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钱钟书

发布时间:2017-01-29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感悟钱钟书篇一:读钱钟书《围城》的心灵再感悟

读钱钟书《围城》的心灵再感悟

① 最近难得有点闲暇之余,于是在校图书馆重温了《围城》,对主人公方鸿渐有了新的认识,我看了有的报道说,方鸿渐就是作者的化身,甚至有的人还怀疑作者的博士学位是否也是虚构的。但我觉得,钱钟书无论是书品还是人品都值得我们敬仰的。

② 其实,方鸿渐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句话是无容置疑的。玩世不恭是他的“围城”,他希望做个大人物,这样的性格,似乎就决定了他的一生。第二圈“围城”就是给他带来多灾多难的假学位,如“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方鸿渐一生的第三圈“围城”,是他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候的玩世态度,这一点看过原著的人会不约而同的举起双手赞同,从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感慨人生是“围城”,方鸿渐不断渴望冲出“围城”,却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围城”。 ③ 也许从第一圈“围城”建立时,就决定了会有第二圈围城,就决定了会有第三圈围城了。在那个到处是“小人物”的时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的。可是他还是希望做个大人物,买文凭时,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希望自己能够使家翁感觉光耀门楣;鸿渐学无所成,为了回乡有个交代,只好买张假文凭,“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

④ 其实,总的来说,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当时的抗日烽火之外,虽然都是留学归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但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结果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像主人公方鸿渐、“冷若冰霜、艳若桃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术骗子李梅亭、柔顺之下深藏心机的孙柔嘉等??作者以机智的幽默和温情的讽刺,剖析了这群人的个性与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

⑤ 此外,作者通过对方鸿渐经历的叙述,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作品在人物的对话中作了提示,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这和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也与中国的社会性质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思想混乱碰撞的处境,有的人能够坚守操守,而有的人就和方鸿渐一样,华而不实,总以为物质外壳能够使自己的内心高尚,得到人们的尊重,大错特错,这类人只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被人们熟知和了解。所以说我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孟祥留

2016.11.17

感悟钱钟书篇二:读钱钟书《吃饭》有感

读钱钟书《吃饭》有感

钱钟书先生的这篇随笔(也可称散文),读后感觉余味无穷。吃饭,是每个人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又是最麻烦的事。但在钱钟书先生笔下,竟然会引发出那么多的知识和故事来,吃饭 是政治家的装点,吃饭与音乐的关系、吃饭与赏花游山的关系等等、吃饭中大有学问,吃饭中有万般气象,吃饭中有高深哲理。作者如同与你拉家常,就那么慢条斯理地细细道来,诸多人生哲理在作者的叙述中向读者自然随意地展示出来。

钱钟书先生是大学问家,他的这篇《吃饭》,决无华丽的词藻,像是不经意中信口说出来一样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篇短文,具有那么多的知识含,足见作者的 博学多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题目是讲《吃饭》,但你细细品味,这的确实又不是纯粹讲吃饭的一篇普通作品,钱钟书讲的是人生、哲学、政治,讲的是历史、是艺术,是怎么做人的道理。我想,没有文章大家的睿智,没有广搏的哲学社 会学知识,是绝对写不出如此自然流畅而信息量丰富的文学的。

鲁迅先生论及文章写作,曾有一句名言,叫做:去粉饰,勿作做,少卖弄。如果用这段话来评价钱钟书先生的《吃饭》,我以为再合适不过了。全文不用修饰之语, 少华丽之辞,即使引用柏拉图等先哲们的故事或典故,也绝无生拉硬扯吊书袋的造作,而是自然贴切,恰到好处。

平淡的生活中含有丰富的哲理,而要把丰富的哲理讲述得平淡率真,让人潜移默化地接收那些内函丰富的道理,需要讲究方法。

像我们这平淡的人生却有着平淡的想不到的收获,不要少看了吃饭这两个字,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我们生活的一切必须从这开始。

