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人们有什么影响?|手机对人们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今年七月不太平。紫金矿业旗下铜矿污水池渗漏污染福建汀江,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造成大连港湾油污染,一南一北两起事件迅速成为今年的重大环境新闻,引发了海内外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上市公司紫金矿业旗下的铜矿7月3日发生污水渗漏,导致汀江水污染,下游部分网箱鱼死亡,而这一信息的最终披露,却是时隔九天后的7月12日。对这一事件,海内外媒体同样关注,一些外媒在采用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后还派记者到现场,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力求向读者讲述事件真相。
  而接踵而来的大连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件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4月份发生在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事件。爆炸引发的大火烧了15个小时才得到控制,至今对海洋的污染带仍在清理过程中。除了境外媒体,绿色和平(Greenpeace)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拍摄了大量图片,被很多海外报纸和网站转载。
  
  人与自然是环境报道永恒的主题
  
  对这两起污染事件的报道,应该说国内外宣媒体很全面地覆盖了当事方和政府部门的言论、行动,以及对当地环境和水质的影响。唯一令人遗憾的是,从整体上看,报道的人文色彩还有待加强。令世人瞩目的污染事件,究竟对人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每一个读者心中的疑问,也是新闻报道需要解答的问题。 诚然,不少媒体还是充分关注了事件对人们的影响,这一点在紫金矿业的污染事件报道中更为明显。不少媒体对事件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了不少当地居民,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再加上公司和政府两方面的声音,就比较客观平衡地为读者还原了部分事件真相。
  从这些报道中我们了解到,紫金矿业引发的汀江水污染早在五六月份就已露出端倪。汀江6月初就已出现大量死鱼,在高考前夕,位于下游的上杭县所有高级中学都收到了当地教育局发出的一则临时紧急通知:参加高考的学生不要随意吃鱼。新华社的英文报道中也很好地引用了当地居民的引语“汀江河水开始呈现泛蓝色,网箱养殖的鱼大量死亡,村民们都很害怕”、“毒死鱼的水,对人怎么可能安全呢?”对大连新港事件的报道,这样直观的报道却少了很多,在百度上搜索到的相关稿件,也多是各方面“积极应对溢油污染事故”、“中石油称油污海面水质明显好转”这样具有鲜明官方色彩的内容。国内媒体的报道皆如此,难怪海外媒体会竞相转载绿色和平的图片。不妨没想一下,我们的读者当中,有些海外华人老家就在大连或者福建,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亲人就居住在事发现场附近,还有的读者是到过这些地方旅游并怀有美好记忆的外国人,他们希望从我们提供的新闻中看到什么?他们打电话问候亲人和朋友时会问什么问题呢?他们当然想知道现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上杭县和周围的居民怎么解决饮用水问题呢?有没有抢购矿泉水?有没有商家借机哄抬市价?有没有人,特别是儿童因为继续饮用自来水而生病?养殖户的损失怎么赔偿?紫金矿业作为上市公司,这一事件导致其股价大跌,对市场造成了哪些不稳定因素?股民对此怎么看? 大连新港事件也一样――大连一贯以环境优美宜居著称,这一事件对当地人造成了哪些影响?海滩浴场有没有关闭,市民和游客对下海游泳和吃海鲜有没有顾虑?事件对当地旅游业、养殖业等从业者分别造成了什么影响?
  紫金矿业污染门事件公开后的第三天,香港《大公报》就发表了题为《农村环保竞争再响》的文章,开门见山地点出污染事件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受紫金矿业泄漏毒水之害,闽西汀江两岸的民众近日如惊弓之鸟,不吃汀江水养的鱼、不喝引自汀江的自来水。”作者还称汀江“这条美丽如飘带缠绕在闽西秀美土地上的‘客家母亲河’,一夜之间彷佛被人嫌弃了”。文章援引官方数据称,农村污染已占全国污染的三分之一。除化肥、农药、生活垃圾、养殖业等污染外,开山辟水、大量往农村转移的粗放型工厂产生的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致命打击。而作为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农村的污染最终殃及城市。《西雅图时报》7月20日播发了一篇题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导致宠物被抛弃》的文章,援引路易斯安那州一家动物救助机构提供的数据称原油泄漏让相当一部分人不再有金钱和精力养宠物。报道称该机构6月份共收养了288只遭主人遗弃的宠物,而5月份的数字仅为60只。人与自然是环境报道永回的主题,这样一篇短小精悍却具有很强新闻性和可读性的稿件不失为环境事件报道中的亮点。
  
