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以教育学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教与学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教师通过“教”来调动学生的“学”,学生通过“学”来落实教师的教。学生“学”的兴趣的浓淡,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高低,以及启而有发还是启而不发,启而少发,启而错发,有赖于教师的“教”与“导”;从教学的最终结局来看,学生能不能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必须取决于本人的积极思维,努力实践和善于创造。“教”与“学”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片面强调其一,必将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教和学都要取得成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双方的积极性应是统一的又须是同步的。因此,教师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才能成功地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是对学生的唤醒和鼓舞。
  
  教师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兴趣、思维和潜能,鼓舞他们追求上进、向往科学、不断创新和积极投入。毋庸置疑,没有学生的学,教师任何形式的教只能是徒劳的。首先,教师要唤醒学生的自信。有些学生不爱学习或在学习上徘徊不前甚至倒退,其原因主要是自信心不强,作为教师要善于洞察每个学生的自信心状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尽可能营造每个学生的自信空间,鼓舞他们上进。一旦学生找到了自信,就可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其次,教师要着力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比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好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弱,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我们已习惯于通过说服或给以某种心理压力来诱发学生的间接兴趣,使其勉励克服往往因教法不当而造成的困难,把学习坚持下去。这样做过于强调间接兴趣对学习的影响,降低了对教师通过教学本身来诱发直接兴趣的要求。学习乐趣的最大来源其实是学习本身,其次是学习效果;有人认为学会了自然愿意学,这仅仅涉及教学的一个方面,只强调这个方面,必然降低对教师诱发直接兴趣要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应下苦功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以能否诱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为第一标准,将会引导教师探讨性质上不同于传统教法的新的教学路子,甚至引起教学面貌的根本改观。再次,教师要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没有好奇心,学习就有困难。”亚里士多德也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由质疑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作为教师必须留心观察学生一个个惊奇渴望的眼神,必须珍惜他们一次次莫名其妙的猜测,要耐心倾听他们一个个争论,帮助学生不断树立新的目标。当学生达到一个个预期目标时,动力与能力就会几倍几十倍地增长。这是一个人不断取得成功的可靠保证。再次,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思维,走向创新。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使其突破常规,挑战传统,如何启迪他们的思维品格,使其敢于尝试敢于发现,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最灿烂的火花,应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著名潜能学家安乐尼•罗宾认为:“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一个人的潜能,一个人就有用不完的能量,一个人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打开每个人的能量宝库,让他们充分、自由地展示自我。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加对学生的期望值,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潜能潜藏在个性之中,教师只要善于发现个性,任何人都能取得成功。
  
  二、教师要有正确的师生观。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赢得学生对教师本人的敬爱,还可以换来他们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教好学生的首要前提。“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好孩子。”(高尔基)。作为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了解“差生”的爱好,他们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困难所在,要承认他们的地位,要主动去接近他们并和他们交朋友,决不可轻视、歧视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帮助他们进步。如此他们就会从心里对老师产生感激和敬爱,会暗暗地拼命往前赶,不好意思掉队。他们一旦有了进步,就应该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就能学好,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其次,教师要严于律己,作出表率,使学生了解老师的宽容,使他们感到温暖。没有感情的教育只能是冷冰冰的,大多数初中学生喜欢迁怒,他们讨厌一位老师,往往就会对他们教的学科也厌倦。这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也就变得讨厌了。因此,作为教师从教学语言到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从课堂板书到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从知识传授到技能训练和习惯培养,从待人接物到生活作风和思想品德,对自己都要严格要求,堪为学生之典范和楷模,从而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三、摒弃轻车驾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以符合学科本身要求,适合学生实际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愉快中枢,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是要有感染力的一门艺术,艺术是以情感人、丰富多彩的,教学也应尽量形式多样。学生的情绪才能经常处于旺盛状态,才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乐于参加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要有强烈的使命感,把教学看做是教育和教养的统一个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自尊心和创造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持热烈、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全方位得以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学 转变观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