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感悟

发布时间:2017-02-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修身感悟篇一:修身养性的几点感悟

修身养性的几点感悟

一、修身养性必须有所附丽

言宜慢,心宜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唯物辩证法相对宗教更难于掌握,学习一点宗教,有助于掌握唯物辩证法。

没有具体的人生目标,所有的修身养性都是空谈。

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自信心。

孔颜乐处,在诚、仁、理、心。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三、小惩而大戒。屦校灭趾,无咎。何校灭耳,凶。 年轻时犯错,还有机会改过;年老就来不及了。

四、三无畏:无知者无畏;群体无意识者无畏;知是非者无畏。

独立自主非常重要,惜乎,未能早日醒悟,乃至蹉跎了岁月,流失了机遇。

五、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真知必然来自实践,功德随业绩而积累。走正路才能修得正果,虽实力所未迨,亦无悔。

浩然之气

第一,不动心,志气所致;第二,知言,见识所致;第三,仁义礼智,人性所致。

人是动物,动物皆有心,恻隐之心乃生而有之。人是群居动物,群居必有规矩,群居必有礼仪,羞恶之心、辞让之心由是而成,取决后天,可以教化,因此孟母三迁。是非之心则须经历练,发乎心、存乎意、习乃成,为四端之中,最为不易者。知是非而成浩然之气。 注:

1、孟子:《孟子.尽心上》

(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八)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九)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孔颜乐处:《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周敦颐:乐在“诚”中;程颢:乐在“仁”中;程颐、朱熹,乐在“理”中;王守仁:乐在“心”中。

3、毛泽东:《七绝·咏蛙》(1909年秋)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明.张璁:独蹲池边似虎形, 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吾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

4、毛泽东:《七绝·录西乡隆盛诗赠父亲》(1910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西乡隆盛原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5、《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噬嗑卦:一爻,屦校灭趾,无咎。六爻,何校灭耳,凶。

5、《韩非子·显学第五十》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故明君务力。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

6、《孟子·公孙丑上》

第二章: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 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让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 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敢问夫子之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 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有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 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修身感悟篇二:修身课心得

修身课心得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李崇贤老师在黑板上郑重的写下这句话后,我们烟台一中富有特色的修身课便在我们这批高一新生的面前拉开了帷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为了培养我们的责任意识,提高精神境界,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修身课应运而生。

身心合——构建和谐社会之本。 我国古人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身体支撑心灵,以心灵支配身体,追求崇高,正义,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君子”。一个人的心灵,由五种精神支撑:义、礼、智、信、仁。所谓义,就是要公平正义,勇担责任,修炼德性;所谓礼,即遵守规则、秩序,谦让,尊重,追求和谐;智即要求我们明辨是非,追求真理;信则是对我们“内诚于己,外信于人”的要求,最后“内求善良,外尽职守”则是对于 “仁”的精要诠释。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追求崇高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认识到了,我们这一代所肩负着的推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

珍惜青春,立德,立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本节课,我们在李崇贤老师的引导下重新体会了惜时的重要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了解到志气推动人们产生的高位内驱力的力量。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与信仰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个人的追求都是对自己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与践行。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凭借着这种自我的心理暗示,人们才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昂扬的意志,立下崇高的志向,并用行动去践行,去领悟。

我们是炎黄子孙。 “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推动中国社会迈向文明的英雄。我们所利用的物品,所使用的文字,所赖以生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凝结着我们祖先的伟大的智慧结晶。学习这一课,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为了让我们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修身感悟)自豪。

伟大的民族精神——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黄金般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支撑中华民族走过悠悠五千年的精神力量。那一切的追求与进取,正是推动我们这个民族进步的永恒动力,中国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排除万难走到了今天,走过了战火,走过了侵略,走过了灾难,因为这种民族精神,被欺压的中华民族现在仍可以登上世界之巅。

学习修身课加强了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加强了我们的爱国情感与自豪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对我们思想品德与学习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学年的课程已结束,然而在修身课上领悟到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将会影响我的一生,成为一笔珍贵的财富。

2011级7班 刘陈

修身感悟篇三:文明修身之感悟

文明修身之感悟篇之一 文明修身,我想,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名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将来的最有力的后备力量,都应该把这四个字,落到实处。

文明修身在我们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学校的这项活动中,三天的文明修身让我们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之苦更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曾经有类似“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不良习惯,从而在这项工程之后得到改观。

现在学校进行的文明修身活动把一种劳动最光荣的精神,融入进去。如清理校园,像这样的文明修身活动,看似平凡但却非凡,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劳动,同时却也是一个渠道,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劳动价值、共建文明的一种渠道。一校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时,我想,这也可以发展成为我们大学生的“内省”活动,因为经历了文明修身,我们更能体察每一个清扫工的辛苦;更能体会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独具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更具有积极的环保意识和坚定的责任意识。 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修身养性强调心灵感受的质量,以达到心中理想的自我形象塑造,没有一个不善于修身养性的人是思想者。”所以,我想文明修身,上升到一个哲学高度来说的话,它实际上是一次“修身养性”的活动。现代社会的人们的心里,多了许多“浮躁”的心理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我们更应该借此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心灵多一份平静,多一份安宁,努力做一名德才兼备,

内外兼修的合格青年。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做到文明言行,文明修身!

相关热词搜索:修身 感悟 文明修身感悟 修身感悟文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