的环节,作为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要做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然而,如果仅仅把钢琴曲当作一中享受的

话,大可不必去追求这些固定的套路、方法。艺术就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只要我们身心愉悦,得到放松,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收获。当我们浮躁不安的时候,当我们昏昏欲睡的时候,听一些曲子,可以把我们带到一个无拘无束的理想世界,在那里,可以任思想飞扬。

与社会上当前流行歌曲不一样,经典钢琴曲带给人的是心灵上的净化与抚慰。流行歌曲只是昙花一现的短暂娱乐之用,听多了只会令人更加浮躁与烦心。而当我们置身艺术家多带给我们的纯音乐的时候,我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那是一种永恒的美,在我们脑海中不断环绕。

四、音乐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中国,大学学子历来被看作是国家的栋梁,社会改革的先锋,民族振兴的希望。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开始发生倾斜,一些大学生甚至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仅决定于个人的才能、学识、命运和人际关系,而于个人道德品质、道德修养无直接关系,所以出现了与古训“欲做好事,先做好人”相悖的“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主要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方面,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私利而见利忘义,少数学生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赌博等等。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其身,广教化,美风俗。”柏拉图曾说过:“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语言创造出音乐形象来打动被教育者,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健康的音乐内容蕴含着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听者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人的成长,是不断反思与内省的过程,只有多给自己安心思考,理性分析的时间,才能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中寻找自我,探求真谛。而音乐给了我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什么说给了我们空间呢,这是因为,通过音乐联想,我们可以构造很多场景,可以把自己置身不同的环境,而在此过程,思维随着音符不断跳跃驰骋。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风气下,许多大学生一心只想找到好工作,而在他

们心理,所谓的好工作就是高工资;还有许多学生为了出国而出国,吸引他们的仅仅是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另外,也有学生对自己对社会迷茫,沉迷于游戏娱乐中而不能自拔,完全失去了自我价值取向。在这种环境下,只有通过音乐来逐渐净化自己的心灵,探求人生的价值所在。的确,现实的压力往往使得人们更加浮躁与不理智,所以多给自己心灵一些理想的境地,而这可以求助于音乐。

五、音乐与科学研究

音乐不仅给人生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具有启迪创造思维、扩展想象力、开发创造力的功能。音乐被心理学家称为是“能够激发联想的智慧灵光”。

音乐的本质是数学化了的声能。这是一种可以做功的物理量。音乐声波的信息,对大脑的思维能产生一种新颖而奇特的刺激。音乐活动几乎能调动人的全部能力,因为在演奏或演唱时,必须对多变的和声、复调、节奏、速度、力度等这些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音乐元素有准确的理解、记忆和表现能力;两耳还要及时判断音值、音高和音准的变化;同时,大脑还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就能把人的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

许多科学家的科学创造活动都与音乐发生着千丝万缕的间接联系,或者说,音乐对科学思维表现出了神奇的魔力,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牛顿早在剑桥大学当学生时就研究音乐。近年,牛津大学的音乐理论家古克女士发现,从牛顿1664~1665年期间未发表的音乐笔记中看,牛顿研究音乐的方法基本上是数学的、组合的方法。牛顿认为,音乐中音阶的对称和美丽比它的实用更为重要。可见,他终身所信奉的和谐与比例的统一原理,是与他的音乐素养息息相关的,是深受音乐艺术的启迪的,因为音乐所追求的是音阶的对称性美。正是音乐赋予牛顿的寻求宇宙布局和谐与比例合度的科学联想力,致使牛顿把行星绕太阳、月球绕地球、物体落地等表面上互不相干的现象联系起来,并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的描述,从而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也十分钟爱音乐艺术。他既是一个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又能弹得一手好钢琴。据他的夫人爱尔莎回忆,爱因斯坦在酝酿狭义相对论的那段日子里,他时而弹钢琴,时而停下来写作,不接待客人,甚至很少下楼吃饭,直到他的论文完成。

在量子力学中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普朗克、海森堡和玻恩;发现“宇宙射线”的维克多·赫斯;核科学的杰出女先驱———丽斯·迈特纳等都非常酷爱音乐。他们之中有些人,不仅是器乐演奏家,甚至还是乐队指挥家。这些卓越科学家的科学触觉和想象力,或多或少是借器乐的指法、乐曲优美的音符以及梦幻般的旋律而起飞、而翱翔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音乐艺术的情感,进行了科学思维的自由创造。

在我国的科学家中,集科学与音乐于一身的也不乏其人,李四光不仅擅长拉小提琴,还是我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的作者;钱学森会吹圆号,会弹钢琴,他还说,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得益于他夫人蒋英女士(女高音歌唱家)对他的艺术熏陶。这都表明进行创造性劳动需要实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为音乐对科学创造所表现出的神奇魔力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人有左右两个半脑,中间由两亿多条神经组成的胼胝体相连。两个半脑除了交叉支配生理肢体外,还支配着不同的智力活动。被称为“优势脑”或“语言脑”的左半球,支配着语言、数学、逻辑思维等功能;被称为“感情脑”或“音乐脑”的右半球,支配着形象思维、艺术、情感等功能。人只有使两半脑均衡发展,综合使用,大脑的总效率才会成倍递增。而今,人体科学研究专家多年的实践研究又表明,音乐具有开发右脑潜力、调整大脑两个半球活动的功能。

