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的优质烟叶基地是这样建成的

发布时间:2019-08-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曲靖市种植烤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就开始种植土烟。到了1943年,美国烤烟被引入曲靖。曲靖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宜于烤烟生长,使烤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八十年代,曲靖的烤烟种植生产蓬勃发展,全市122个乡(镇)均有烤烟分布,在110万农户中,种植烤烟的占60%,年烤烟收购量高达580多万担,占全省烤烟总量的仍左右,占全国烤烟总量的y10左右,现以成为全国著名的烤烟生产基地。
  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外地烟也不断改进种植和调制技术,其烟叶质量明显提高,加之一些烟厂又进口质优价廉的国外烟(加入WTO后进口数额日趋增大),从而给曲靖的“两烟”带来前所未有的、来自国内外的严重冲击和挑战。
  为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在竞争中求得发展,赢得市场,曲烟人大胆探索实践农工乡(镇)烤烟生产组织形式,促使烟叶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和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因为在产品质量上,除了制作工艺以外,其原料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曲烟人着眼于全国第一大烟区的优势地位,把“第一生产车间”建在田间地头,走”农户、公司、政府”三位一体的烤烟生产组织模式的路子,积极开展“农工乡(镇)”组织形式的试点工作。
  得到曲靖市人民政府批准,1999年首先在四个乡(镇)开展试点,并选派38名科技人员到乡(镇)和村(办)挂职,择优竞聘335名烟农技术辅导员分片分户负责技术指导。同时明确职责,逐级建立经济责任制,对品种结构、移栽节令、施肥质量、栽培管理、科学烘烤,实行了分环节的量化考核,并以资金扶持投入为纽带,先后投入2175万元用于生产技术、等级收购和新型烤房、水浇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农户缺少资金,急需技术的燃眉之急,调动了农户种植烤烟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1999年全市在4个试点乡(镇)实栽烤烟面积11.48万亩,收购烟叶29.13万担,收购总值14421.38万元,上等烟比例达54.5%,上中等烟比例达86.56%,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15%和3.46%,平均价为9.9元千克,比全市高0.42元千克,实现农特税和附加税3172.7万元。
  1999年4个试点乡(镇)取得了成效,2000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在全市14个乡(镇)进行试点,曲烟企业从30多名参加科技副乡(镇)长职务竞争的干部职工中,择优推荐14人到各试点乡(镇)任职,直接参与政府对烤烟生产、收购、调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曲靖市成立了试点领导小组,各级领导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实行目标责任合同制和风险抵押金制,并把各项科技措施落到实处。在具体措施上抓规范化育苗,做到统一苗床、统一溴甲烷熏蒸、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病虫害,实行分户管理,试点乡(镇)全部实行包衣良种。抓连片,连片率达100%,机耕率90%以上,逐年引导烟农向产业化、集约化大生产发展;抓整地和追肥,确保了移栽质量和中耕管理,进而提高移栽和成熟采烤质量;抓新技术推广,开展了漂浮育苗技术、湿润托盘育苗技术、揭苗技术示范推广,做到积极领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示范样板;抓小烤房的新建改造工程,积极推广“三段式”的烘烤工艺,改造后的小烤房普遍节约燃料15%;抓投入和小额信贷工作。在14个乡(镇)共投入经费1724.4万元,极大地减轻了烟农的经济负担。同时改善收购手段,坚持以提高等级合格率为中心,坚持合同、坚持国标,搞好收购。收购前全面改造和推行全封闭密码收购,并对烟农广泛进行40级国标的培训和分级扎把技术培训,对收购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在收购中成立质量监督小组、专卖管理小组、治安巡保小组,他们各司其责,确保了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坚持合同,实行约时定点、干部带队轮流交售制度,同时用强有力的手段严厉打击烟贩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收购环境。通过各种措施的落实,烤烟生产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显著。2000年试点的14个乡(镇)辖179个栽烟村民委员会,收购总值2.29亿元,上等烟比例比全市平均水平高了2.8%,综合等级合格率比全市平均水平提高3.2%。
  通过两年“农工乡(镇)”烤烟组织形式试点,曲烟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在“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合中,工农互相依存,曲烟企业有了高质量的原料,并以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进入市场竞争。烟农的市场观念、质量观念、种烟水平和经济收益都发生了变化。采取”农工乡(镇)”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杜绝了烤烟零星分散种植的现象,充分体现了规模化生产,带动地方和工厂(公司)的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001年,曲烟又制定了实施方案,将充分发挥“农工乡(镇)”试点的自然优势和烤烟生产、收购、调拨管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指导到位、措施落实的优势,结合烤烟生产实际,按照卷烟原料工艺要求,加大科技措施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围绕试点质量目标及其定向的保证措施,建立和完善优质原料的生产、供应体系。2001年,全市14个“农工乡(镇)”在“控量、杜杂、提质、增效”等方面走在全市的前面。14个“农工乡(镇)”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9.58万亩,截止11月5日,收购烟叶52.97万担,优良品种推广率100%,上等烟比例达到49.94%以上。比全市高2.26%实现产值2.78亿元,比去年增加0.48亿元;均价10.52元,均价比大面积增加0.38元。烟农、政府效益比去年有所增加。14个“农工乡(镇)”强化科技,进一步提高科学种烟水平,把低次等烟消化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多生产卷烟工业需要的上中等烟,为改善等级结构,提高有效供给水平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对农工乡(镇)试点和科技副乡(镇)长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以确保质量,使曲靖的烤烟打得出去,争创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4个”农工乡(镇)”不仅成为了曲烟企业的优质烟叶原料基地,促进大面积生产整体水平,还成为曲靖烟叶种植的样板基地,而且成为企业联系政府、烟农的纽带。

相关热词搜索:是这样 烟叶 全国最大 建成 基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