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感悟

发布时间:2017-02-0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论语人生感悟篇一:感悟人生 快乐生活 论语心得体会

感悟人生 快乐生活——学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 2010-02-27 19:16:12 阅读45 评论1字号:大中小 订阅

感悟人生 快乐生活

——学于丹《论语》心得体会

曹庄小学 张延伦

《论语》心得、《感恩》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两本好书。《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

家学说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

一、学为先

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实行素质教育。我想结合我们实际工作应该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及 “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新形势下就会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其实我们每个人,这一生中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一个过程。学习不仅是指在课本上学,更重要的是生活中的积累。时时“敏而好学”,处处“不耻下问”,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甚多,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了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我们不但要学,还要学以致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他所提倡的是这样一种从容地把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极限的学习方式。工作快20年了,我觉得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也有了不小的收获,从刚工作时和现在的我相比,我觉得还是有很多让我自豪的地方。当然这些与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其中更有一个因素是学习。每次的收获,点滴的改变都会让我感动,也更加激励我,学习给我带来了实惠。我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完成工作的能力及水平我还会一如既

往地努力学习。

二、做为上

《论语》中提到,不在其职,不谋其政,其中就隐含着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是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将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干好。孔子说:一个君子,“欲敏于行而纳于言。”你不必说得太多,而真正赶紧去做。我们的一生无非是从光阴中借来的这么短短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所有的未来你都可以从容地憧憬;所有的过去,你都可以从容地缅怀。敏于行告诉我们一种态度:活在当下,就在今天,就在此刻,把事情做好了。工作是体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载体,当然也只有快乐地工作、将工作视为一种乐趣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我始终有个信念:无论干什么,首先要做好自己,做个效率也会越来越低,创新意识无存,如果走上这种恶性循环,我想我们被时代淘汰的日子也就近了。所以我觉得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是重要的一步,但在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中寻找快乐是更重要的一步。

现在是各乡镇、市直学校贯彻落实 杜军河局长工作会议精神和义务教育新条例,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员,与同志们凝聚力量将工作干对干好是我的责任。个人认为也只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迅速、更正确、更专注,调动自己智力,把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这样才能使自己有更多机会锻炼成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绝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做到的,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每当我们工作有成绩时我们会自豪,但也有时会有不如意让我们沮丧。工作意味着责任,岗位意味着任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好每一项工作;培养健康

快乐的生活情趣,平凡中体现不平凡,我想我们就是最优秀的,我优秀我快乐。

三、和为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我们要努力建设肥城教育事业,为把肥城建设成为世上桃源,建设和谐肥城,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和谐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谐的环境会让我们快乐工作,更能让我们充满激情,调动潜能。《论语》中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这也就够了。一个人生命中有自信、有从容,有一种宽和,多体会他人的不容易,就可以做得到仁者爱人。可见,读透了论语,感悟了人生。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内心的安宁,快乐就会常伴我们左右。在学校里,在教师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我们要学会与领导、同事、学生和谐相处,用一颗仁爱之心去看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你会发现,你原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会发现自己时时刻刻爱并

被爱着,我们的周围处处是鲜花、蓝天、白云。

生命就在我们手中。感悟人生,快乐生活。

论语人生感悟篇二:论语中的人生

文章

古人有凭借半部论语而知天下者,现如今我们虽不用治天下,但修身养性还是用得着的,所以说论语不论古代还是今天,都是我们生活必备的一本良书。而现在我来给大家,从这本论语中来感悟人生,理解人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予君子乎。

1、学后复习,快乐也已

学习学习,就是要学之后复习,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后复习,难道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相信大家很有感受,在学习期间,每当我们写完作业,父母中会问我们:复习了吗?赶紧去。每当这时,本身喜悦的心情骤然间落到了低谷。但是孔子不会那么认为,他会把复习当成一种快乐,以一种快乐的心情来做这件事。

2、把学习当成快乐

相信大家心里都十分厌烦学习,因为大家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我想如果大家把学习当成自己一个应该做的事,一个对自己有用的事,从而对学习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不去把他当成一种自己生活的负担。那样的话,你一定会认为学习十分有趣,就会以一种快乐的想法来进行学习。你的学习也会轴向一个向上的轨迹,这是你学习好的一个好的方法。

