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两会”的对外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同全国“两会”相比,国外媒体对中国地方“两会”的关注度一直相对较低,使其难以像全国“两会”那样引人瞩目。我们不妨以美国全国性报纸对各州议会新闻的报道作参照,结合国内外宣媒体的报道实践,通过对比研究,探索拓展地方“两会”的对外报道空间,虽然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存在根本差别,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还是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些相通之处。
  由于时间仓促,本文仅尝试通过对中美新闻报道实践的粗线条对比,分享关于国内地方“两会”对外传播的一点思考。
  
  以小见大 一叶知秋
  
  由于美国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发表的《国情咨文》强调了扩大就业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并由此引出共和与民主两党议员对如何控制政府开支与削减赤字的分歧。而早在《国情咨文》发布之前,伊利诺伊州议会就于1月13日通过上调所得税66%的法案,加利福尼亚州也于22日宣布进入财政紧急状态。这两则消息均引发《纽约时报》的关注,主要是由于不少州政府的财政收入已急剧下降,又赶上联邦额外拨款结束,如何填补预算缺口已成为各州议会讨论的热点话题。
  同样,在中国今年的地方“两会”上,一个比较突出的热点就是重庆宣布将率先启动房产税试点。1月8日,在重庆“两会”上,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庆计划在今年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一旦该报告被人大批准,重庆将成为中国首个启动房产税的城市,这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对外部在报告发布当天即播发消息,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言简意赅,迅速被美国《华尔街日报》、香港《南华早报》、香港英文《虎报》转载。由于重庆市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并未涉及房产税试点的具体细节,编辑部立刻组织分社记者跟进,在两天内即发出英文深度分析《新华视点:中国将试水房地产税为楼市降温》,一方面通过采访政府权威部门了解试点方案是否已被批准,何时执行;另一方面了解可能的税收安排,税收收入的主要用途,普通群众的反响,并请行业分析师和地产企业剖析此举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稿件再度被《华尔街日报》转载,赢得了报道的先机。
  由此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地方政府采取的标志性或突破性经济调控措施都是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重要反映,而关键就是要站在全国的背景下,抓住最具新闻性的政策动态,及时做出分析。略有不同的是,美国媒体在报道地方议会的辩论和决策时,总是会突出共和与民主两党的力量对比、派系斗争;而中国地方“两会”上的硬新闻多来自代表委员们对政府部门工作报告的审议以及会议间隙由各政府部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比如,在今年北京“两会”上,水务部门的发言人就提出将采取史上最严格的节水制度,仿效节能减排的做法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约束性指标,由于北京是水利部今年在全国选定的7个省直辖市试点之一,这一举措在探索缓解中国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新华社对外英文稿件播出后被《中国日报》香港版、《环球时报》等媒体转载。
  
  主题提炼 议题设置
  
  地方立法是一项常态性工作,当很多议题在不同地区同时出现时,它很可能反应出一种趋势,但又常常因为缺乏一个比较鲜明的新闻事件而容易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人需要密切监控各地的立法进程,通过提炼主题来加强议题设置。
  《纽约时报》1月21日播发的一篇题为《美国各地立法人员寻求限制人工堕胎》的报道,详细解读了佛罗里达、堪萨斯、印第安纳、爱荷华、奥克拉荷马等州议会在保守的共和党实力大增后,试图通过更苛刻的法案禁止在孕龄超过20周的情况下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引发的争论。文章不仅解读了州议会内部反对和支持堕胎的力量对比,而且采访了立场对立的相关非政府组织,剖析了新一波限制堕胎立法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包括保守派州长的数量上升,财政赤字问题的严峻形势等。另一篇题为《州议员关注电子产品对行人的安全威胁》的报道追踪了弗吉尼亚、加利福尼亚和阿肯萨斯州部分议员提出限制人们在行走中使用iPod、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议案。该议案认为美国交通事故增多的一个元凶就是信息产品对行人的电子干扰。由于受到普通民众的反对,一些议员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考虑撤销自己的议案。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篇报道的共性是可读性强,契合民众的日常生活,能够比较鲜明地看到不同立场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因此报道内容鲜活,颇具冲突性。但是假使文章的作者没有发现的眼光,也没能对其他地区的同类议案进行梳理,那么这些话题又很容易被忽略。
  反观国内地方“两会”报道,对争议性话题的挖掘其实还有很大空间,我们面临的主要局限可能还在于报道思路。当前,我们的报道更像是一个板起面孔说话的长者,缺乏贴近人心、可读性强且有趣味的故事。其实,在新闻性和事件性不强的情况下,可读性和趣味性刚好是打动读者的有力途径。在实际操作中,虽然有一些代表议案或委员提案比较有意思,但最后的成稿往往对代表委员的观点浅尝辄止,没有形成交锋和深度分析,更很少尝试与场外相关利益群体的互动,这样的稿件在对外播发时就会显得比较单薄,很难吸引外国读者的眼球。应该看到,地方“两会”其实和全国“两会”一样,也是一个意见交锋的场所,它提供了思考和决策的空间,问题的关键在于好的故事并不是有闻必录,更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议室里。比如,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浙江人大代表呼吁禁止在公共媒体投放无痛人流广告,以免使青少年受众误以为无痛人流轻松无害;深圳代表委员建议借鉴香港经验发放教育券,变补贴幼儿园为补贴家长,通过家长持券的自由选择来促进幼儿园的良性竞争。这些话题虽然不大,但若能够围绕相关利益方深入展开,那么海外读者将有机会了解中国政治生态中比较鲜活的故事。
  要向海外读者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不能指望利用一两篇高屋建瓴的精品力作来向海外读者广而告之,而是需要从对地方“两会”每年一次的集中性报道转向对地方人大立法的常态性关注,不断挖掘有新意、有意思的中国故事。中国当前的改革正在由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推进,地方人大立法的重心也正在从经济立法和管理型立法向社会立法和服务型立法倾斜,我们的报道应该更多关注社会民生领域,通过扎实深入的采访,包括通过追踪网民对代表委员“雷人”语录的点评,进行更积极主动的议题设置。我们需要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融入每条稿件,用大量事实和立法实践将中国公众的参与以及立法中体现的公平效率向海外读者反复呈现。此外,我们还有必要更多关注与地方法律法规相关的听证会议,财政拨款和预算执行的公开与透明、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地方和中央之间的协调与统筹,这些话题虽然不易驾驭,但也不可简单回避。
  
  责编
  吴奇志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两会 对外 中国地方“两会”的对外传播 中国地方两会对外开放 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