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传播 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媒介使用 地域文化 拟态环境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理环境与历史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区域,每个文化区域均因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而显现出诸多差异性。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人们也因其独特性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我们将其定义为跨地域文化群体。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对“他文化”的熟悉度,以及在传播“他文化”时所使用的媒介情况是本文题目的之一。在初步了解跨文化传播使用的媒介情况的前提下,本文还试图进一步了解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同媒介的使用对信息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2、研究方法
  本文以现就读于兰州大学的在册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大学的在册研究生按男女比例1:1,年级比例1:1:1进行抽样,通过入户调查收集资料。在样本的后期分析时,采取定量分析法,对资料进行SPSS分析,获得具体数据。
  
  
  二、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
  
  本文选用得到普遍认同的七大风俗文化圈将问卷中涉及的文化圈范围进行了界定。即1、东北风俗文化圈2、游牧风俗文化圈3、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4、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5、青海风俗文化圈6、云贵风俗文化圈7、闽台风俗文化圈①。目的是为了增强调查的效度。
  1、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媒介使用基本情况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五种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②,这五种类型因其独自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构成了不同的传播体系。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不同地域的文化群体在进行跨地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本文化”和“他文化”使用不同的媒介,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进行信息沟通。本研究通过调查受访对象“家乡所在地域”、“本科就读地域”以及“从未去过但很感兴趣的地域”三种文化传播的主、次要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在获取、传递信息时,其使用的媒介具有明显的差异。
  
  在“家乡所在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主要使用途径位居前两位的是“生活环境中的亲身体验”和“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分别占总数的51.5%和43.4%。而“大众媒体资讯”和“互联网”作为大众传播的两种途径,仅占调查总数的3.0%和2.0%。引用传播学中对人内传播的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③可以发现,调查对象获取“家乡文化风俗”这种非常熟悉的信息时多使用人内传播途径,应用的媒介是人体的感官系统等。同时,“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这种人际传播途径也被高频率使用,利用语言、表情、眼神、动作、行为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
  作为生活了四年甚至五年的第二故乡,受访者对求学地的地域的了解,更多地是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使用最多的两种途径分别是“生活环境中的亲身体验”以及“老师和学长的介绍”,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3.5%和23.2%,“与当地同学的交往”以占总数13.1%的比例位居第三。大众资讯与互联网依旧是使用最少的两种媒介。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问题:您从未去过但对当地文化风俗比较了解的地区是哪里?对当地的信息了解渠道是什么?得到如图1的数据: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从未去过的陌生地,受访者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渠道是通过“来自当地的同学朋友”,占总数的29.3%;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媒体的报道”, “热播的影视作品”,占调查总数比率分别为23.2%和19.2%。不难看出,对一种不能“身在其中”的文化的了解,调查对象更倾向于人际传播,大众媒体为次选。而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则很少被应用在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仅占总数的8%)。
  通过对以上三种不同地域文化传播中所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对于身在其中,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本文化”,人们倾向于面对面地,通过人际传播的途径进行信息沟通;而对于比较陌生的,不属于“本文化”所属地域内的,不具备亲身体验条件的“他文化”,人们更多地选择通过大众传播途径获取和传达,也更容易相信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
  另外,在人们传播“他文化”的过程中,是选择传统的大众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除了受到媒介特性、受众的媒介使用能力、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外,性别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此次研究中,我们设置了问题“当您想了解某种自己不熟悉的地域文化时,您更倾向于相信来自大众传媒的信息还是网络的信息”,分析后的数据显示,有54.5%的受访者选择了互联网,45.5%的受访者选择了大众传媒。我们设置零假设为获取陌生信息渠道与性别这两个变量不相关,备选假设为这两个变量相关。通过将两组变量进行交互分析,发现卡方检验系数Chi-Square值小于0.05,应否定零假设,即获取陌生信息的渠道与性别有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是女性更倾向于通过大众传媒获取自己不熟悉的地域文化信息,而男性则多数选择互联网来收集信息。
  2、大众传媒对跨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
  图2是调查对象认为与从未到过西北地区的人谈起西北时出现的固定意象。如图,“干旱贫困”和“沙尘暴”两项分别以85.9%和83.8%的高百分比成为人们印象中西北的标志性符号。而真正作为西北文化标志的“敦煌”、“丝绸之路”、“信天游”则分别以65.7%,51.5%,26.3%的百分比位居第四、第六、第十位。除此之外,“草原”、“黄河流域文明”这些西北文化的符号,仅占构成西北印象的13.1%和12.1%,基本处于被忽略不计的情况。不可否认,西北地区确实存在干旱贫困,沙尘暴频发的现实情况,这属于西北印象的一部分。但是这两点成为整个西北印象的代表性因素,不能不说人们的认识存在着偏差。
  在分析中,我们发现上文中出现的“有偏差”的西北意象的形成,同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密不可分。如图3所示,在产生西北意象的五个选项中,受访者认为西北意象的构成信息多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作用在产生西北意象的五个因素中以67.7%的比例位居第一位。
  上文分析所得结果,或与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的拟态环境有关。李普曼认为,人们的 “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人们对西北的意象是人们脑海中的“主观现实”,也是通过大众传媒这个中介提供的信息形成的“象征性现实”。
  3、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族群认同
  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在其《民族学通论》一书中指出,族群(ethnic group)专用于共处于同一社会体系(国家)中,以起源和文化认同为特征的群体,适用范围主要在一国之内。基于这种观点,来自不同地域的跨地域文化群体也可称作族群。
  在研究中我们设置了问题:“是否更容易对来自同一文化区域的人产生好感”,数据分析结果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60.6%)更容易对与自己来自同一文化区域的人产生好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群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族群认同感;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种跨地域文化群体的族群认同感与群体的居住地有明显的相关性。
  尽管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相似的文化特质是族群认同的要素,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族群间的这种认同感并非完全取决于这些因素。因为“只要任何一方发现维持和建立民族界线于己方有利,哪怕轻微的口音基至细小的举止都可能被用作族群标志”。④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是族群认同强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并不是说文化因素真就有这么大的差别。
  
  三、结语
  
  综合型大学的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民族间的融合,也是地域间的融合,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圈,多样性成为综合性大学文化群体的基本特征,而多样性意味着差异,差异需要交往,交往才可以促进发展。文化冲突是过程,而文化融合则是最终的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研究不同地域文化群体的交往以及跨地域文化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http://baike.省略/view/625754.htm
  ②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④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C].《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期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媒介 文化传播 地域 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