感悟钱钟书篇三:《一代才子钱钟书》读后感

由大师的成长看教育

——读《一代才子钱钟书》有感

钱钟书,郑朝宗称之为“300年一遇的天才”。对大文豪立传,想必很多人有这心也没这胆,因此可供选择的书屈指可数。之所以选择本书,看中汤晏先生与钱钟书20多年的交情自是不用言喻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书作者系美纽约大学的史学博士始终坚持“力求历史的真实”“不敢强不知以为知”(杨绛语)的原则。读史之人,其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态度有其独到之处,汤晏先生运用自己扎实的文学和历史功底,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严谨立论,言必有注,既有自己真实的想法,又忠实地遵照事实,容不得半点含糊。

以时间地点为线,跟随这位史学家,我第一次走近了钱的世界。 钱之所以成为名震文坛的大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育。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教育是生存的基础,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阶梯,即使是从未有文明的低能动物,也必须学习着如何去生存。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人与人的成长路程的区别,而教育者更是充当着引导者指路人的身份。

书中,作为引路人对钱的(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感悟钱钟书)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有两个人:其一破格录取钱的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另一个重要人物是他的父亲钱基博。虽然对钱来说,童年的启蒙教师是他的慈祥的伯父钱基成,但正真将他引上正途的却是同钱不怎么亲近的父亲。

虽说和儿子“不甚亲近”,但是这种亲近并不是指父亲不重视他,而是指一种教育方式。父亲是一个传统严谨却又保守的学士,他几乎不会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和赞许流于表面。如同大多数传统家族的长辈一样,对孩子要求严厉,从小要求其继承家学,熟读四书五经,通古史文言。他父亲在钱钟书教育方面所花的心血远远要超过他人。为了教子,打骂是常事,在他父亲看来,打是有用的。他念的中学、大学及国外的高等学府全是一流的。因此,我们也就不难发现钱钟书深厚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大半是他父亲鞭策出来的。

虽然现在我们都不提倡打骂孩子,但是钱基博的例子告诉了我们,孩子幼年时期的鞭策和教导是必须的。只不过现代的教育更提倡以正确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孩子给予引导。

正确有效的方式比如适当的称赞或激励,回到钱氏父子的身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答案。待钱钟书将要上大学时期,著文章的功夫已经大大见长。杨绛有过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一次他代父亲为乡下某大户作一篇墓志铭。那天午饭后,钟书的姆妈听见他父亲对他母亲称赞那篇文章,快活得按捺不住,立即去通风报信:‘阿大啊,爹爹称赞你呢!说你文章做得好!’钟书是第一次听到父亲的称赞,也和

姆妈一样高兴”。不仅如此,在钱钟书读大一时,钱基博还曾嘱托儿子为钱穆撰写《国学概论》的序文。钱穆同是饱读古书的文学大家。可见在父亲心中,他已经清楚地知道钟书的文言功底青出于蓝,为此他尽可能地寻找机会训练和展示儿子的才华。渐渐地,钟书已经不再挨打,而是成为父亲得意的宠儿了。

也许对钱钟书来说,父亲是他人生中第一位导师。导师,我的理解是发掘并引导学生走上正途,对其仕途有所启发和影响的人。一个人一生中的老师或许可以有很多,但是真正称得上是导师的又有几个呢。更何况这个人从小就给钱钟书附上了这样一种书卷气质,人称“痴气”。

除了学识上的教育,老钱在生活上对孩子的管教也是颇为严格的,他要求自己的女儿不许用舶来品化妆,不准儿子穿西装。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到位了,儒雅气质才会由内而外地凸显出来。这告诉我们,品德教育在孩子幼年时是不可缺失的。现今的家庭教育,往往是童年缺乏父母管教和陪伴的孩子更容易误入歧途。常常听电视上播放的一个公益广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适合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必然要素。

本书花了整整一个章节来叙述钟书父亲钱基博的育儿往事。其用意很明显在于向读者们传达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大才子不是靠天所赐,而是经历了儿时的勤勉苦读,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对书的痴迷再有贵人器重所得。一个人的成才,就像做一道菜,除了料好,还要有精湛厨艺,恰到好处的食材配比,配料的运用,火候掌控??做罢还要有人懂得吃这道菜,懂得品味,方才叫美味。

说“才”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就像教育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往夸张了说,教育是一辈子,是几代人,甚至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千秋大业。作为民族振兴的基石,唯有一步步垒起来,基石才会稳,承载得起偌大的一个国家。

相关热词搜索:感悟 钱钟书 钱钟书作品 钱钟书和林徽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