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演变 网络流行语浅析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流行语也经历了一个从文字游戏到“个个背后有故事”的发展过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网络流行语发展变化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 流行语 演变
  
   2009年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份报告中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已经达到2.98亿,较2007年增长47.9%。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旅程。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社会模式――网络社会。而数量庞大的网民也创造了自己的语言,用一些只有经常与网络打交道的人才能看懂的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些文字或符号被称为“网络流行语”。
  语言既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语言是静态的,而其使用则是动态的、进化的过程,它有自己新陈代谢的过程,网络语言也同样遵循这个规律。从网民自创出来自娱自乐的替代传统大众用语的单纯文字游戏,到“个个背后有故事”的由热点新闻事件衍生而出的流行语,各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又并行不悖。
  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
  所谓网络流行语,现在并没有一个成熟的、为大众所共同认可的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网络流行语就是由网民自己创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和使用并可以延伸到现实中的各种符号、词汇、短语及句子等等。根据百度百科的分类,网络流行语分为称呼语、问候语、别称类、发泄类、动作类、网络流行字等等。从单纯的为方便沟通并带有自娱自乐性质的文字游戏到“个个背后有故事”的热点新闻事件衍生的流行语,网络流行语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路。甚至有学者称,网络流行语已经更新了三四代了。
  伴随着网络的出现,网民为了更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沟通交流,开始使用各种符号式的语言,如:-)表示微笑,^_^表示大笑,诸如此类等等。伴随着符号式语言出现的是表达强烈感情的语气词,这些语气词与语文课上学到的不同,如靠、倒、晕等等,因其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形象而生动,所以一直活跃在网络社会。
  利用谐音简化表达,这里又分为数字谐音与汉字谐音,如7456,不明就里的人会以为这就是几个数字,其实这是利用谐音表示的“气死我了”的意思;5620,59487 则是“我若爱你,我就是白痴”的意思。利用汉字谐音发展而来的流行语也有很多,如斑竹,是互联网版面版主的意思。
  英语、汉语拼音的缩写及新造词等。如BT、GF的意思分别为变态、女朋友,前者是汉语拼音的缩写,后者则是英文girlfriend的缩写。新造词有灌水、板砖等等。这种表达方式人人看得懂,简化了沟通方式,节省了时间,又营造了一种网民身处共同环境的氛围。
  发展到后来,由社会热点新闻事件而产生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如很傻很天真、躲猫猫、范跑跑、正龙拍虎等等。这些词汇通过一种幽默的方式,不仅指向某一具体的热点事件,并且高度浓缩某种社会心态或社会现象,在新闻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它们还是网民的一种情绪表达,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许多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大众批判不良社会现象的话语武器。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1、各种类型的流行语并行不悖
  不管是自娱自乐式的文字游戏,还是热点事件的另类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都在使用着。
  从简单的笑脸符号^_^到各种幽默、双关的网络短句,它们被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所认同,有些已经成为了经典的表达。
  这是由于语言本身就是鲜活的,就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各种不同类型的流行语适应了当下互联网络的发展,符合网民们表达的需要。
  2、一些没有长久生命力的流行语会自行消失
  和传统的语言一样,一些缺乏生命力的网络流行语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逝,只留下一道痕迹。
  流行语的本质特性是“流行”,不言而喻,时间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特性,流行的结果或者被接纳或者被淘汰,避免不了这样两种命运。网络流行语也同样如此。如范跑跑、猪坚强这种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流行词汇,在使命完成后会暂时的“销声匿迹”,直到类似事件再度被提起。
  另外,还有一些缺乏规范的流行语在使用过程中也会被淘汰,再有一些流行语如“山寨”,刚一出现的时候,何处不“山寨”?结果造成网民审美疲劳,在短暂的流行后被代替。
  3、因社会重大热点事件的发生而产生的流行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最初单纯的文字游戏式的流行语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创新性了,反而是热点事件衍生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有学者认为,2008年网络流行语在网络社会中形成了“井喷”现象,如正龙拍虎、很黄很暴力、很傻很天真等等。而2009年,“躲猫猫”拉开了网络流行语的序幕,又出现了 “俯卧撑”、“欺实马”等等。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到,这些流行语都是和当时的热点事件相联系的,它们是网民们情绪的另类表达,反过来,这些流行语的传播也带动了新闻事件的传播,两者联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网络流行语发展变化的原因
  1、语言本身的特性
  语言本身就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它总是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随机而动,不断的充实自己,一些词语消失了,一些词语成为经典沉淀下来了。
  同样,网络语言也是一直在变动中的,它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独特的表达风格,它或者用文字的形式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或者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让网民有归属感的信息交流氛围。
  2、言论环境的宽松及互联网络的强大传播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言论环境越来越宽松,人们表达方式也趋向于自由多样。宽松的环境也给了人们随意创造的土壤。
  而这些借助于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量得到了广泛宣传,更多的网民得以知悉,并且互联网的大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入网络社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会使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
  3、年轻人的求变、求新心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的网民群体中,10-19岁的网民成为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高中学历的网民占的比例最大,达到了39.4%。由此可见,年龄偏轻、学历偏低的这部分人群是网民的主体。
  在网上众语喧哗的群体,通常有更为特殊的人口学、心理学特征,比如,有学者指出网民心理主要呈现出九大特征:第一,渴求新知;第二,猎奇探究;第三,彰显个性;第四,娱乐时尚;第五,减压宣泄;第六,跟风从众;第七,追求平等,第八,渴望创新;第九,自我实现。①
  青年人追求时尚、求异求新,这是网络流行语中词汇变异得以盛行的心理基础,也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②网络流行语迅速成为网络社会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需要,而且也成为了时尚的标志,而这正是年轻人所追求的。
  网络流行语从某些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真实地映照出社会现象和时代的变迁,它们是记录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元素与符号。
  从最初单纯的特殊符号式的语言,到简单有特殊意义的词组,再到经过改编或恶搞的名言等等,网络流行语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文字游戏到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特殊含义的发展变化过程。对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我们应该看到,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已经是客观事实,既是一个文化现象,又是一个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发展的一个渠道,也是庞大的网民们的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宣泄的一个通道。对于那些内容不健康的流行语,我们要加以引导和规范。■
  参考文献
   ①杜骏飞,《理解贾君鹏事件的三重视角》,人民网传媒频道
  ②高阳,《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北京文艺网,2009年7月9日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责编:刘冰石

相关热词搜索:流行语 浅析 演变 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演变 浅析网络流行语论文 网络流行语研究论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