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创优,,要润物细无声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关键词】广播节目 创优 机制   在社会转型、媒体快速变化的当今,与“经营”、“市场”、“竞争”等语汇相比,原本关注度颇高的“创优”――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声音趋弱变小。关于“创优”的学术研讨,远不如“广告推介”、“节目营销”等商业会议那样高密度,那样高调张扬,颇有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传媒的市场竞争,是如何将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乃至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受众的“注意力”在各媒体经营得最大化,以收获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媒的市场竞争成为传播力的竞争。
  传播力产生注意力,注意力造就影响力,影响力产生竞争力。
  如何提升传播力?针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业界对传播的强度、速度、宽度等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同时也认为,提升传播力,创优是推手。
  笔者认为,在提升传播力创造注意力的诸元素中,其核心元素是创优,创作让受众记得住、留下印象的优秀新闻作品,让受众由作品引发对媒体的关注,从而产生注意力。不过,在如今所谓的海量新闻中,这样能引起关注的新闻作品已不多见了。
  合肥人民广播电台正是以创优为抓手,打造注意力,提升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2003年至2008年,合肥电台7件作品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其中2004年有两件作品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另有一件作品获2002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三等奖。一件作品获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2002年、2004年、2005年分别有3件作品被安徽省广播电视协会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作为一家市级城市广播电台,有如此成果来之不易。
  作为市级电台,面对中央台、省台频率资源、频率覆盖的挤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在创优上闯出一条新路,才能创品牌,树形象,提升收听率,扩大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听众,实现创收的最大化。
  
  创优,应当是新闻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创优,首先要强化创优意识,使之融入到记者每一次的采访写作中。
  采访写稿是记者每天的工作。记者每一次采访,首先要把新闻线索,新闻事实放在“创优”的天平上掂掂,看其是否具有潜在创优元素。要形成“创优”的思维惯式。
  创优,每篇必找角度。记者提笔,每一篇新闻写作,立足创优找角度,这里要强调的是创优之角度新、角度刁,绝非一些记者为追求收听率或轰动效应,竭尽所能变换招式,以主观意识片面解说新闻事件,使得新闻事件本身的逻辑力量被淡化甚至被异化。作为地方媒体,创优往往是小切口,却体现社会关注度的热点和难点。
  荣获2007年度中国广播奖三等奖的新闻作品,《大房郢水库工程才过半就要治理污染》,便是源于一次建设单位汇报水库工程建设情况,其中谈及由于选址建污水处理厂,而耽误了工期。记者没有就水库建设进度写新闻,而是以市民喝水为切入口,从水库工程仅过半,就因周边污染要建污水处理厂为依据,揭示有关部门不是立足治本搬迁污染源,而是头疼医头地建设污水处理厂了事这一社会关注的重经济轻环保、漠视饮水安全的热点问题。
  创优,每天必有思考。多思,磨砺记者发散思维。好新闻可遇而不可求,但好的角度却是可求而不可遇。记者在采访写作中以发散思维发现优劣异同,探寻纵深关联,把握方向,追问疑点,努力实现创优。
  创优,每天必有自省。记者的创优,必须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有“创优每一天”的理念,要时时警醒,每天扪心自问:今日之采访写作,可在向着创优方向努力前行。
  面对传播格局的变化和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创优,新闻既要挖深度、讲厚度、重角度,更要抢速度、求广度。多一些原创新闻、首发新闻、独家新闻,多一些体现传媒特质的新闻。
  创优,广播新闻仅速度为王是不够的,还要声音为王。这里的声音是新闻现场、新闻人物,包括自然界的、风声、雨声等音响元素在内的同期声。以不同元素的音响打造广播新闻的感染力,让听众在广播新闻中感知新闻氛围,感受新闻现场,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广播评论中,“声音”对创优尤显重要。如评论《群众利益是评判执政能力的标准》、《交流轮岗是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分获2004年度和2008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两件作品分别以合肥市百条小街巷道路改造和合肥市82个部门1632名公务员交流轮岗为事实依据,在阐述记者观点的论证中,运用大量受访者的同期声,既强化论点的说服力,也以贴近性产生亲和力。