3、是金子总会发光

或许大家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别人对你的才华与能力视而不见,不会重用你。那你改怎没办?是去气愤的辱骂,从而失去信心;还是不去计较,永远相信自己。

我个人希望的还是第二种,因为那样你的才华才能终于表现出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是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应该做到的一点。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讨好乖巧

所谓的巧言令色,就是我们常说的:“言语虚伪乖巧,容貌谄媚巴结,鲜矣仁则是这种人很少仁德。

从巧言令色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便是用虚假的语言与外貌,来讨得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以此来得到别人的喜欢。这种人逢人便说好话,拨弄是非,这种人一定要远离。

2、以实力服人

先前我们说了巧言令色得人,有这种人就一定有以实力来得到别人尊重与好的看法。

孔子一直提倡的君子,其中所要具备的就有用实力和能力来博得自己的地位,并不是以那种乖巧的语言来获取地位。真正有实力的君子,不会在他人面前叽叽喳喳,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说话。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 每日反省一下

在你生活了一天,学习了一天后,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但是在你经过这一天的琐事之后,还会记得清楚吗?所以在你睡前或者是另外找个时间,好好的回想与思考一下自己的收获与做的事情,这样你一定会有所进步。也就是:“如果你不说出自己一天的进步,就不要睡觉。”

2、 反省什么

你的一天,肯定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还要学习许许多多的东。在做完一件事,如果你腾不出时间来思考,所以在那晚上反省自身时,你就可以想一想这一件事情我该不该做?当时我是怎样处理的?处理的效果怎样?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真是这样做的话,难你处理事情的能意会逐步提升,你也会从中学到许多,这样以后做事就会做得十全十美了。

3、帮助他人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好多的朋友,在与朋友交往之中,朋友一定会有事情来恳求你帮忙。所以,你为了不是友情与朋友,不免会义不容辞的答应。但是在你帮助他人的同时你有没有思考过:帮助他人,有没有尽心尽力,有没有想法设法?

帮助朋友,如果是自己容易做的事情,便要尽心尽力的来做,这样才可以得到朋友的认可,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舒畅。相反,如果朋友交给你一个很难做的事情,在你答应之前,你的朋友会知道事情的难度。一旦你答应,你虽不能做到尽心尽力,但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做这件事。我想,这样你的朋友会看到你的用心良苦。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百善孝为先

“孝”这个字,相信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因为,这个字在家庭是要求你做到。然而,这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很难。

“孝”究竟如何才能来做到哪?正如孔子所说的,在家里要孝,孝敬父母。父母是生你养你的人,所以古人具有了对父母的孝敬。在父母死后,你就要在父母的墓前,不洗澡不理发不刮胡子,呆上三年。

2、做人的基础

所谓的做人的基础,就是你作为一个人,本质就该做到的事情或品德。其中包括:诚实守信,对人亲近。这些是一个人必须要做到的。而这则论语中,孔子心中所要具备这些跳进的人竟是学生,可见孔子十分的注重教育。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追求虚无

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去攀比吃的多好,穿得多好等。而是对饮食与居住不以为然,只要做好自身的品德。其他的并不是很讲究。

君子的饮食不过分追求风声,君子的居住并不追求安逸。可见,在他们心中,物质与幸福并不是该好与美好,而是要勤劳,是要好学,要谨慎。

2、追求的东西

君子不追求物质,那他心有所属的是什么呢?君子它能成为君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学,他善于去接近那些有道德的人,从而使自己像他学习,正所谓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的德行是其自身所铸就的,他做事情十分谨慎,说话十分小心,也就凭借这种为人的小心谨慎,生活的如鱼得水。论语中还提到了,君子是勤奋的,他可以闻鸡起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干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到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这是他的追求的真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温习的重要

现在我们不懂得去温习原先的,这也正应验了人的本能——喜新厌旧。但是在学习上,也只有温习原来的,真正的把这一阶段掌握了,才能从中发现经验与灵感,然后再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全面,原带着老方式,在拓展出新方式,来学习下一个单元与模块。以此类推,良性循环便不断开拓新方法,到了最后,你所掌握的就比别人多的多。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只读书不思考

