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波,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红色电波 演员表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编者按:“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高悬在夜空,离它越远就越能看清其轮廓。”走在岁月的长河边,人们往往会愿意停下来,悉心聆听,听山谷的回响,听岁月的回音……   2005年,《对外大传播》刊登了《怀念敬爱的母亲王作民》、《我的中国同事――陈休征》、《怀念与希望――送别爱老归来》等文章,读者纷纷来信,表达了他们的感受,认为这些文章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理想的润泽。
  中国有句古语叫“温故而知新”,我们回忆往事并不是用昨天的历史来桎梏今天的思想。为此,我们开办了“历史回廊”栏目,其目的是通过探寻中国新闻路上前人的足迹,为我们今天的外宣事业找到更清晰的路标。在此,本专栏诚邀广大外宣工作者拨冗撰稿或提供线索和信息。
  1944年夏,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有力地支持了盟军在亚太战场的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战,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一些地区已奉命开始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此时,急需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而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仍处于四面被包围、被封锁的状态,一些宣传品很难传播出去,特别是对海外读者的传播就更加困难。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更好地对外介绍我解放区的真实情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和主张,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共中央指示新华社创建对外英文广播。
  
  把电波发到美国西海岸
  
  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的创建工作得到了英国友人林迈可的帮助。林迈可,原名迈克尔?林赛(Michael Lindsay),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1937年12月, 来到抗日烽火中的中国,在燕京大学任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与夫人一起离开北平,不久到达晋察冀根据地,利用自己熟悉无线电技术的优势,为改进根据地无线电通讯工作作出了贡献,与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4年5月17日,林迈可夫妇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欢迎。之后,朱德总司令找他谈话,希望他帮助改进部队通讯工作,并且多关注一下解放区的经济金融情况,为党中央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林迈可提出,当务之急是应冲破新闻封锁,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他说:“只要建一个好的定向天线,是有可能把电波发到美国西海岸的。”几天后,林迈可收到了朱总司令签发的聘书,被聘为八路军总司令部通讯顾问。以后的时间里,他和军委三局的同志们一起,经过多次的研究和试验,进行了发报设备改装和架设天线等工作。两个多月后,由周恩来在1940年从莫斯科带回的最早曾用于新华社口语广播的那部已破损的发射机被修好了,定向美国旧金山的天线也架了起来,这一切为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的开创做好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1944年8月,新华社英文广播部在延安成立,并于8月8日开始试播。9月1日,在经过20多天的试播后,新华社英文文字广播正式开播,呼号为CSR DE XNCR。新华社英文广播部主任由当时的副社长吴文焘兼任,重要稿件送社长博古亲自审定,两位编辑分别是沈建图和陈庶。年底,林迈可被聘为英播部顾问,负责英文改稿。参与新华社英文广播创建工作的同志都是当时延安优秀的外文干部。如吴文焘毕业于北京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宣部负责外文刊物《中国通讯》的编辑工作,从《解放日报》调到新华社任副社长后,对新华社外文译电工作的改进作出了很大贡献;沈建图是新加坡华侨,自幼接受英文教育,曾在香港大学学习,参加革命后曾在山东、太行等地区工作,来英播部工作前为延安交际处翻译;陈庶毕业于香港大学政治经济系,曾任八路军军区学校英文教员、外文刊物《中国通讯》的编辑、新华社翻译科翻译等。
  
