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与化解对策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目前高职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六多六少”:即跟风研究多,原创研究少;校本研究多,合作研究少;教学研究多,应用研究少;经验性研究多,理论性研究少;低水平重复研究多,高水平创新研究少;共性复制研究多,特色有效研究少。解决之道在于:一是找到属于高职教育本真应然的原创性科研领域;二是提高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和水平;三是大力提倡合作协同的技术应用研究;四是鼓励开展高品质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高职 教育科研 存在问题 化解对策
  [作者简介]张健(1955- ),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及课程论。(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6-0032-03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截至2013年底,高职院校数量已达到1321所,超过了本科院校的1171所,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也接近本科院校在校生人数的总量。但是,高职教育科研与普通高校教育科研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与“半壁江山”的地位很不相称。可见,数量规模上的增长替代不了内涵式发展,做大不等于做强。徐国庆教授在《职业教育课程论》前言第一句话就提出,“职业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思想贫瘠的领域”。这一总体判断虽然不甚中听,却是一个正确判断。姜大源先生对科研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六多六少”的精辟概括:即似是而非议论多,入木三分哲思少;人云亦云跟风多,自成一家见解少;就事论事解读多,独树一帜分析少;面面俱到概说多,以微知著推论少;坐而论道阐释多,脚踏实地调研少;老生常谈冗文多,言简意赅高见少。
  一、高职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根据上述两位专家指引的方向,笔者对目前高职教育科研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概括出新的“六多六少”问题。
  (一)跟风研究多,原创研究少
  高职教育科研有“跟风”怪癖,一个热点来了,大家就一拥而上,没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定位,不能提出属于高职教育的理论与模型,不能创建高职教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体系。此外,高职教育科研“普教化”的倾向突出。大量的高职教育科研成果是从普通教育领域延伸或迁移而来的,一味简单模仿普通教育的研究,造成高职教育科研的本体价值丧失,没有自己的原创和灵魂。
  (二)校本研究多,合作研究少
  绝大部分高职教育科研还是以学校为主体和本位开展的研究,多为“自说自话”式研究,局限在校园内,缺乏开放性和合作性。高职教育科研还未形成与企业、行业合作研究的联动机制,缺乏与企业、行业间的合作及跨界的协同研究。
  (三)教学研究多,应用研究少
  目前,高职教育科研仍偏重教学领域,习惯于在教师熟悉的教学领域徘徊。这样的研究虽然能促进教学,却人为地自设藩篱,封闭了研究的空间和领地,导致高职教育科研出现视域不宽、视界褊狭等问题,使得原本属于高职教育科研视域的、企业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严重缺失,研究的失衡和“跛脚”现象十分突出。
  (四)经验性研究多,理论性研究少
  由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不高,许多研究还停留在就事论事、经验总结的层面,研究成果的理论水平不高,理论深度不够。这好比从井中汲水,由于我们科研的绳子太短,只能汲得一点浅井中的水,或者说“入浅水者得鱼虾”,不能达及“入深水者得蛟龙”的程度,以至于不能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路径。正如徐国庆教授所言:“经验层面的研究远远超过理论层面的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不高,理论色彩不浓,还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满足于对职业教育现状的简单描述。”
  (五)低水平重复研究多,高水平创新研究少
  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泛滥无度,高水平的创新研究难觅其踪。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例,南宁职院蓝洁博士对2000—2014年中国知网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做过统计,2000年—2006年7年时间内论文总计不到400篇,而2011—2014年年均600篇以上,2014年达到700篇,但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有价值的论文却几近于无,这就说明存在大量的重复研究,真正具有研究价值、创新性的文章很少。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杨进所长在2015年职教科研年度报告综述中指出,2015年根据中国知网统计,职业教育领域共发表论文19208篇,其中,核心论文1741篇,CSSCI只有219篇。可见,高水平的论文十分匮乏。石伟平、唐林伟也在《我国高职教育科研总体水平偏低》一文中指出:“有68%的高职院校在国家级课题的数量上趋近于‘零’。”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高职教育科研的水平和能力还不高,离“高大上”的境界相去甚远,职业教育研究任重而道远。
  (六)共性复制研究多,特色有效研究少
  共性趋同研究是研究的大忌。研究的领域如此宽广,研究的问题如此丰富,我们完全可以开展多角度、多视野的研究,不用扎堆在某些主题的研究上,但不幸的是,时下的高职教育科研工作恰恰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成果似曾相识,很多成果是相互抄袭、复制的产物,缺乏真正有价值的、富有特色的创意研究和独到研究,而且许多研究因缺乏实践指导效用而饱受诟病。
  之所以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观念滞后。如校本研究多,合作研究少,科研者的观念跟不上合作研究、协同发展的步伐,习惯于散兵游勇的单打独斗,缺乏合作协同研究的意识和准备。二是定位偏颇。如教学研究多,应用研究少;共性复制研究多,特色有效研究少;许多科研工作者不能从研究的校本定位和教学定位中摆脱出来,瞄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搞研究,研究的指导性、支撑性、方向性存在错位现象。三是能力不及。如跟风研究多,原创研究少;低水平重复研究多,高水平创新研究少;经验性研究多,理论性研究少;这些都暴露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创新意识、理论功底、思维能力不足等问题。部分科研工作者由于研究意识薄弱,找不到研究的切入点,只能盲从跟风,拾人牙慧;理论功底浅薄,只能迷恋于经验,难以突破经验的陷阱;思维能力不足,不能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末及本的思考和加工,导致逻辑思维混乱,缺乏条理。研究成果如果没有清晰的思维脉络、严谨的逻辑依据,完整的语言秩序,完全是一堆生硬的语言拼凑和机械的字符堆砌,质量自不待言。

相关热词搜索:高职 化解 教育科研 对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