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能力,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人。本文将从教育学的学科视角对学生自我管理给予解读。
  【关键词】自我管理自我意识 自我教育
  
  一、自我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自我管理的目的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自我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管理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也是自我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自我管理的内涵
  教育学中所提到的自我管理,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群体层面的自主管理,例如班级管理等等;另一种是个体层面的自我管理,它是指在群体内部,学生个体对自己的思想言行、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等各方面的管理。在本文的论述中,我们将着重探讨个体层面的自我管理,即学生自我管理。
  (三)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
  1. 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意识形成的一种,是追求自我价值的表现,也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它包括了对自我品质、才能、智慧和性格特征等全部思想和情感的认识。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在学生思想意识的各个方面,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通过主体自我感知、控制、塑造客体自我,从而实现心理范畴的自我对象化。
  2. 自我体验。所谓自我体验是指人对自身心理内容的一种内省式的把握,是人在将自己作为独立生命个体进行自我审视时所产生的某种深沉情绪或意味。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可能是成功、自信、认可、关怀、赞美甚至是崇拜,但是也有可能是失败、自卑、否定、漠视、批评甚至是挖苦,所以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承认任何可能的失败和打击,同时更要求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审视学生的自我感受,并及时地给学生以关心和指导。
  二、自我管理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在当前的研究中,自我教育是一个经常谈及的话题,它与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都要经过对自我的认识、规划、控制、评价等过程。不过,如同教育和管理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一样,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自我教育侧重于认识的改变,自我管理则侧重于意志的努力。在这些过程中,都渗透着情感的因素,对于人的取舍、坚持等产生影响。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那么管理就是使这种影响从认识变成现实的过程。自我管理是一个人建构自我、立身于世的必备能力,而自我教育可以看做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对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并不需要做太细致的区分。
  苏霍姆林斯基曾专门就自我教育进行了论述,强调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他宣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他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自我教育中,既包含着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的规划,又包含着“自我纪律”“强制自己”等需要对自己进行调节与控制的意志努力,还包含着“在自己良心面前做自我汇报”的自我评价。这些内容,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自己教育自己”,更包含着对自己进行管理的成分。
  冉乃彦更是直接提出,“自我教育是一个由四个环节组成的动态结构。一般的人都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我要求;在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下,不断地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力争达到一定预期效果;然后用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对自己进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形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自我教育循环上升过程。”这一提法更强化了这一过程中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学的色彩,使得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成为互相渗透的一体。
  叶澜在论及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时,也谈到学生“自塑”能力的重要性。她在批判地吸收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遗传环境教育三因素论等众多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二层次三因素”论,其中着重强调的观点就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仅有能力能动地改造、构建外部世界,还有能力能动地改造构建自己内部的精神世界,并控制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能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她指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对未来的追求中,包括鲜明地对自身发展的追求,并根据自己的追求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一步一步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才能和价值目标而奋斗。这种自觉的追求与行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重要的和高度的体现,然而以往却未受到教育者的充分重视和认识。教育者具有强烈的塑造受教育者的意识,却不太意识到受教育者到一定年龄后具有自塑的能力。正是这种人在意识中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的‘自塑’能力,把个体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意识中联结起来,不仅使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强度,而且使自觉意识到的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把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识别、控制、利用环境的能力作为根本性的任务,贯彻到教育的一切阶段和一切活动中去。因为人是可以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现时的发展,更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婧.学生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0(8).
  [2]焦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学校群体活动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2010(5).
  [3]张宝君,孙志林.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新模式探析 [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教育学 理论基础 自我管理 学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