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评介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中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系列教材,确实不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利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满溢新世纪气息的精品。我们认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虽无“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名,但也是一部真正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这是因为:
  第一,积极主动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指2001年7月出版的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就困扰中学语文教学的许多聚讼纷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稳妥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是—部精心准备的应急应世的攻关之作、“开路”之作。一位学者在回顾百年语文教育的历程时写道:“空前的成就受到了空前的批评,巨大的进步得到了巨大的嘲笑,辛勤的劳动受到了辛辣的讽刺,千古的奇功变成了千古的难题”,尤其是在世纪之交,现代语文教育更是受到了许多方面的严厉批评,有的学者甚至发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愤激之言。现代语文教育之所以落到这步境地,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就语文学界、语文教育界自身内部而言,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长期以来对语文的内涵和外延,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认识的模糊不清,主张的莫衷一是。比如说对“语文”的理解,就有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字、语言文化诸多之说: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有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知识性、文学性、社会性、实践性、模糊性、审美性、综合性、思想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等说法。又比如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有主体主导说、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等。就是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现象。”面对这些困扰语文学科建设、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教学实践的颇为棘手的“千古难题”和新问题,教材编著者们没有盲目从俗从众,也没有遇着问题绕道走,而是凭着他们扎实的理论素养,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以极大的理论勇气迎难而上,尝试着破解这些难题。
  关于语文、语文学、语文课的定义,教材编者们认为,语文既不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简单相加,也不是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字、语言文化的望文生义,而是“由语言和言语构成的”、“以语言——言语的方式存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80页。以下所标页码均为该书页码)“语文”即语言的运用(言语);语文学是研究“言语”的学科;语文课程教学就是言语教学。“言语”“对于‘语文’、‘语文学’、‘语文课程’来说,更为重要;引入并坚守‘言语’的概念,过去许多纠缠不清的概念可以豁然开朗、迎刃而解。语文课程的目的、内容、性质等诸多重要问题,在‘语言’与‘言语’严格区分的视角下,变得容易判断。”(74页)这在当时人们普遍认同“语文”之“语”即语言的语境中,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意义。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教材认为:语文课程确实具有多个方面、多个层面的多种属性,但不是这些属性的简单罗列和叠加,而应从“实体——属性”和稳定态的角度去把握语文课程的规定性。“如果把语文的工具性定位在语言对言语活动的基础作用,这其实是不错的;因为语言的第一意义的确是一种指称,这种指称本身也的确是客观的。……但‘工具论’无论如何都概括不了语文的全部深刻性:语文远不只是工具。语文是人根据自己的本质规定创造的、构建出来的,所以人文性是语文首要的本质属性”(8~9页)。因此,“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学生的语文生活提供一些工具性支撑,更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获取一种语文生活的智慧和品格。”(34页)
  关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主体主导说在其提出和存在时期,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些提法本身在现代教育思想的烛照下,已显得不合时宜,尤其是在学理上自相矛盾,使人们在实践操作环节无所适从。在教材编著者们看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不仅是一般教学中的‘对话,关系,而且更是各种‘对话’关系的交织,包括着师生对话,师生与言语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与作品中隐含的作者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等等”。(75页)将对话理论引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不但破解了困扰语文学科建设、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教学实践的“千古难题”,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而且对于彰显语文课的人文性,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切实提供工具性的支撑,正确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无疑有着哲学高度的语文教育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它更深刻、更丰富、更积极的意义,在不久的将来定会一一显示出来。
  正是该教材对类似上述难题的破解,使得长期困扰语文学科建设、语文课程建设和影响语文教学实践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关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正确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紧迫题、急难题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打通了困扰语文学科建设、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教学实践的“瓶颈”,因而该教材是一部有探索性的攻关之作。还须指出的是,该教材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和《语文课程标准》逐步实施的新形势下出版的,其所阐明的语文教育的目标和原则、语文教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对于我们贯彻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大的启发性和实践操作的指南功能,因而是一部有鲜明导向性的“开路”之作。
  第二,学术性和适用性的有机结合,使得教材既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南功能。一位学者在分析我国大学教材质量下降的原因时曾深刻指出:“学术性和学术创新是大学教材生命力所在,必须重视大学教材的学术性和学术创新问题”。比较前些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和近几年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同类教材,王尚文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无疑是一部有学术含量的教材。主要体现在:
  一是初步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相对完整的语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教材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是语文和语文是什么(即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这是语文教育一切问题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1页)。以此为基点和轴心,教材对与语文、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语言、言语、语文生活、语文素质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以摆正语文同生活的关系,廓清语文、语文素质的外延与内涵,其目的是给语文教学提供语文学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教材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语文教学的性质、原则进行了重点探讨。纲举目张,在夯实理论基础,对语文、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性质、规律等诸多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之后,紧

相关热词搜索:评介 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 主编 王尚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