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北漂”生存报告】北漂洋媳妇唱红尘情歌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到东方去,到中国去”已经成为许多欧美职业推介机构的宣传口号。中国,真的是外国人梦开始的地方吗?      4月17日,北京港澳中心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招聘会,来找工作、投简历的是清一色的外国人。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士早已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在一些城市外国人社区也渐成气候。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拥有在华工作许可证的外国人就达到21.7万。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很多国家本国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到中国去”渐渐成为越来越多外国青年的选择。连《时代》周刊都发文鼓励年轻的MBA们到东方寻求发展。
  港澳中心的这场外籍招聘会已经是国家外国专家局自2005年以来举办的第10届招聘会了。参会的用人单位有大专院校、民营机构、外资企业,也不乏由各省外专局领衔的地方政府人才储备机构。招聘的职位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外籍人士在华就业的传统行业――外语教师和文教行业以外,还有软件工程师、设计类工作、化工工程等不同领域的多种职位。
  
  会场上投简历的外籍求职者年龄跨度很大,国籍和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很多人看上去非常年轻,不少还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据《世界博览》记者采访到的几家用人单位介绍,今天他们收到的简历也并非仅限于在京的外籍人士,还有一些身处其他省市的外国人也托在京的朋友为其投递简历。
  外国专家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外籍人士来华就业的人数近几年增长很快,也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外国人就业范围也越来越宽泛。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一些人也愿意到大连、重庆这样经济发展较快的二线城市发展。
  通过外专局招聘会找工作的外国人不过是外籍就业大军的冰山一角。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瞄准外国人的就业网站和猎头公司,为外国人在华就业开通了多样的渠道。也有很多外国人通过自己在华的人脉关系找到工作,或者开店创业。外国人早已不是居住在自己的小社区中、远离当地居民的一个小圈子,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洋上班族”的生存与生活
  
  “我最近比较忙,我太太下个月要生小孩了,”狄澜淡淡地用中文说道,口气平静得不像在宣布如此重大的人生事件。这个不到30岁的法国青年看起来很“靠谱”,与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浪漫不羁的法兰西民族沾不上边。狄澜是在2008年奥运会后加入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大军的,现在他在北京CBD的办公楼里过着井井有条的上班族生活。
  大学毕业后,狄澜进入法国一家旅游咨询公司实习,在实习结束的时候正赶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狄澜如愿以偿地被公司派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奥运会结束之后,他并没有回到法国,而是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在北京求职。
  “我从小就学中文,一直很想来中国,我的职业计划一直都是和中国有关的,”狄澜说,“我在离开原来的法国公司之前就已经找到一家想去的公司了,但是工作半年以后,觉得那里发展不大,又换了现在这个会展公司。我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
  除了工作,狄澜的生活也按部就班进行着。来中国不久之后,他认识了毕业于外语学院的中国妻子,两个人在距离CBD仅仅三站地的地方租到了一套房子。“是我运气好吧,每个月房租才2600元,是个普通民居,但是面积还不算小,设施也很齐全。房东人不错,有时候家具电器坏了,他都给我们换新的。”
  听得出来,小两口对现在的生活颇为满意。毕竟将要添丁进口,准爸爸又开始考虑以后的生活。“我也想要不要搬得远一点,面积大点,最好有个花园。我想过在昌平找房子,虽然远一点但是有地铁。我在巴黎也是住在郊区,每天坐火车去城里上学,一个小时车程我是可以接受的。”和大多数北京的上班族一样,狄澜也不得不去解这道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的换算题。“北京的房价太不正常了!”狄澜像所有中国人一样抱怨道。
  
  “无目的”的美好生活
  
  并不是所有外国人都像狄澜这样带着明确的人生规划来到中国的。
  狄澜告诉《世界博览》记者:“我有很多朋友,你问他要在中国呆多久?要做些什么?他都说不知道,很随意,没有计划。”不少怀着东方梦的外国人来到中国都带着很大的随意性。
  美国女孩玛兰达就这样在中国过着无目的的美好生活。去年大学毕业的玛兰达利用假期时间来中国旅游,“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的街道真是吓了一跳,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美国,即便是旧金山这样的城市也没有这么高的密度。街上永远很热闹,十几块人民币就可以在街边小摊吃到饱,我最爱吃羊肉串。”玛兰达这样形容她对中国的印象。
  一个夏天过去了,玛兰达爱上了中国的热闹喧嚣,退掉了返程机票留在了北京。虽然在玛兰达看来北京的生活成本并不高,但是她依旧需要打工来维持生计。和很多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一样,教英文成了玛兰达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通过学生的口耳相传,玛兰达的家教生意做得挺红火,学生不但有中国人,还有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外国人。除此以外,通过Beijinger的网站,玛兰达还找到过很多短期工。一年的时间里,她做过图片编辑、网站设计、餐厅和俱乐部的服务生,也给一些杂志投稿写文章,还在一家民营公司做过联络员。
  这样不规律的生活引起了玛兰达父母的担忧,他们也曾无数次打电话催促女儿尽快回国,找个“正经”工作。但玛兰达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如果我在美国,我现在一定找到一份朝九晚五的办公室里的工作,很稳定但是也很无聊。我喜欢现在在北京的生活,打工的钱足够我过得很舒适,时间自由,还可以在中国到处旅游。我已经去过很多地方了,泰山、内蒙、武汉……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中国的还有其他国家的,觉得这样活着很精彩。”
  玛兰达一直希望回报给了她精彩生活的中国。“中国唯一不好的就是环境污染,城市里几乎看不见绿色。我是学生物化学的,上学的时候一直在研究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源。我把这种植物带来中国,希望注册个非盈利组织推广这种植物和环保概念,”玛兰达介绍着她的梦想,“但是在中国注册非盈利组织很困难。而且很奇怪,你不要钱推广,反而是没人相信你。我现在在写商业计划书,希望能找到投资,把我的植物做成一个企业。”
  在玛兰达看来,中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美国有很多好点子但是没有资金,中国是资金满天飞,却缺乏好点子。如果可以我会向朋友推荐到中国来创业。”
  
