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慈善观]佛教慈善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佛教并没有一个与“慈善”直接对应的概念,但有一个类似的核心概念。就是慈悲。慈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悲则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悲相连,包含了人生所需要的“与乐”和“拔苦”两个向度。
  
  一
  
  慈悲是佛教基本教义,被称为是佛道的门户,诸佛的心念,万善的基本,众德的伏藏。被看作是获得最终觉悟的途径,是智慧之母,是一切功德的基础。
  按照佛教的说法,慈悲能够对治“三毒”(即危害众生脱离苦海的三种根本因素)之一的“嗔”。所谓“嗔”,就是对违背自己意愿的东西生起憎恶之情,这种憎恶会干扰心灵的平静安详,最终成为解脱的障碍。所以,慈悲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使对象得到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以提升。
  佛教将慈悲分为三种:一是生缘慈悲,“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这是世俗慈善中的最高境界,但在佛教中仅是“小悲”。二是法缘慈悲,即开悟诸法、明了“无我”的佛教真理后升起的慈悲,这是“中悲”。三是无缘慈悲,即从“无分别心”而生起的绝对平等的慈悲,这是佛独具的“大悲”。
  为什么有这样的分类呢?按照佛教的理解,是众生的苦痛引发了我们的慈悲心。从而使我们想要消除他们的痛苦(悲),或者是使他们得到快乐(慈)。这时,我们的慈悲心有各自独立的现实对象,局限在某一个或者巢一类人与事上。尽管佛教赞同“生绿慈悲”,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状态之中,就必然带有自我的目的性,无法超越功利性目的。而众生之所以总是在轮回之中,就是因为对自我的执著,产生烦恼而造业。
  后两种慈悲,是对第一种的深化。“法绿慈悲”是在觉悟众生“无我”的真理之后。生起慈悲心;而最高深的“无缘慈悲”,则是完全了解到一切如幻如化,并没有真实的众生与法而生起慈悲心。这时,般若(智慧)与慈悲二者合而为一,即“同体大悲”,这是佛教理想中的慈悲。
  由此可见,佛教慈善的根本精神是平等、无差别、无心(即完全不求回报)的慈苦。它是一种提升心灵的方法。通过慈善活动,可以消除自己对世界的憎恶、不平。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平静、升华,而这是佛教解脱的关键之一。它必须与智慧相结合,即“悲智一如”、“慈智平等”。在智慧指导下的慈善,才是真正的慈善。由于佛教智慧的关键就是“无我”,所以,慈善应该是“无我”的。只有这样,才会超越功利性的心态。对慈善对象来说,必须是平等、无差别慈善,不能从自我立场或利益出发。而且,动机不同,会形成意义完全不同的慈善行为。
  
  二
  
  佛教有很多关于慈善具体实践的思想,其中之一是“修福田”。
  福田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能够生起福德之田。只要撒播布施、供养的种子,就能结福德的果实。修福田的目的是为解脱成佛积累功德。
  佛教中一般好福田分为三种:佛、佛弟子、修行者等必受尊敬者,称为“敬田”;父母及师长等必受报恩者。称为“恩田”;受怜悯之贫者、病者等,称为“悲田”。总称为“三福田”。
  表面上看来,第三类福田的价值取向,与公益事业密切相关,似乎最能代表我们平常所说的慈善。但是按照佛教义理,这三类福田都应该归入到慈善之中。它们包含着佛教慈善观的特殊含义。
  因为行善应该考虑到效率的最大化,所谓的“敬田”,实际上是对最能解救众生痛苦的人进行的慈善活动。比如说,慈善不仅仅是简单地对贫苦人群进行救助,更应该对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变贫苦人群生活的项目进行资助。很多时候,资助一项脱贫计划,比简单地向贫困人群发放食品。对于慈善物的利用效率更高。
  所谓的“恩田”,其实是对慈善的一种提升。因为慈善应该包含“感恩”和“同情”两个内涵,后者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前者是对自己的一种悦纳。进行慈善活动的人,如果没有感恩心理,很难产生真正的同情。而会演变为一种变质的怜悯和施舍。对于受施者,这是不公平的;对于施者,这会损害自己的心灵。
  而“悲田”,大致与现在的公益事业相同。佛教列出了“七福田”,即:“兴立佛图、僧房、堂阁;园果浴池,树木清凉;常施医药,疗救众病;作牢坚船,济渡人民;安设桥梁,过渡赢弱;近道作井,渴乏得饮;造作圊厕,施便利处。”它们中,第一种尽管带有宗教意味,但从世俗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做文化事业。后面的六种福田则都属于现在所说的慈善事业。至于救济穷人等等,更是佛经中经常要求的。
  佛教将福田如此分类,并非不注重“悲田”。例如《像法决疑经》中说:“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将悲田建立,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毕竟众生需要的是一种直接的救助,但是佛教对三种福田的提出,是希望理性、完满地进行慈善事业。
  
  三
  
  佛教关于慈善的具体实践的思想,还有一个是“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慑己惠人曰之为施。在佛教中。布施是最重要的实践方法。大乘佛教的菩萨行中的“六度”(即六种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度到涅?究竟的彼岸的方法)中,布施排在第一。
  布施的具体内容,佛教中有不同的表述,有二施、三施、七施、八施、十施、三十七施等多种说法。布施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财布施,就是用物质财富救济贫穷的人;二是法布施,指以正确的道理指导人生。佛教认为,法布施的功德最大,因为它对别人的帮助最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用正确的道理去指导人生,才能使人生真正免除痛苦。
  佛家把布施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因为布施可以治三毒之一的“贪”。在佛教看来,资财是无常的,最终都会离散,贪(包括吝啬)只会增长自己的烦恼。应当把资财看作暂存在自己这里而已,随时慷慨地给予他人,这样既利益了别人,也减少了自己的烦恼,而且积累的功德,感得以后别人帮助自己。另外。布施是扩展慈悲心的重要方式。
  布施特别强调动机。如果布施的动机不纯。例如为了得到好名声或者回报,那实质就是“乞讨”――乞讨某种功德。布施也不能有骄慢心、攀比心。这些对于心灵的提升都是没有意义的。
  佛教要求在布施中“三轮体空”,即:施者(行善者)是空,受施者(接受者)是空,所施物(慈善物品)也是空。这是建立在“空”的智慧基础之上的。在这个时候,没有施者的自得,甚至连“慈善”这个念头都不存在于意识之中:在对待接受者时,将他们视为平等。没有差别,没有对受施者的远近亲疏之分,完全是用“无差别”的态度来进行慈善;对待所施之物,也不会吝惜。这样就在整个慈善的行动中,根本扬弃了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的分别。
  慈善的前提是完美的心灵:只有拥有完美的心灵(智慧),才会有正确的慈善。
  慈善的结果是互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但不要为了帮助自己而去帮助别人。

相关热词搜索:佛教 慈善 佛教的慈善观 中华佛教慈善协会 佛教与公益慈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