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9-08-21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针对旅游专业毕业生到对口及相关行业就业率较低的现状,着重从高职院校旅游教育查找问题,分析了目前高职旅游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通过高度重视实践、改进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式、确立“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理念、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行“双证书”制等途径探索较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据调查统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在旅游行业从事工作的占总人数的20%~25%,其中大约5%的毕业生在旅行社和酒店从事相应的工作,而其余大多数毕业生流向了其他行业和部门,当教师、做公务员、搞销售的比比皆是。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使在最初选择了旅游行业的,在工作3—5年后,也有很大一批人跳槽或改行。
  据资料显示,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行社和旅游酒店的增加,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以上,而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一方面是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旅游行业人才缺口大,而另一方面是大批的旅游专业毕业生放弃所学专业,转向其他行业。
  为什么旅游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旅游行业之间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中国旅游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中国旅游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应作何努力?这正是我们从事旅游教育的人士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职旅游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1.师资问题
  教师是高校最宝贵的资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旅游教育与其他传统学科教育相比起步晚,发展不成熟,严格意义上讲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很多学校早期的旅游专业教师是由其他学科(地理、历史、人文或其他)转向而来。再后来,旅游专业的教师则大部分是从普通高校引进旅游专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由于高校过分看重学历,导致真正从旅游行业中引进的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教师凤毛麟角,引进的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这样一个渠道。旅游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而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从业经历,实践经验少,知识结构单一,不熟悉旅游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胜任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需求。
  2.教材体系的问题
  目前,旅游专业很多课程的教材体系不成熟,大多是其他学科知识的转接,缺乏自己独立的课程内容体系,例如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等。并且不同课程之间教材内容雷同性强,专业特色不鲜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雷同化、大众化。在课程设置方面,为了让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开设了比较多的课程,结果导致面面俱到却蜻蜓点水,没有一定的深度。由于所学知识宽而散,很难形成科学的专业体系,影响了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
  3.重理论轻实践
  据了解,大部分高校的旅游专业教育仍然按照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偏重基础理论课,忽视、削弱旅游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水平低下。由于大部分任课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模式,没有从业经验,实践操作课一减再减,理论知识就成了纸上谈兵。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努力的方向和今后将从事的事业感觉很迷茫,专业优势不明显,职业竞争力下降。
  4.其他方面
   旅游行业是人员密集、实践性很强的行业,需要的员工比较多。但旅游行业很多岗位属于基层服务性岗位,大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多年的一线的工作经历才可能有机会提升,而大学生毕业后就想到管理或高薪岗位,但是他们距旅游行业需要的高端金领人才(例如:景区规划师、市场营销策划人才、精通一门外语的领队人员等)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旅游行业一线做职员的薪酬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差别也较大,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很多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而转向其他行业。
  
  二、探索较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1.高度重视实践
  旅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旅游专业教育与行业关联性很强。因此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单纯以理论教学为重点,而是要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 重视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课在整个教学的比重。在学生培养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日常的教学思路要与最终的就业挂钩,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职业氛围,搭建职业平台, 为学生的最终就业服务。同时,提倡鼓励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利用“五一”、“十一”黄金周和寒暑假的时间,到与自己的专业结合紧密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改变教师知识结构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期旅游业的专门人才,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进行全面升级。旅游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还要对旅游市场、旅游企业有比较深入透彻的了解。只有具有这样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一方面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例如: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会议或者进修,或参加与行业有关的培训班等。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让专业教师在企业中挂职锻炼、指导实习,熟悉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加强与业界的交流和合作,以专业人士的眼光找出与自己教授课程相关的问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通过这些途径,使得专业教师不仅仅只是一个教书匠,而是成为一个把握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并驾驭专业教学的领航人。
  3.优化课程体系
  高职旅游教育要转变专业教学思路,确立学习、应用、创新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学校要建立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在培养旅游高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应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职业技能课、职业知识课、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课体系。所有课程要根据未来就业岗位所需的专门技能来设置,而不能盲目设置,因人设置,努力实现课程设置与市场发展需求的零距离。
  4.优化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教师教学的方式是否能吸引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据调查,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比较喜欢互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旅游专业的课程教学,教师不妨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或移动课堂实地教学,或案例教学等让学生感受最真切,参与性、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确立“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理念
  走出去,就是让教师、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企业,了解旅游行业发展状况,了解旅游行业发展方向,了解旅游企业运转情况。请进来,就是通过采用各种方式邀请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或优秀员工来校作报告或讲课,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运作,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社会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也可以邀请已毕业的在工作岗位做出成绩的师哥师姐回母校作工作经验汇报,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在校生是最好的激励,能够促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努力方向,坚定从业信念。
  6.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据调查,一些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几乎没有或只有少量相配套的实验室,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需要。实践技能课成了照本宣科的理论课,等学生到旅游企业实习时感到很不适应。建立旅游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在校掌握一些基本的行业技能,增加学生从业的信心和信念。同时校内实训基地,也方便师生提高实训效率,避免老师和学生为一些小小的实训课就要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奔波。

相关热词搜索:探究 大学生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 专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