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的意义【新闻专业项目化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在课程中引进项目化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潜能,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影视传媒人才。
  【关键词】影视拍摄与制作 项目化教学 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
  
  “影视拍摄与制作”是高职院校影视传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影视拍摄制作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拍摄、剪辑影视短片。
  一、“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由于缺乏对高职教育自身特点与规律的深入研究,“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了理论不够深入,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最终导致学生就业难,就业后胜任工作难的后果。
  高职学生普遍都存在偏好技能学习的情绪。“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应用性强。而项目化教学恰恰符合“影视拍摄与制作”的课程特性和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具有以下意义:
  1、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项目化教学解决了“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做项目的过程是学生一步步成长、成才的过程,学生在读即已入行,毕业了就能上岗,使学生能够成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被用人单位接受和欢迎的高等应用型影视传媒人才。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下课后学习也就基本上随之结束。其实,课上的时间远远不够,有的学生可能连摄像机的功能都不熟悉,所以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实行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就必须自己想办法安排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项目,避免散漫情绪。
  3、保证学习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经常会把完整的工作过程割裂了开来,策划、拍摄、布光、采访、后期剪辑往往是分裂式的学习,学生学完以后还是很难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引进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就可以系统完整地参加到影视创作中来,不再是孤立分散地去学习相关技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策划、导演、摄像、采访、布光、后期剪辑等各环节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三个转变”
  “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理念上有“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从知识传播者到项目管理者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项目管理者,担当“制片人”的角色,对项目制作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学生自己完成,包括写剧本、选演员、看场地、搬运器材等。所有的技术问题,基本上都是通过边做边问的方式解决。学生遇到问题就向老师求教。当然,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进行业务指导,也要参与到项目的整个过程去,还要负责和学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协调。
  2、学生受众地位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有着明显不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能够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他们要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探讨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先理论后实践到先实践再学习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先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再开始实践。而项目化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先实践再学习,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项目实践促进理论学习。学生在运作项目时,可以及时发现欠缺的理论知识,促使他们对理论产生兴趣,主动回到理论学习中来。例如,许多学生可能连摄像机的功能按钮都还不熟悉,就开始“被迫”扛起摄像机进行拍摄了。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去了解白平衡、色温、色彩、光线、构图、轴线规律等相关知识。
  三、“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内容设计
  “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设置、项目评价、影视制作设备的管理等都会影响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1、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项目为依托,这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注重实践课,实践课时数达到总课时数的70%-80%,通过实践带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职业态度的养成。教学按工作项目布排,项目的设计以前期拍摄与后期剪辑的核心技能为载体。课程的设计循着以下思路进行:
  影视拍摄流程相关知识的介绍→成立项目创作小组→确定影视创作选题→拍摄→后期剪辑→完成项目→在创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项目评价
  在上述各环节中,创作影视项目是关键,以4-5个同学为一个创作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每组在期末至少创作出一部影视作品。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组建项目小组。把班级同学分成若干项目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一般4-5个人为一组,学生按照编剧、导演、摄像、灯光、剪辑等岗位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
  (2)确定项目任务(选题)。由学生提出3个以上的选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对选题的可行性、完善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终拍摄选题,填写选题单。
  (3)制定影视制作计划。由学生制定影视拍摄与剪辑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填写工作计划表。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包括前期拍摄与后期剪辑。
  (5)放映及评价其作品。在期末最后一周,每个项目小组把完成好的影视作品在班级公开放映。同时,主创人员介绍创作过程和创作体验,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最后老师进行点评,类似评片会的形式。
  (6)学生作品公开展映。挑选优秀的学生作品在全校范围内公映,公映活动由学生自己策划,公映活动按照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学生可以拉赞助,也可以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
  2、项目设置
  项目分为整体项目与单体项目两部分。整体项目是以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为项目,通过实施项目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整体项目是以完全开放的形式进行,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题、风格不限、形式不限、可以是广告片、故事片、纪录片、MV、实验片等,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创作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表达个人想法、进行艺术创作的欲望。整体项目对学生的锻炼是全方位的,包括前期策划、分镜头脚本写作、拍摄、后期剪辑等影视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整体项目中教师主要起到协调监督的作用,采用期末评价的方式。整体项目基本上依赖学生课余时间创作完成,主要有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指定选题、市场真实项目三种来源。
  单体项目主要针对影视制作中的某一环节、某一技能、某一知识点而设置的项目,主要锻炼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的掌握。单体项目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必须在课堂上创作完成。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比较小,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指定项目。在单体项目中,教师要进行示范,巡视指导学生实践,现场评价学生所做的项目。
  3、学生管理影视设备
  保障学生对设备的充分使用是项目化教学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提供服务,而实训室老师不可能天天守在学校,所以实训设备的管理必须大胆放开,让学生自己管理设备,这是惟一的解决方式。为了保障学生的设备使用,应大胆实行学生自行管理的方式,影视后期剪辑机房实行只要有人做项目就随时开放的原则;而前期的拍摄设备,也应延长使用时间,并且使用范围也不应局限于校园内。
  4、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实行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式,考核评价总体上突出工作任务与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课程考核以考察的方式进行,总分100分,影视作品(包括策划书、分镜头脚本和视频作品)占70%,课上单体项目的评价成绩占30%。影视作品主要分两个层面的评价,一是对小组的整体评价,二是对小组成员的个体评价。对小组成员的个体评价主要依据小组成员对本小组的贡献,以小组负责人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影视作品个人成绩=小组整体成绩的70%+小组成员个体成绩的30%。这样,学生的个人总成绩=(影视作品整体成绩的70%+小组成员个体成绩的30%)70%+课上单体项目的评价成绩30%。总评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应的分数分别为90-100、80-89、70-79、60-69分,60分以下判为不及格。
  四、“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难点
  项目化教学重在实施,课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1、班级容量过大与项目化教学的矛盾
  “影视拍摄与制作”课程比较适合小班上课,一般不宜超过20人。班级容量过大就会导致项目小组人数过多,从而导致有的小组成员无事可做。另外,人数过多以后教师很难对项目过程进行控制,加大了管理难度。目前班级容量基本上都在40人左右,不能适应项目化教学的需求。随着对项目化教学的改革,小班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项目中学生的岗位分配
  由于学生的能力与喜好各异,在项目小组中往往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优势来划分工作岗位,每个人工作的数量和重点都有不同。在一个项目当中,工作岗位又不能时常轮换,因此岗位分配上很多同学没有得到全面的锻炼。所以,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好重点培养和普遍培养的关系,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
  3、成绩考核中的两难
  其一对影视作品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主观感受,其准确性存在较大争议。其二,在整体项目中对小组成员个体评价难。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参与的程度不同,付出不同。但是这个工作过程,教师又不能完全了解,只有小组负责人熟悉情况。但是小组负责人碍于同学情面,往往不能客观评价小组成员,通常会给出同样的成绩。这样评价出的成绩很可能没有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①林韬,《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教学方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01):99-106
  ②杨莉,《电视编导教学改革―做中学》[J].《大学教育科学》,2005(06):53-54
  ③孟志军,《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市场化运作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89-91
  ④李绿山,《基于项目的“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改革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6(04):62-66
  (作者: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讲师)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探索 项目 教学 新闻专业项目化教学探索 项目化教学 推动项目化课程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