  市级地方媒体实现“创优”,还有定位问题。地方媒体既要盯着脚下这块沃土,也要动脑子创新“三贴近”,将异地新闻通过某种关联与本地区发生关系,使之产生注意力。如,2009年10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一般来说,这样的政务新闻是不抢眼的,然而,省内一家都市报以“安徽老乡袁贵仁接任教育部部长”为题吸引了受众,原因何在?安徽籍的新闻人物因地域之缘而贴近了群众。
  2006年,台湾水果首次进入合肥市场,有关部门组织省市媒体在台湾水果投放市场的当天采访报道。合肥电台参与报道的记者没有找角度,挖深度,只是将这条新闻简单处理为一条动态消息。安徽电台记者则以台湾首任巡抚合肥人士刘铭传为切入口,将台湾水果进入合肥市场放在两岸关系背景下着笔成篇,该新闻获当年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诚如一位业内人士所云:“新闻事实的发生,是一种‘客观’,但如何报道则融入了记者许多主观的新闻理念、专业素养、新闻事实的驾驭水平和能力等。记者会因为对同一新闻素材的不同认识,取舍处理而显高下。”
  新闻采访选择什么,强化什么,如何真实准确完整地还原新闻本质,是媒体记者每天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业,否则,好新闻、有可能创优的新闻,就会擦肩而过。
  社会正值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当成熟的价值理念尚未成型时,新闻传播更应注重、强化新闻品质,让创优发挥引领作用。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媒体上庸俗化、媚俗化的新闻屡见不鲜。灾难、暴力、性犯罪等被放大,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新闻,有着理性视角的深度报道却被忽视。
  究其原因,一些新闻工作者定力不足。心,难以静下来;脚,难以沉下去,手中的那支笔也就无从创优了。相比于创优,来自公安“110”、医院“120”、消防“119”等动态报道或是会议庆典,这类新闻采写往往只是一个程序,可谓一挥而就。一件角度新、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却是费时费力,要数次采访,反复推敲方能成篇。
  其次是一些媒体的创优机制尚未形成。记者日常采访写作新闻,往往限于每月刊发的数量,而这数量又是与工资奖金挂钩的。
  第三,一些所谓的集体采访,受访单位或是程序化地介绍,或是事先精心准备材料,记者无需动脑,“新闻”已然而成。一些部门既想宣传其改革经验、创新成果,却又担心记者“词不达意”,便捉刀代笔准备“通稿”,记者的新闻采写只是打开电脑,点击收件,增删而已。一些深谙此道的人将这类通稿称为“邮件新闻”,不屑地将这些记者成为“邮件记者”。互联网在让地球变成“村落”的同时,也使少数记者与“三贴近”渐行渐远,新闻的影响力滑坡。
  
  创优是创新的实践,也是创新的抓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合肥电台开全省广播之先河,新闻播报由录制播出改为直播。这一创新,将广播的传播时效再次提速。直播,让记者在新闻现场眼睛看、脑子想、口里说着“立即的新闻”、“进行时的新闻”成为可能。这样的新闻实现了受众注意力、媒体影响力的双赢,同时也成为新闻作品获奖的重要元素之一。
  创优,上下同欲者胜。2007年党的十七大闭幕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政治报告以及党的十七大重要文献出版发行后,成为新华书店的热销书。合肥电台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偶然听说这件事,随即电话告知新闻中心负责人,新闻中心负责人又当即找来跑文化的记者谋划采访,商讨切入点,寻找新闻由头。由此线索采写的消息《十七大读本成为畅销书》,在2007年安徽新闻奖评比中获二等奖。
  创优,要有良好的机制。合肥电台创优在安徽广电市级媒体中,在获奖数量、奖项档次上,尤其是安徽新闻奖一等奖,稳居榜首。这是合肥电台以激励机制营造创优氛围,坚持奖励不动摇,坚持重奖不动摇的激励机制所致。
  合肥电台对创优作品实施重奖政策。中国新闻奖奖金一万元,安徽新闻奖一等奖5000元,安徽广播电视一等奖奖3000元,一等奖以下不奖励。
  这种激励机制,驱使记者创优高起点,促使记者创优向着高处登攀。长此以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创优机制使传媒的整体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土壤。唯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传播形态的变革,短短十多年,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已进入直播时代。然而,不久前山东齐鲁电视台率先提出并成功实践的“break”新闻,开全国广播电视 “直播常态化”之先河,有专家评论,这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传播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break”新闻的主要特点是打断式新闻直播,它与常规的节目编排不同,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通常是随着重大事件的发生或进展而突然打断正常节目顺序,对这些事件的最新进展进行现场直播。这种传播模式的推出是中央关于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精神的实践,有助于党和政府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对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又向广电创优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单位:合肥人民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创优 无声 要润物细 创优, 要润物细无声 细物润无声 小雨润物细无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