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应急机制建设_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离不开信息的畅通,而信息的准确是必须的。尤其在当下的“风险社会”,对信息的要求更加严格。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该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贡献,组织内部信息的有效、准确、畅通是一个重要前提。高校面对风险应该怎样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构建和谐校园呢?建立信息应急机制是关键。
  【关键词】风险社会 信息 应急机制
  
  “风险社会”的概念和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的。“9?11”事件之后,风险社会的理论成为西方最热门的理论之一并迅速在世界各国传播。作者认为,自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也就进入了风险社会。社会风险不仅来自于自然灾害,同时还来自于人的决策与选择,①如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要从容应对风险、化解危机,政府需要由原来传统的“常态管理”转向“危机管理”,而建立高效科学的信息传播体系则是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
  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指出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进入“高风险社会”。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以2008年为例,南方雪灾、胶济铁路火车相撞事故、奥运火炬传递受阻、西藏打砸事件、手足口疫以及汶川特大地震,这些“风险”无一不使中国政府和人民处于风口浪尖。应对各种危机,不仅是政府部门和新闻传媒的事,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应当组织科学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以有效化解危急。危机传播,正是整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一系列传播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一种传播活动,也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公众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过程和行为。②
  高校作为一特殊的组织,具有居住相对集中、人口密度大,疏散较为困难等特点,而怎样使信息流通,将损失降低到最低,这是高校也是每一个社会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社会学家韦克认为,所谓的组织说到底是一种传播行为――通过传播信息,从而使组织降低从环境及周围事物中所接收到的信息的不确定性。③本文从“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部分高校大学生表现入手,以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探讨高校建立应急机制的有关问题。
  
  一、信息传播和心理恐慌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和媒体同心协力,在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随后公开透明的报道,有效稳定了民心,维持了社会稳定,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尽管如此,地震报道中因大众传媒的表现引起的恐慌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5月19日当地电视台发布的地震局关于将要发生余震的《公告》。还有5月30日,当地《××晚报》在显要位置转载了一篇某天文学家对余震预测的文章。余震预测的消息传到成都已完全走样,成都和各地级市高校关于余震的各种版本都有,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笔者当时通过手机发短信调查,显示大众传媒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
  
  二、信息引起的恐慌
  
  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接触媒介多样,他们经常是信息的积极搜寻者和信息积极发布者。尤其地震发生之后,四川省各高校的大学生关注地震的热情最高,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关注地震信息,并在最短的时间将有关信息发送给亲人朋友。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种媒介分别是网络(66%)、手机短信(21%)和电话(9%)。
  作为大学生,消息较为灵通,文化程度较高,认识较为理性,怎么会出现恐慌心理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
  1、信息本身的特点
  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中,高校较大的恐慌是由传统媒介引起的,而对网络传言和流言很多同学可以做到理性对待。这说明,尽管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普及率最高的群体,但对他们仍然认为传统媒体的可信度较高。媒介信息本身的特点就是引起大学生恐慌心理的主要因素。
  (1)权威性。在我国,大众传媒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非常时期,大众传媒是大众了解有关情况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公告是由省地震局发出的,省地震局是监视、预测和通报地震信息的专业机构,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2)强制性。公告中,以法律的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广大市民”提出了硬性要求,无疑具有很高的强制性。
  (3)模糊性和脱离语境性。符号学告诉我们,脱离语境的文本是没有意义的。5?12特大地震之后,四川高校的社会语境是,很多同学惊魂未定,大家都在避震的时候讨论和交流余震的信息,基本的学习生活受到很大的干扰,很多学校已经停课。在媒体文本提供预测余震信息脱离具体语境、语焉不详的情况下,就会使得人们对媒介文本的解读出现了偏差,给原本紧张的心理雪上加霜,增加了校园恐慌的气氛。
  2、信息引起的大学生心理的变化
  地震发生时,很多学生正在午睡或刚刚起床,强烈的震撼使学生大受惊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只要出现轻微的晃动,80%左右的学生表现得很紧张。
  “人们对新闻形成的认知模式不仅包括文本中报道的局势还包括传播情景本身。”④在认知和理解新闻的过程中,文本的“互文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理解某一媒介文本时都在有意无意地参考其它的相关文本,使得文本之间相互指涉――互文性,它既在读者的潜意识层面上运作,也在意识层面上运作。⑤学生积极搜索有关地震和余震甚至传言的信息,当他们看到有关余震预测的媒介文本时,他们会有意识地将余震的信息和已有的关于地震的文字、图片相对照。当他们联想到地震惨烈的画面时,就会增加对余震的恐惧,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解读信息的方式。
  