另外,从科学研究的过程来看,音乐能够使科研工作者得到很好的休息,在进行大量数理逻辑推理过程中,大脑极容易产生疲劳,而音乐可以使我们得到很多的放松和恢复,并且有时在孤独当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对于潜心研究的人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它给了人们在心理上的一盏导航灯和强大力量。

六、总结

从单纯的音乐欣赏者和科技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欣赏世界经典钢琴曲,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听觉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在音乐中

音乐感悟篇二:关于音乐教学的感悟

关于音乐教学的感悟

音乐是一种寄托情感、抒发感情的的艺术。她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净化人的心灵。让美妙的音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吧!优秀的教师会把孩子领进天籁之国、纯净美丽的殿堂。

当我们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时,我们的教师首先会升华自己,把世界上最美好、最纯净的音乐奉献给她们,让那一颗颗天真无邪的心灵在跳动的音符中升华、体验。

每当我们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一名音乐教师,还应该是启迪孩子智慧的领路人,说不定我们的学生里面有莫扎特、有贝多芬。要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音乐在孩子们的心理似乎很神秘、很高深。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她们步入音乐的世界。

音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妈妈的摇篮曲中入眠,在爸爸的笑声里欢乐。在平凡的世界里去寻觅、体验音乐的魅力,也是我们教师的一份职责之一,只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音乐蕴藏于平凡的生活之中,她们才能走进音乐,激起兴趣。生活中不经意间的金属撞击,一片卷起树叶,都可能产生一曲美妙的音乐。在现实中孩子们的音乐智商参差不齐,只有教师积极的引导,把孩子们心中高深莫测的音乐通俗化、普通化,这样他们才能易于接受,从而对音乐产生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师不要局限在课堂之内,要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火热的生活,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倾听、在生活里探究。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让美妙的音乐伴随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学会创造音乐。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去体验、感悟。我们的教学通常都是在课堂内

完成的,我们习惯于教师教唱,学生学唱,对于那些五音不全的同学似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关于怎样上好音乐课,又是我们音乐教师永恒的课题,所以我们的教师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细节的把握,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一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的互动,让你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最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游戏。比如在教学简谱时,可以把简谱做成卡片标上1 2 3 4 5 6 7,学生去唱着辨认,唱对的就去把自己变成哪个音节,这样就变成七组,教师弹奏哪个音节时,哪个音节的学生就走出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视唱时,再进行各组轮换。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也可以把每个音符都设计成各种小动物,让学生动起来,在愉快的歌声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要尽量的发挥每个同学的特长,让她们充分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在教学中要充分展示每首歌的意境,因为每一首歌都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用诗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是诗的意境,再配上美妙的音乐。学生就会自然地投入美妙的情境中。

教师的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音准、节奏、调式、色彩等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形式美。教会他们如何辨析音乐的情绪,为日后欣赏音乐的艺术表现,辨析音乐的情感能力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学会聆听健康,优美,向上的歌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音乐感悟篇三:对音乐欣赏的感悟

学号:

公共必修课论文

学 院 信阳师范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年 级2009级

姓 名孙晓磊

论文题目 对音乐欣赏的感悟

指导教师 刘世嶸 职称 讲师

2011 年 6 月 1日

对音乐欣赏的感悟

姓名:孙晓磊 院系:经管院09工商班学号:20095125018

摘要:音乐鉴赏课本来就是一门欣赏的课程,经过上音乐欣赏选修课的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发展史。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发展艺术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除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外,我们还学习一了些简单的乐器知识,如:古筝,笙,笛子等等,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老师也经常组织一些打拍子的活动,极大得调动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给我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我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我们真正的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

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那欣赏那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听了老师的讲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那么多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觉自己现在听音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就感觉自己好像也是学音乐的专业学生一样,在欣赏歌曲时有着和普通人不同的理念,比普通人高一层境界。就拿老师给我们听的《梁祝》来说吧,以前就如老师所说的就会听那段高潮部分根本就没在意那里面的内涵和动人的爱情故事。而现在就不一样了。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国的56个民族中,出现了不少民歌。民间音乐是人们在生活、劳动、节庆、娱乐中需要表情达意,随即产生了各种口头创作或即兴创作并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演唱(奏)者的即兴加工,从而产生许多变体与体裁样式,使其巧妙的与本地域文化相适应,它是群体创造的成果。

我先说说少数民族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说到音乐特色必须要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因为没有舞蹈的音乐是不完美的,那就没有民族的特色了,也就没有民族风格了!维族的民歌基本上都与舞蹈有关

音乐感悟

系,他们节奏很简单,咚嚓嚓咚嚓.这个节奏..适合新疆的民族舞蹈,在那遥远的地方之类的歌,都是歌颂新疆那美丽的大草原..是典型的草原民族.他们的乐器丰富而简单,有阿地力,冬不拉等等.还有吹奏乐器.新疆民歌的最大特点是艺术性很强,尤其是舞蹈艺术性很强,算是很好的舞蹈即兴伴奏歌曲.那轻快的节奏,仿佛流动的河水在蟠曲而行.新疆舞蹈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惟美,优雅,轻快,活泼!这也算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格!他们在大草原的生活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很显然,大草原的生活是美好的,才会有那么优美的新疆舞蹈还有那么动听的新疆民歌!

