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爱国主义教育感悟篇一: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感受

王官营镇中学参观潘家峪主题活动感受 在潘家峪村村支书的深情讲解下我不禁潸然泪下。我的内心为失去我们的同胞而扼腕叹息,惨痛的历史让我们明白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要想不受外敌欺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深感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我要把爱国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去。

一、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党员干部讲政治,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体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上,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二、履行职责,严于律已,尊师爱生,爱岗敬业。 古人云:率先足以待人,律己足以服人。作为党员,我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和学校的教学步调保持一致,时时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出全勤。勤与教师沟通,相互尊重,力求做老教师的扶手,新教师的帮手。做到责在人先,利在人后,记人之功,容人之过,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调动好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

坚持走在教学一线,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教学更具特色,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党员要爱党、爱国、爱家,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遵纪守法,共产党员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物质享受,但是在物质享受面前,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用党纪国法管好自己的头脑,管好自己的手和嘴。

此次学校组织参观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回顾历史,毋忘国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段惨痛的历史让我们也得到了警示,要居安思危,奋力自强,珍惜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

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是我终生热爱的职业。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我终生无悔的追求,在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一名党员教师应尽的义务,为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使自己无愧于中国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王官营镇中学

2014年4月

爱国主义教育感悟篇二: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2014年4月10日上午益源公司全体员工在武总的领导下去六中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张家口六中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元帅生前曾战斗生活过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一进六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聂帅庄严肃穆的雕像,这是现代人为纪念聂帅的伟大功勋而特别雕刻的。

爱国主义教育感悟篇三:爱国主义教育心得

硝烟淡去,和平时代的我们,也许很难体会到,当每天看到的第一缕阳光都有可能是生命里最后一丝明媚时,是怎样一种无奈与恐惧。70多年前的腥风血雨,我们从文字纪录、从先辈口中、更多从抗战影视作品中缅怀历史、致敬革命。

受父亲的影响,全家人也会经常观看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老一辈总是看到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而大快人心,看到革命战士英勇就义而扼腕哀思;年轻人则会对类似情节不可臵否,只调侃其为 “抗日神剧”或是 “政宣片”。电视里“我军偶像化、日伪白痴化”的描述颇为失真,但那时人们为革命理想舍生取义的精神却丝毫没有夸大其词。战火纷飞的年代,毁灭得了一个人、一座城,却烧不尽一个民族的革命信仰。

谈及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对最近热播的抗战剧《黄河在咆哮》里由真实人物改编的陆曼云这一角色印

爱国主义教育感悟

象极深。这位马来西亚归国的富家小姐,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山西泰岳山抗日根据地,加入共产党,并出资组建了八路军骑兵连,屡挫敌军。因其父亲系橡胶大王,日本人不惜代价抓捕了陆曼云,逼迫其家族提供重要的战略资源橡胶,面对严刑拷打,陆曼云拒不妥协,最后英勇就义。喜欢陆曼云,不仅是喜欢她宽广的眼界、独立的思想和飒爽的英姿,更缘于她为了心中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主动放弃舒适闲逸的生活,敢于倾其家族所有全力

支持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里,还有无数个代表各自阶层的陆曼云,将满腔热忱和

赤胆忠心献给了民族和国家。

今时今日,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或许早已逐渐成为传说,仅供世人茶余饭后谈闻一笑。但当看到央视节目《等着我》,一位95岁的抗日老兵张道干因战乱年代丢失了党员证,苦心寻找70多年前的入党介绍人,只为了证明自己党员身份时,谁又能质疑这种平日里银屏里塑造的信仰是经过艺术手段渲染的传说呢?当时两名共产党人躲藏在他家,并介绍他入党,见他家境贫苦,给了他3块银元。节目现场,这位老人带来了这3块珍藏70年的银元,他说这是党组织的财产,希望有一天把它交给党组织。在节目组的帮助下,老人顺利找到了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找回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在无数次战火、苦难、艰辛的磨练后仍然坚定着对党的忠诚,这份革命信仰不知让多少共产党员自惭形秽。

那个年代里,除了对国家、对民族、对革命的坚定信仰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样值得一提。去年看过一部叫《触不可及》的电影至今记忆犹新,影片里,孙红雷饰演的地下工作者傅经年有着双重特工身份,因为革命原因,和女主人公宁待几度失联、几度重逢,面对近在咫尺的爱情却无法触及。然而任岁月流逝、任社会动荡,宁待就如她的名字一般,始终坚持着、笃定着、等待着。当终于等到希望的时候,傅经年突然接受革命任务默默无奈离开,

宁待也终究在战火中牺牲,在浓烈的硝烟中成就了一份最澄净的爱。有时会想,这样一份对爱情的执着和信仰,放臵在当今社会,能经得起多少时间考验呢?

战火消逝,勿忘历史;岁月轮回,常省明鉴。在人心浮躁、信仰缺失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在崎岖的山路上,去寻找那支穿草鞋的队伍留下的革命足迹?我们是否应该珍惜这份用血泪换来的和平安定的静好岁月?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自己,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应该如何为民族复兴努力?这份努力并不需要我们像抗战时期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却需要一份同战火纷飞中一样坚定虔诚的理想信仰。

相关热词搜索:爱国主义教育 感悟 爱国主义教育教案 参加爱国主义活动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