这则论语非成了两个方面来描述了读书与思考的换位。读书了不去思考,你只是理解了表面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但是其中的一些语句你仅仅读了,但是读的时候你都会感到奇怪,但是你不思考,其中的知识不会明白慢慢的你就会就会感到单调与乏味,从而对学习感到厌烦,就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不会再前进了。

2、之思考不读

如果只去思考但是不去读书,你没有所开拓的问题与思想,你思考完这些后,便从不会再有新的知识来源,不读书就是对自己的一个限制,而你空白的去思考最终就会一无所成。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不要滥竽充数

可能许多人都有经历,当老师讲

论语人生感悟

完一道题,便会问会了吗?肯定有许多同学会说:“会了。”必然也有同学不会,但是他看到那么多同学都说会了,便不好意思,就只好不懂装懂,随波逐流地说会。

2、诚实为真知

做任何事都要遵循着一个道理,用实话把他表述并做出来,不能把它用谎言来充数,这样你做着一件事情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还不如不做。学习更是如此,学习了这个知识,用实话来明白就算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而用谎言表达则会永远不明白。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真理是什么

真理,每个人都从听过,我相信每个人都想得到。在此,我想大家透露一下我的理解,孔子所谓的真理,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仁”,仁者爱人。这里所指的真理,也是四书五经等名著,还有就是“仁”的思想,准确的说就是作为一个君子所要做的。

2、朝闻道,夕死可矣

有许许多多人,在自己要死时心中充满的是绝望与恐惧,他们不回去再想自己的出路与人生的目标——寻找真理。如果在你失去自由之时,你首先应当继续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你可以想一想,在不同的情境下,你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领悟出不同的道理,那样你收获的更多。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虚心求教

在学习中,一定有人会比你厉害,不论哪一点,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遇到比你厉害的认识,就要虚心向他求教,让他传授你本领,这样就取长补短,达到了“见贤思齐焉”的效果,向他人看齐。

2、反省自身

反省同样重要,不仅要从自己身上找例子 ,可以从他人身上来寻找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从不同的几个角度来反省,从而可以做得更好。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 考察一个人的观点

“字如其人”“不可以貌取人”??都是古人用经验总结出来的,考察一个、理解一个人的规则。那么孔子的规则是什么那?

首先听他的言行,然后再看他的行动与行为,这样可以看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子贡问曰:“孔文字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管你的家长或老师都曾给你说过不会的题要多问,并且能够将举一反三,把知识用一种有趣的方法记下来,从而实现了敏而好学,即机敏学习聪明的意思,好学故是多问多做。

孔子提倡的另外一个“问”,是向比自己年纪小的人问。就比如孔子向年仅7岁的项槖请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知之者、好之者

可以看出孔子这则论语是一种递进的关系,“知之者”仅是对某种事物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获取其的途径或是死记硬背,或是慢慢记住,总而言之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没有对知识的兴趣。而好之者则是把汲取知识,了解事物,明白事理当做探索发现的物品,所以好知者就要比知之者多一种对知识的认识,更多的知识。

2、乐知者

乐知者相对其他人,成功就在于他不会对知识产生厌烦,不会仅仅探索知识。他是会把知识当做生活的朋友,把获取知识,当做与它玩耍,把其当做一种乐趣来看待。他就会比别人更能体会其中的乐趣,更能把知识了解透彻。

论语人生感悟篇三:论语论文 经典中的人生智慧感受

我读《论语》——经典中的人生智慧

论语乃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作,其中简洁且精炼的句子,蕴含着治国治民、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方面的人生大智慧。我就论语中第一章学而里的第八小节谈谈我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此的解读如是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先说说第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 “重”字由“壬”和“里”构成。“壬”意为掌握并肩任,“里”意为居里、故里,可以理解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存在的本质。可见“重”所表现的就是肩负着的人类重大的道德使命,如果看成动词的话,也是君子对自身所具备的道德品质的重视。即使是一个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如果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珍贵价值不加重视,那么他在社会生活中就不可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获得应有的影响力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本句话,我非常同意钱穆先生的解读,能肩负起人类道德品质的人必然是厚重的、稳重的。人不厚重,则失威严,就不为人所敬重,就很难树立威信。君子的威严出自哪里,就是平时的庄重稳重。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英雄无言,平色生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英雄不用说过多的言语,他的威严是靠平日里的庄重的脸色,稳重的行为展现。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威严的气质,能让人不自觉地尊重敬重他。

