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3—2006年沪深A股市场公司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指标与当期企业价值正相关或负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维度与当期企业价值负相关或不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值及其一阶滞后值与当期企业价值负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值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长期的U形相关关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价值;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1-0098-07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orporation value on corporation society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CHEN Xu-jiang
  (School of Account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ed the parallel data of the sample including A-share corporations during 2003-2006 from the stock market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then drew several conclusions after using the cross-section weight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there i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diographic effect factors of corporation society responsibility and current corporation value, there is a negative or absenc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rincipal dimensionalities of corporation society responsibility and current corporation value, and there is a nega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tegration or the first rank lag integration of corporation society responsibility and current corporation value, and it is a “U”shape long-term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tegration of corporation society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ion value.
  Key words:corporation society responsibility; corporation valu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在我国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在四川抗震救灾中不少企业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但在奶品行业又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不少奶品生产经营企业严重违背了社会责任。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什么会履行或违背社会责任?是否因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引导着企业的行为?这些问题亟待探索,笔者以企业价值度量财务绩效,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结论,目前有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三种结论。负相关论者认为,高额的社会责任投入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这些额外成本是因慈善捐献、推行社区发展计划、保护环境等行动发生的,这将使企业相对于那些未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处于经济劣势(Vance S. C[1],1975)。正相关论者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生的成本与收益相比是很小的,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会化解劳资矛盾、鼓舞员工士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声誉、改善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些都将最终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Spicer B. H[2],1978)。不相关论者认为,尽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是高昂的,但通常被由此节约的其他成本(如经济成本)所抵消,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不相关(Aupperle K, Carroll A, Hatfield I[3],1985 )。Ullmann(1985)认为造成上述研究结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采用的计量方法和研究方法不同[4]。
  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计量企业社会责任:声誉评价法和内容分析法。声誉评价法是让具备专业知识和熟悉企业情况的参与者从多个维度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其优点是能够使评价者对不同企业的评价标准保持一致,但不同评价者对同一企业的评价结果差异可能很大。最具代表性的声誉评价法是由Moskowitz(1975)提出的,他根据对样本企业进行多年问卷调查的结果将其社会责任表现分为优秀、良好、最差三个等级,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5]。内容分析法是在全面分析企业公开出版物(主要为年度财务报告)中有关社会责任活动记录的基础上,从性质和数量两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进行评价。该法具有分析程序规范、计算结果客观、分析技术适用于大样本等优点,但也有研究变量的选择易带主观性、披露的内容与实际活动未必相符等缺点。Bowman和Haire(1975)最先采用内容分析法,他们以美国食品加工行业的企业为样本,对年度财务报告中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以文字行数为基础计算企业社会责任指数[6]。
  已有研究采用两种方法计量企业财务绩效:资本市场基础法和会计基础法。资本市场基础法的优势是不受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的影响,能代表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估价,但不能代表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目前以该法计量的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结论尚不一致。Moskowitz(1972)选择了67家公司对其社会责任表现进行了赋值,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水平越高的公司其平均股票回报越高,二者正相关[7]。但Vance(1975)选取Moskowitz(1972)研究样本中的一个子样本,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部分上市公司为对照样本,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水平较高的公司其股票市场表现低于对照样本,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负相关。以上两个研究都未对股票市场回报进行风险调整[1][7]。Alexander和Bucholtz(1978)仍以Moskowitz选取的67家公司为样本,发现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股票市场回报与企业社会责任不相关[8]。会计基础法的可靠性高,但只能反映企业的历史财务业绩,且受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的影响,以该法计量的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得到的结论通常是正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是由Cochran和Wood(1984)进行的,他们在控制了企业资产的持有年限后,发现以会计基础计量法计量的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正相关[9]。考虑到企业财务风险和财务绩效受行业的影响较大,Sturdivant和Ginter(1977)选取Moskowitz(1972)所用的67家公司中的子样本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并按Moskowitz(1972)的方法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优秀、良好和最差三个等级,发现社会责任为“良好”的公司财务绩效最佳,而社会责任为“优秀”的公司财务绩效一般[7][10]。

相关热词搜索:企业 实证 价值 影响 社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