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众化阶段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 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后期阶段,高等教育在此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变革。那么,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本科院校应如何应对这种变革,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呢?本文从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在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 大众化阶段;民族地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18)09-0088-04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2.7%,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划分理论,这就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后期阶段。后大众化阶段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挑战和变革,那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发展好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更快地实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公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做进一步地思考。
  一、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特点
   (一)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高校扩招是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要手段,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1],招生数量持续增长,在校生人数规模庞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在高校比较密集的地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接近或步入普及化阶段。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缩短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未来几年我国将进一步地维持和巩固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
  1.精英教育向劳动者教育的转变
  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们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层次的精英化领袖人才,而在后大众化阶段我们更多地是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这种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变化也就导致了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改变。因此,当下高校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他们终生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生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总之,这个阶段的高等教育更多的应该是从个体的全面发展出发,注重身心、智力、审美、价值观、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和发展。
  2.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同时,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召开的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3],这种转变势必会造成地方普通院校培养目标的改变,让他们从过去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向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多专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单一的专业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跨专业、多专业的教育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在未来,主修一个专业,辅修一个甚至更多个专业将成为各高校中最为普遍的现象。
   (三)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②近几年,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民办高等学校发展迅速,截止2016年12月底,我国共有民办高等学校742所,本专科在校生616.2万人[4],如此大规模的民办高等教育改变了以往以公办高等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进程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广泛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翻转课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方位、多角度、多样式的满足了高等教育受教群体的不同需求。
   (四)提倡个性化教育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综合发展的一种体现,所以,高校要打破以往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统一化、整体化的培养模式,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特性,为受教育者配备专门的授业导师,按照不同的人格、兴趣爱好实施不同的教育,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这也是高水平大学的一种表现。
  二、后大众化阶段民族地区普通本科院校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积极发 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5]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办学条件艰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该地区只有一所省属高等院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该院校从2009年開始面向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民族地区招生。2017年,共招生本专科学生2795名,报道2689人,报到率达到96.2%以上,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0897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8%。多年来,学院为甘南藏区培养了大批“下得去、靠得住”的人才,甘南地区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毕业于该学院,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在民族地区的重要性。因此,地方普通民族院校应该按照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特点,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发挥民族特色,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政治可靠、扎根基层、业务适切”的实用型人才,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教育资金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大众化 少数民族地区 几点思考 公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