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横式结构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浅谈电视新闻主持人气息控制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 横式结构      电视新闻评论采用横式结构是指作品的整体结构围绕着中心论点多侧面展开,各分论点之间呈现并列关系。这种结构能多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使人对中心论点有个全貌性的认识。作品显得纵横开阖,气势较为宏大。以往,横式结构在纸媒的社论中运用较多,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淮安电视台在近几年的新闻评比中,屡获江苏省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一等奖、二等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等。今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变味的中心村》更是喜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些评论节目,在主体结构方面大多采用了横式结构,有力地增强了节目的厚重感,提升了节目的竞争力。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电视新闻评论运用横式结构,关键在于对中心论点进行细化,使中心论点分解成多个不同方面,形成互为补充关系;在论据的使用方面,电视新闻评论由于其传播特性的规范,要求所使用的论据,也即所针对评论的新闻事实必须具有具体感性的特征,而不能仅仅针对现象性新闻事实进行评论(当然,谈话类评论节目可以针对一些现象性问题发表评论,暂不在此讨论之列,本文所指的评论为具有部分专题特征的电视新闻评论)。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评论必须有典型事例的支撑。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关于基本采访方法介绍中谈到:在数学上,要组成一个面至少要有3点。在新闻学上,也很类似。不过这3点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在认识上有独立支撑意义的3点。这一点对电视新闻评论分论点的形成也不例外,它要求在电视新闻评论中运用横式结构必须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分论点,并且每个分论点都应该有典型事例的支撑。
  2005年,在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背景下,针对淮安一些地方农民利益还没有得到真正保障的问题,我们采制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农民受损谁之过?》。作品缘事立论,从三个不同的事例得出三个分论点。一是楚州区马甸镇尔堡村曹庄组有60多亩良田和60多亩河堤拾边地已经抛荒七年,群众七年上访没有结果。作品由此事得出分论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相关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不作为”;第二个事例为我市部分农户因为使用一种叫“虫病无影”的假农药,导致忙碌了一季的小麦颗粒无收、血本无归。作品由此分析,孤立地看,这次灾难是有关部门市场督察不力导致假药坑农,但是深入到事件背后就会发现,问题不是这么偶然。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有380万农业人口,但是,农业执法队伍仅有52人,执法装备也极差。并且,假冒伪劣农资事件频频发生,与政府相关部门各自为政也有关系,由此,作品得出分论点,坑农事件的背后,是部分执法部门的“难作为”;第三个事例为,2005年8月,法院的一纸判决让淮阴区王营镇果林村15户村民尝到了败诉的滋味,因为拖欠贷款,王营镇资产经营中心将他们告上法庭,15户村民成为“政绩工程”牺牲品。由此事例,作品得出分论点,部分坑农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地方政府部门的“乱作为”。在此三个分论点的基础上,作品提炼出中心论点,即我们的政府各级部门应当实实在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认真履行自己职责?怎样真正维护农民的利益?作品《农民受损谁之过?》也获得了2005年江苏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等奖。
  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在电视新闻评论中运用横式结构,还可以有效解决事例的典型性不足的问题,避免题材的浪费。对于舆论监督题材来讲,尤其是这样。因为舆论监督题材的线索,大部分来自群众的举报。就单个经举报得来的事例而言,一般很难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像上篇作品《农民受损谁之过?》中,单个事例典型性都不是非常深刻,但是,经过结合其它事例,作品使用横式结构,形成不同的分论点,在此基础上再提炼出中心论点,则可以有效挖掘题材的潜力,使题材形成合力,增强评论的力量。
  那么,如何在电视新闻评论中运用好横式结构呢?
  创新思维是一切新闻评论的核心问题。新闻评论就是要言人所未言,言人所未及,让别人的盲点成为你的视点,让你的观点在正确性方面、深刻性方面、新鲜性方面超过别人,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包括多种,有求异思维、换元思维、比较思维等等。笔者以为,在电视新闻评论中运用好横式结构,记者尤其应该着重在分解思维方法和整合思维方法方面多下些功夫。
  
  一、记者需要具备分解思维方法
  
  分解思维就是将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方面,将一个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从不同的方面、部分去着眼、考虑问题。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复杂事理的思考,易于对事理的把握。将这种方法用于电视新闻评论,则无论对论点的提炼,还是论据的运用以及论证方法的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05年,在盱眙十三香龙虾以举办中国龙虾节为契机,借助扬子晚报平台享誉大江南北的背景下,我们针对淮安有一大批顶着“国字号”、“省字号”、乃至荣获世界大奖桂冠的名优特产处境艰难的问题,采制了一篇评论《淮安特产难出淮安》。对于淮安特产问题,记者关注已久。淮安作为农业大市,有一大批地方名优特产,诸如钦工肉圆、文楼汤包、涟水鸡糕、老侯野鸭等,但这些农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规模偏小、品种单一、宣传缺位、投入较少等方面的问题。在采访之前,记者先将地方名优特产存在的问题分解为规格包装问题、营销方式问题、恶性竞争问题等方面,也即初步形成分论点,然后寻找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采访,再根据采访得来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为三个分论点,即规格太大不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恶性竞争导致企业积累难;叫卖式的营销弱化了产品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又提炼出中心论点:企业要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要在规范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上下功夫;只有双方形成合力,土特产才能迈向产业化。实践证明,将问题分解后,记者的采访方向更为明确,采访效率更高,而评论在此基础上制作得也十分顺利。最终,《淮安特产难出淮安》获得2005年江苏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二等奖。
  
  二、记者需要具备整合思维方法
  
  整合思维方法就是归纳思维方法,归纳就是求同,从即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概括出一般原理、原则和观点,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一种思维活动。运用归纳求同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从事实材料中找到一般本质或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评论的中心思想。2007年10月,我市不少地方村民向记者反映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一些乡镇采取的做法走了调、离了谱、变了味,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中心村的信心。针对村民们反映的情况,记者详细做了了解,采访了典型事例,并就中心村建设问题进行了相关整合。村民们反映的都是中心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各个情况不同。在详细辨别同类题材具体差异的基础上,记者提炼出了三个分论点,一是一些地方强占良田:中心村建设不合法;二是一些地方暗中倒卖:中心村面积缩了水;三是一些地方配套缺失:中心村成了无人村。由此,作品形成中心论点:建设中心村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希望各级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把中心村建成让老百姓满意的安居工程、民心工程。记者通过运用整合思维形成的作品《变味的中心村》获得了今年的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当然,提倡在电视新闻评论中运用横式结构,也不意味着就回避了其它结构的运用。一般来说作品都采用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相结合方法,例如上面的几篇作品都是这样,在主体方面使用横式结构,在具体事例开凿方面则采用纵式结构,这样作品显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在思维方法方面,也往往是多种思维方法相结合,而不单单是一种思维方法的使用。也只有这样,电视新闻评论才可以朝着发扬光大的方向前进。■
  (作者单位:淮安电视台)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结构 电视 浅谈横式结构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运用 浅谈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新闻评论学郑州大学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