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疏通与引导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细致的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疏通与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方针,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正确处理疏通与引导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处理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范畴; 疏通;引导;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6.18??
  任何一个正常人的行动都是受一定的思想支配的,对事物的思想认识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支配其行为的思想一旦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人的思想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运动的。所以,要改变这种业已形成的思想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转化落后、陈腐观念为正确观念,需要教育者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疏导原则就是遵循了人们这种思想发展规律。通过疏导,让大家把自己的思想、意见等表达出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涌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在遵循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通过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使被教育者通晓事物、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主客观原因,抓住真正的病根,对症下药,启发他们自觉纠正错误思想,克服不良行为,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实现转变人的目的。?
  (二)坚持疏导方针,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客观需要?
  毛泽东早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就曾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
  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3]鉴于我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处理由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关系的调整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而引发的种种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至关重要。归根到底就是要我们坚持疏导原则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依靠入耳入脑的疏导,依靠思想交锋和交流,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钝化内部矛盾,防止矛盾的激化。否则,压制民主,行政命令,则会使本来可以缓和的矛盾更加激化,使本来可以解决的思想问题更加复杂化,不但达不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反而会引发新的矛盾。?
  (三)坚持疏导方针符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
  人的思想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转变人的思想、解决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思想问题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对象是极其复杂的人类,针对不同个体思想上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或用行政强制命令的方法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会违背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求的实事求是的客观规律,适得其反。内外因的辨证关系告诉我们,教育者向被教育者输出的一定思想体系和行为规范只有内化于被教育者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有效地作用于客观世界,否则教育者所传输的外部信息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失去其疏导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与工作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排除被教育者的思想障碍,解除他们的思想疙瘩,被教育者就会通过自己的评价和选择来接受教育者输入的思想教育内容,打开思想大门,敞开心扉,从而最终达到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沟通和理解的目的。?
  (四)坚持疏导方针符合马克思主义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唯物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历史上也曾涌现不少肯定和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观点,如“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唐太宗李世民曾以这个道理来教训他的儿子。魏征也常常提醒皇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贞观政要·君道第一》。虽然这些思想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帝王将相的统治而要求慎重对待民众的力量,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今必须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坚持疏导原则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民心连心,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党的总任务和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
  (五)坚持疏导方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文革”期间,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了解也不去了解广大人民真实思想的发展,堵塞了了解人民思想状况、意见、想法的通路,以至于人民言论失去自由,各种意见、言论的提出受到行政压制,无法得到充分表达,思想政治工作陷入盲目甚至严重的“左”倾错误中,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全面深刻总结了过去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克服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犯的“左”的错误,通过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促进了党同各族人民的团结,在统一全党认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继续坚持疏导原则不放松,不断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如何进行及时合理、正确有效的疏导?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情理疏导?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育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被教育者进行情理疏导。“动之以情”是“晓之以理”的感情基础。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才能真正敲开被教育者的心扉,打动他们的心弦,促进其思想的转化,从而为疏导创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良好局面。“晓之以理”是“动之以请”的升华。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千万不能以理压人、以理吓人,更不能摆高架子、讲歪理,那样是不能令人心悦诚服的,且被教育者很难接受教育者的批评、要求和引导。毛泽东说过:“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4]在和平建设时期,由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解决的是人民内部思想认识的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所以我们更要以情感作为信任的纽带,尊重人、体贴人、关心人、团结人,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进行。?
  (二)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进行疏导?
  按照被教育者不同的个性、思想认识、思想发展变化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和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帮助其克服外部困难和内心障碍,循循善诱,使之逐步形成一种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力量——动机,进行有效疏导。叶圣陶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5]这深刻表明从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入手,植根于被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因势利导方式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总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和刺激下进行的,通过教育者的点拨,可以激发被教育者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其顺利获取某种知识或技能,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疏通 思想政治 教育学 范畴 引导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