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学教育”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 “互联网+”时代,为贯彻教育现代化工作的发展目标,可以依托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对成人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服务医学学习者的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遵循成人教育特点和规律,结合课程特点,打破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的限制,做到公平教育,利用互联网手段,采取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在线课程、教学APP、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多种教学形式,能够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有助于达成教学效果,培养学习者养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者分析、解决工作中面临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互联网+;生物化学;创新;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a)-0146-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全球普及,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变革,“互联网”迅速成为各行各业追捧的热词,其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均带来深远影响[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6年6月,为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號),确定了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任务中指出,要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要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教学模式[2]。
  医学成人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学习者所接受的教育,是医学教育终身学习的体现。卫生部在1992年颁布了《继续医学教育条例》,使得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更新和拓展,是临床、医技工作者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成人教育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成人教育与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要求,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医学教育”应运而生。
  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相关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医学相关专业教学中起到联系基础与临床教学的纽带桥梁作用,是医学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疾病病因、发病机理、疾病诊断和疾病防治的基础[3]。该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对“互联网+医学教育”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思考。
  1 生物化学在成人教育中的重要性
  生物化学是后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基础课程,是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与各医学课程密切相关,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做研究,研究对象非“实物”,理论知识内容晦涩难懂,代谢反应复杂错综,知识体系专业性强且更新迅速。随着生物学学科迅猛发展,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已经延伸渗透到了医药卫生工作的各个领域,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预防都是通过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来完成和解决的,临床和医技工作者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无法离开生物化学知识的支撑。虽然对于多数医学学习者来说,生物化学不易掌握和理解,学习困难,但又不可轻视[4]。
  2 医学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医学成人教育的受众群体是医学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他们接受的医学教育程度不同,在不同时期的教学内容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年龄跨度较大,理解记忆能力不能与全日制医学教育学生相比。成人教育的学习者多是半工半学,工学存在矛盾,他们面对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学习时间无法保障,这使得学习者对那些与自身工作脱节的知识点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医学成人教育多是依托医学院校办学,采用进修班等形式,几乎照搬全日制教学模式,学习者需要到校参加脱岗培训学习,远程培训较少,教学模式单调,不利于医学成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这种进修班大多是要求学习者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统一培训,学习者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修班的学时较少,教师只能压缩教学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培训的课程多采用大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理论与实践脱节,往往没有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安排的很少。以上问题在医学成人教育中普遍存在,阻碍了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脱离了医学成人教育的初衷,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急需进行改革和调整。
  3 “互联网+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以及在成人教育中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和教材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形式的学习方式供学习者自由选择[5]。“互联网+生物化学”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在教育变革中赢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和教学制度的“四重创新”,这些创新适合应用到医学成人教育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弥补现在的医学成人教育的缺陷。
  “互联网+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缩短了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是靠互联网连接着教与学双方,可以采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网络在线课程(MOOCs、微课和SPOC)、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和QQ交流群、E-mail交流、网络学习APP等模式进行教学(如图1),通过建立的交互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界面。
  3.1 开放性教育
  学习者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学习不受任何局限,只要通过互联网即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学习的媒介不同于必须在教室,教师和学习者面对面的教与学,突破了传统的进修班的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教育教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放共享。
  3.2 公平性教育
  教育的投入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医学教育的不公平,使得教育存在着地域差异。“互联网+生物化学”课程是免费的,只要通过互联网即可进行在线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缩小了教育不公平现象,促进了教育公平的良性发展。
  3.3 个性化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网 成人教育 教学模式 思考 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