  记住对外,淡化宣传
  
  对于环境问题的对外报道,特别是上述两例负面新闻的报道,应该如何把握基调,报到什么程度,可能困扰着一些记者和主管宣传工作的官员。对海外读者报道“家丑”时究竟应该和盘托出还是有所保留,这个困惑很大程度上来自两个概念的混淆――即对外报道和“外宣”。
  长期以来,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工作被很多人定性为是“外宣”,这个观点,从树立中国国际形象、增强传播能力建设的高度说没有错,但是单纯从狭义的新闻报道方面讲,还是需要探讨的。 在社会开放和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通常是藏不住的,即使记者未做及时报道,公众也会爆料,网民会在网上进行多媒体直播,而外媒凭借其灵敏的触角必然会很快掌握信息并跟进报道。与其遮遮掩掩,让外界猜测和炒作,远不如自己掌握主动。和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一样,污染门这样看似很负面的新闻,也完全可以通过充分深入的调查剖析和客观平衡的报道,向海外读者展示真实的中国,通过直面问题向外界展示中国政府和民众环保意识增强的大主题。
  毋庸置疑,海外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会损害全球的环境――多家外电在报道中国最近的两起环境污染事件时都有意加入了国际能源署新近关于“中国超过美国跃居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的内容。由此不难看出,在环境问题的对外报道方面,我们还亟待做出大量澄清性报道,争夺国际话语权。在这个问题上,官方表态固然重要,而对于民间声音和行动的报道,有时也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城市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很多都把低碳环保的理念引进了课堂。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笔者当时还在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就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废弃的牙膏盒、牛奶箱做成玩具公交车和地铁,这样的教育深入人心,孩子后来一直抵制私家车和空调,他的朴素理论是“冰川会融化,北极熊就没有家了”。类似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一定有很多,在对外报道中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正面案例。
  实际上在环境问题的对外报道上,有不少正面的案例值得记者编辑去发掘。在哥本哈根峰会召开前夕,《经济学人》曾对北京太阳官热电厂――这个被高档住宅环绕的低能耗电厂――做过很正面的深度报道。报道中除了对这个中美合资项目的溢美之词,还客观地讲述了中国面临“要绿色还是要富裕”的两难选择。太阳宫热电厂无疑代表了一种降低能耗的新趋势,是一个值得正面宣传的案例,但是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参观这个发电厂之前,国内媒体对此鲜有报道。至今关于这一项目的报道也很少能与《经济学人》的报道媲美。
  在媒体为了满足“外宣”的需要,四处搜寻正面报道案例时,不妨把眼界放低些,或许就在我们的社区,就在某个废品站,就有些小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在为地球环境的改善尽自己的一份力。
  中国的环境也是《卫报》“亚洲环境报道”首席记者乔纳森?沃兹长期关注的问题。沃兹在最近出版的新书《当10亿中国人蹦起来》中特别关注到,中国的一些废品回收店处理来自国外的垃圾,满沟的垃圾正威胁着当地人的健康,而在一些中国小镇,妇女和儿童剥离电路板等洋垃圾,把自己置身于化学毒素的“鸡尾酒”中。外国记者尚且能看到,中国的环境问题并不只是中国自身的问题,更何况常年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我们?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是否充分关注了新闻事件中的人,常常要自问:“这对人们有什么影响”(Howdoesit affectpeople)?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编辑)
  责编:谭 震

相关热词搜索:有什么 这对 影响 这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手机对人们的影响 网络对人们的影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