说到新疆,当然就不能忽略蒙古族人民.他们和新疆的维吾尔的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大草原那种豪情奔放!虽然这样,但是也有不同,比如音乐形式就

不一样,蒙古族的乐器有很多,而且这些乐器更可能的抒发在草原的心情,蒙古族的马头琴所表达的含义不是欢快,而是幽静.在茫茫的大草原中,那种马头琴发出的声音让人听了就凄凉,听了就有种心旷神怡的幽静.应该说蒙古族比新疆的维族更加贴近"草原之夜",毕竟蒙古族讲究的礼数很多很多,这样在音乐形式不同也就会引发舞蹈的不同.舞蹈形式应该说新疆的舞蹈是无与伦比的.新疆舞舞步很灵活,而且跳得也轻快,而蒙古族的舞蹈略与草原或者说是家乡联系的紧密一些!要说到家乡那蒙古族的风格都与家人,家乡,母亲有关,相信腾格尔的蒙古人你是听过的.歌曲叙述的就是他深爱的家--大草原.他一生的顽皮都寄托给了让他长大的神圣的大草原!

可以说是维族和蒙古族两个民族是非常相象的,但也有略不同.也许是政治因素所造成的,但这个不是所关心的,真正的答案也许在那些已经经过历史磨练的音符里面,说不定只有音符所表达出来的旋律才是真正他们为什么不同的答案!

说完了北方的歌曲,南方歌曲一样有他的魅力所在,比如说云南吧,音乐的风格很有江南风采,很流行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已经家喻户晓,周杰伦<菊花台>结尾的那段就用到了它,可以说他乐器搭配的是无懈可击.云南的少数民族很多,傣族白族等等,在这样一个大民族汇聚的地方,舞蹈肯定是大众化的,就必须欢快,有潮流,有内涵,虽然风格和北方的新疆舞蹈差异很大,甚至舞蹈元素很简单,区别不同的是他们的舞不同之处是节奏,可以说南方的舞蹈节奏很丰富,而北方的节奏性很单一,也有的没有节奏的感觉就一跳而过,很优美的舞步一个连贯的动作就完成.舞步不同也就意味着音乐不同,南方的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是所谓的江南风格.正如旧式中国风风格的歌曲.有古筝,二胡,琵琶.它们一听上去就很优美,有的叙事,有的抒情,有的感怀.在音乐领域上是略胜一畴.带有江南色彩的曲调包含了有意境的中国风歌曲毕竟是能被中国人所接受的!

总之,民族音乐风格收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听着舒伯特的小夜曲,戴着耳塞,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泡上一杯淡淡的清茶。一边仰望窗外星光,一边看杯上茶香袅袅。有一种超脱世间的恍惚。

一闭上眼睛,仿佛就感觉到自然间新丽的微风,迎面袭来。如沐浴圣光般,刹时让人脱胎换骨。可以清晰地看到,山间,斑驳的阳光在碧玉般青翠的枝桠间流转。光的精灵,于叶间嬉戏舞蹈。小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盛载着柔美的曲线与温和的低声吟唱。清凉自然无声地浸入心田。鸟儿,成群结队地从天际的白云间飞来,又在天际的红日下消失。万物,并不纷繁。你却可以感觉得到,自己与自然早已浑然一体,听得到,大地,深沉厚重的呼吸。熟悉得让人想起儿时母亲温暖的怀抱。感觉得到,万物恬静的酣睡,亦醒亦眠间的慵懒。就像流浪了许久的浪子,突然找到了归家的感觉。

正如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游戏是围棋,是因为它最简单,所以变数最多,最耐人寻味。舒伯特的小夜曲也给人以至纯的美,没有众多乐器叠加的纷繁。也不需要厚重的音符来搏取听者一时的侧耳。恬静淡然,温和地浸入人心。也许这种特色正是使舒伯特能永驻人心的魔力之一。所以只有以清茶来衬托这种音乐的柔美。淡然之味,无味之味至味也。这也是古人最推崇的人间极至的美好。你可以在那音乐间,找到自己灵魂的宁静归宿。忘却胸中尘杂。洗尽铅华,剥去伪装。还自己一个真实的天堂。

相关热词搜索:感悟 音乐 佛教音乐感悟 民族音乐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