  梦开始的地方
  
  伊泉可以算得上是个名人了。这位来自德国的女性最为中国媒体熟知的,是她的飞车特技表演以及她对环保理念的宣传和支持。虽然曾在德国国家室内自行车队服役10年,但伊泉并不是职业运动员,而是一位粒子加速器研究员,后又转向远程传输领域发展。来中国定居,她的正式身份是德国通讯公司驻亚 太区负责人。
  “那时候我天天飞来飞去,一会东京,一会上海,一会又要回德国,很累。我就和公司申请,让我在负责的区域常驻。”伊泉介绍说。由于当时她的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开展不是很顺利,公司就同意她坐镇北京。
  2004年,伊泉终于如愿搬到了北京,但是忙于亚太区其他地方的生意,伊泉还是躲不开飞来飞去的生活。虽然她在北京的时间不算多,却爱上了北京胡同里浓厚的人情味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这位德国姑娘开始学习中文,现在伊泉已经可以流利地用中文接受采访了。
  2009年,伊泉做了个重大的决定,她离开了高薪水的德国公司,放弃了许多人羡慕的职位,开始了在北京的创业。她在五道营胡同开了一家名为Natooke的组装自行车及杂技用品商店。伊泉在北京有一群爱好自行车的朋友,但她发现在欧美已经很普遍的组装自行车生意,在中国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她从德国进口中国没有的一些自行车零件,开起了自己的自行车行。―直都希望有更多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伊泉,这次终于把生计和兴趣融为一体了。
  “如果是在德国,我肯定不可能开这样一家小店。德国人是很严谨的,都是在大公司找一份稳定工作,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如果我说我要开个自己的店,家人朋友一定会反对,觉得我不现实,”伊泉很珍惜这样一个创业的机会,“在中国就有这样的机会,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只要你找对了市场,就可以开家自己的买卖。”
  蜗居在胡同里的生活很安逸。“我这家店主要是靠网络的宣传,顾客自己就会找上门来。既然我们不需要很大的人流,就没有必要把店开在商业区。商业区全世界都一样,在胡同里才觉得自己在北京。而且这里有很多老北京的居民,每天我们会打招呼、聊天,很有生活的感觉。”伊泉很高兴自己可以越来越多地融入北京人的社区。“世界人”登场?黄浦江两岸的白人员工、798厂区里的拉美艺术家、胡同里酒吧的大鼻子老板,广州街头的非洲商人,形形色色来中国寻梦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渐渐吸引了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关注。
  在今年“两会”期间,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完善外国人就业管理法规体系”的议案;广州市人事与劳动保障局近日宣布将对外籍人士可以从事的行业领域进行规范;外国专家局在采访中也表示正在对当前外国人在华就业趋势进行调研,希望对外国人就业条例的完善有所帮助。
  一些受访的用人企业却发现外国人才虽然越来越多,却不一定符合他们的需求。在4月17日的招聘会上,一些展台人满为患,另一些却乏人问津。河北师范大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可能由于地处国际知名度有限的石家庄市,有意向来他们学校工作的人不多。从收到的简历来看,今年与会的人才素质也不如往年,很多是年轻学生,而他们需要的专业教师却寥寥无几。沈阳外专局的展台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希望招到更多的化21252程人才,但收到的简历却是以语言类人才为主。
  另一厢的山西展台倒是不断有人来面谈。记者采访到的几位有意去山西工作的人,都提到只是短期工作,他们希望看看中国的腹地,体验一下西部的生活。看来对于很多来华工作的外国人来说,到中国来既是为了事业的发展,更是为了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
  据从事外国人才猎头工作的人士表示,一些中国企业在雇佣外籍员工的时候也存在“充门面”的心理,毕竟有个外国员工,企业看起来比较“上档次”。而一些来华工作的外国人,也有高人一等的心态,要求的工资待遇比同等学力背景的中国人要高。
  狄澜说,他最不喜欢一些中国人总是把中国和外国分得很清。好像有一个中国的世界和一个外国的世界。其实大家都是“世界人”。随着中国国际化的加深,政府、用人单位和来华工作的外国人都应该越来越多地抱有一份“世界人”的平淡心态。

相关热词搜索:生存 北漂 报告 “洋北漂”生存报告 聚光灯下的德国洋北漂 一个洋北漂的创意生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