从古到今,对“学则不固”的理解有很多种。有一种说法说“固”是指“坚固”,另一种认为是“蔽”的意思。在《论语注疏》中,孔安国注:“固,蔽也。一曰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人们应当学习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明须敦重也。”而有的人认为,此句里面应有一个逗点,即“学,则不固。”那么意思就是:从事于学,则不会有“固”的弊病。因为“固”在《论语》里面几乎全是负面的意思。例如孔子四绝中的“毋固”;“固”有鄙陋、无知、顽固、蔽固的意思。还有人却认为这里漏掉了一个“不”字。没有这个“不”字,语言及逻辑结构就不具对称性,加上这个“不”字,其良好的对称性就立即出现了,这是古今中外所有作者写作时努力追求的美。(《发现论语》)

在我看来,可以先从字形入手来解读。首先,这个“固”字,是由一个“口”与一个“古”组成,许慎注曰: “四塞者,无罅漏之谓。”固,凡坚牢曰固,又事之已然者曰固,即故之假借字也。从字形入手,当为固字的本义。由此引申,则有“坚固”、“执一不通”、“鄙陋”“本然”“已然”“常然”“固然”“固守”等义。(《康熙字典》)所以,对“固”的解释,“坚固、固守”和“蔽、鄙陋”本是一致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就其积极的意义而言,坚固,不易受侵害。而后者则是就其消极的方面而言,在思想上的固则为固守己见、执一不通。我认为,从知识论角度看,知识的增加无论对个人还是人类总体而言都是无止境的,因此须夯实基础,然后不断地添砖加瓦,所以要讲要“坚固”。而如果把“学”仅仅限定在现有的知识的范围内,则无法体会对生活、生命的更高层次的感悟。而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认识到现有知识的不足、弊病与局限性,懂得变化,懂得发现,懂得延伸,君子必须“无固行”才能“时中”,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与领悟。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处的“无友不如己者”一句成

为千古争辩的焦点。钱穆先生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与不如己者为友,无益有损。”李零持类似观点,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孔夫子主张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怀谨则认为孔子的意思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李泽厚持类似观点。

我不太赞同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并不认为孔子这句话是教我们“莫和不如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你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你不如别人,别人也不与你交朋友,你如何求得进步?社会如何求得进步?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那么这说明,他本人是主张向别人学习的,甚至是某些地方不如自己的人。“无友不如己” 不是叫我们跟所有不如自己的人都不成为朋友,根据儒家的一贯主张,他在此处应该是强调不要和人品很差道德败坏的人成为朋友。联系前文,可以理解成一个人不要经常和那些“道德修为品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甚至成为朋友,如果这样,他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便会一落千丈,自己的威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

南师有反讽:“照这么说,比如司马迁这样的人要和谁成为朋友?大学校长只能跟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院长做朋友,院长只能跟总统做朋友,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 如果一味跟比自己道德水平高的人交往,而比你道德水平高的人想和比他道德水平更高的人做朋友,那你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圣人岂不是寂寞死?

当你抱着接纳和学习的心态面对他人,你会发现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是自己学习的对象。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我们看人要多看看别人的优点,有时也要适当的放过别人的缺点。就比如这个人懦弱游移,但是做事稳妥,三思后行,和自己的感情用事、轻率随意比起来,难道不应该学习这点么?那个人粗鲁专制,但是做事果敢,敢作敢当,和自己凡事不能决断比起来,不也是该看齐的么?就连有时在那些有关黑社会电影中,也能从那些老大身上看到有情有义、荡气回肠的好品质。对待朋友,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能保持一颗谦逊的态度,就一定能在你身边的朋友身上发现一些你所欠缺的值得你学习的宝贵的品质。只有在这样的互相学习中,才能一起收获,一同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 人生感悟 读论语感悟人生600字 于丹论语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