  三、高校建立信息应急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地震中大学生恐慌主要是由信息的不恰当和失控引起的。因此,高校如何在信源和学生之间建立信息的过滤机制就变得很有必要。
  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Westley and MacLean,1976)在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维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它区别以往传播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在传播者A和B之间放置了角色C,它观察、选择、编码来自不同信源的信息X1、X2、X3、X4……Xn,以满足B的信息需求。它随时提供反馈,使得传播顺利进行且富有成效。可见角色C在该传播模式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1、选择能满足B的需要或解决B的问题的信息;2、将它们转换成包含与B共享意义的一些符号形式;3、通过某些渠道或媒介将这些符号传送给B。⑥
  
  当遭遇到突发事件时,高校可以借鉴该模式建立应急机制,以维护正常有序的校园环境。图中A是指各种信息来源,有来自传统媒介的、有来自网络的、人际交往产生的流言甚至谣言等;B是接受信息的广大学生;C是信息的把关者――即高校的信息系统。该系统根据B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信息进行选择、过滤、解读和反馈,进而影响A的传播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传播互动,使传播行为富有成效。
  突发事件中,高校信息应急系统应起到如下作用:
  1、收集和选择信息,全面把握学生动态。高校应保证迅速、及时、全面地搜集有关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网络刊登的信息、人际传播产生的流言以及社会上流传的谣言,以把握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有关信息,这是基础性工作。
  2、验证信息,积极进行思想疏导和辟谣。根据菲斯廷格的认知平衡理论,个体面对同一个信息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结果,以实现自己的心理的平衡和稳定。因此,某些信息是特定条件下恐慌心理的反应,往往是不真实的。而和学生个人相比,学校获取权威信息的优势比较明显,比如,可以以单位的身份和相关职能部门联系以获取真实可靠的消息。2008年5月16日早上,四川各高校有水源受污染的传言,导致抢购矿泉水和纯净水的现象。中午,一些学校和自来水公司取得联系,了解事实后辟谣,混乱局面几小时之后就结束了。
  3、过滤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舆论是一定范围内多数人的集合意识及共同意见,同时,舆论的本质是人们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内心的意见和态度(陈力丹,1999)。群体的意志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处于舆论场中的个体的行为,所以,高校通过选择信息和放大信息进行舆论引导是很重要的。高校应通过公开某些信息、过滤信息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实现自身的管理。
  4、解读信息,引导学生趋利避害。解读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情境式解读和脱离情境式解读,而所有的信息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所以前者才是信息解读的有效方式。比如,同样面对可能发生的余震的消息,震中地区和非震中地区的应该有不同态度,将信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然后确定行动方案是较为恰当的做法。2008年5月28日,四川高校有传言说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性很大。显然,对于处于非震中地区的高校来说,即使发生余震,也不会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所以,校方应安排人们正常工作和学习,不必惊慌。
  5、反馈信息,完善信息传递效果。非常时期不仅要进行信息过滤,还应组织人员搜寻信息效果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采取进一步的信息传递。比如,出现瘟疫传言之后,高校应配合政府部门进行辟谣的信息传递,并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科学、权威信息,进行情境化解读。之后,把过滤后的信息和学生交流,提高他们对谣言的认识,营造科学、健康的舆论环境。紧接着,对信息传递的效果进行积极的搜集和选择,从而开始新一轮的过滤信息。
  
  四、小结
  
  在此次突发事件中,一些高校也进行了适时的信息的疏导和分析工作,但总体看来还不够充分。人类的传播行为很复杂,也很神奇,“每当人类试图理解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和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的时候,它们就变得令人迷惑不解了”⑦。时处风险社会的今天,每个社会组织应有效地传递信息,尽量克服危机。高校应建立一套集收集―选择―验证―过滤―解读―反馈于一身的信息应急机制,以保证信息的正常、健康流通,规避风险,构建和谐校园。■
  
  注释
  ①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②郑保卫、邹晶:《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新闻传播及其策略》,《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期。
  ③Weick,Carl.The Social Psychology Organizing,2nd ed.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9.
  ④托伊恩?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11页。
  ⑤格雷姆?伯顿著,史安斌译:《媒介与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73页。
  ⑥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60页。
  ⑦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3页。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突发事件 应急 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应急机制建设 高校应急预案 太原学院 如何应对校园突发事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