  新华社英文广播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
  
  新华社英播部的办公室设在延安清凉山的一个窑洞里,每天一早,英播部的编辑就到这里翻看《解放日报》,把认为适合对外发的新闻圈下来,然后着手编译。下午4时,通信员骑马从军委三局来,把稿子取走,在一两个小时内用莫尔斯电码发出。在英文广播创建初期,每天广播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共合打字纸5~8页,约相当于中文1800~3000字左右。英播部主要编发每日新闻,还出版重要文件的翻译本,如国共谈判的文件、毛泽东的讲演等。
  早期的新华社英文广播虽然信号较弱,传播范围和效果有限,但也在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45年5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期间传来德国投降的消息,英播部的工作更加繁忙了。“七大”闭幕后的一天,博古匆匆忙忙地来到吴文焘的房间,神色看上去有些紧张,他把手中的一张英文报纸递给吴文焘,问:“这是怎么搞的?”吴文焘接过一看,是美国出版的一份报纸,上面刊登了新华社播发的电讯,其中包括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但是,在本应是LIN POCHUR的地方写着TSIN POKU。这样,几个字母之差,就把“林伯渠”错成了“秦博古”(博古又名秦邦宪)。博古有些恼火地说:“我是管新华社的,这让我怎么向中央交代嘛!”吴文焘说:“我们有底稿,能查清楚。”结果发现,新华社播发的名单没有错,显然是对方接收信号不清所致。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华社英文广播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新闻有了一定了解。据来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反映,通过定向天线发出的新闻,在美国西部可以收到,并在当地报纸、刊物上传播。另有消息说,在英国、印度等地,也能收到新华社的英文新闻。
  
  英文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
  有着明显不同
  
  英播部是用英文向海外读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解放区的新闻,因而工作性质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有着明显不同。英文广播工作的创始人之一沈建图,善于在实践中钻研业务,与其他同志一起摸索出英文广播稿应坚持的几条原则,主要内容为:一是从“团结自己,争取朋友,打击敌人”的方针出发,选择最重要的、最有国际意义的新闻编发。二是消息必须绝对准确。对战果的估计(如击败、击溃、歼灭等)、战利品的统计数字,都要十分精确。用字要求比中文消息更为细致,如不能笼统用“歼灭多少”,而用“毙、伤、俘”各多少表述。在具体事实上,编辑稿件时忠实于原稿;在翻译稿件时,要忠实于原文原意。三是力求消息清晰易懂,照顾读者的理解程度。一些特殊名词,如“三三制”等要加以解释。一般城市位置也加以注明,使读者易于了解。
  英播部的外文专家林迈可对新华社英文报道工作也提出了不少建议。抗战胜利后,林迈可于1945年11月离开延安回英国,后定居美国。他在离开延安前曾根据在新华社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给新华社留下书面意见和建议,以后又从美国给总社来信,两次都对新华社报道提出了颇有参考价值的意见。这些意见主要是,各分社发到总社的电讯,常缺乏客观性,过于零碎而片面,不能给人一个关于根据地形势的全面而清晰的图景。例如晋冀豫根据地曾两次报道攻克大名,却毫未提及两次攻克大名之间日军夺取大名的事实,即使报道的事实是很正确的,但看上去仍使人觉得这不过是宣传家有意挑选的有利于自己的事实。林迈可认为,各分社的记者常常误以为自己在为一个会相信他报道中所说的一切事情的读者而写作,而实际上他们是为那些对中国形势不甚了解,甚至抱有怀疑敌视态度的读者而写作,因而报道常常不能适应国外读者。总社于1946年将林迈可的意见分两次通报各分社,并加按语说,林先生有其自己的观点,其大部分意见堪称中肯,甚多切中我们目前工作中若干弊病,足资我们改进工作的借镜。总社要求各分社将林氏意见作为业务研究的参考,加以讨论。
  在英播部及有关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新华社英文广播的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大,为扩大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在海外的影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华社英文广播从延安时期开始,到太行、平山时期得到逐步加强,进入北平时,对外报道已经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并具有一定的规模。1949年9月的一项统计表明,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每天广播3小时,同时用两部发射机分别对美国旧金山和欧洲地区(以布拉格为中心)广播。英文广播部在1949年至1952年间曾先后隶属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和国际新闻局。直至1952年2月,才回到新华社,成为对外新闻编辑部。
  
  (作者为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记者)
  责编:谭 震

相关热词搜索:延安 电波 听到 红色电波,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 让延安声音传向世界 让“延安声音”传向世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