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淋巴结_试析电视民生新闻的浅表化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短、平、快的风格摆脱了传统新闻刻板生硬、宣传味极浓的窠臼,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但电视民生新闻对民生的关切,只是简单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引起人们兴趣的层面,这使得电视民生新闻肤浅而趋于浅表化,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长久发展极其不利。本文以湖南都市频道《都市一时间》为例,从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的表现到其产生的影响和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的解决之道三个方面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浅表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浅表化 深度挖掘
  
  2002年1月1日江苏台推出《南京零距离》栏目后,电视民生新闻异军突起,并在随后的一两年时间内引发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的新浪潮,由此衍生出了“零距离”现象,受到业界、学界以及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零距离”类栏目在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暴露出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的趋势,这已经成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一、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的表现
  (一)题材的浅表化
  1、题材过于狭窄。电视民生新闻以民本理念为基本诉求,这既是它赢得普通百姓欢迎的“卖点”,同时也成为束缚它的“手脚”的“罪人”,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时政新闻、宏观经济新闻、国际新闻以及记录时代、社会变迁的重大主题报道被人为地“关”在了“门”外,使得电视民生新闻眼界不高、眼光短浅,从而难以掌控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
  2、题材过于琐碎。透过眼下看似红火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以及形形色色的新闻内容,我们很难从中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也难有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停水停电、环境卫生、噪声扰民、火灾车祸、邻里纠纷、假冒伪劣、投诉告状等等内容,几乎每天重复、频繁无休止地出现在同一城市不同频道、不同时段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
  3、题材过于庸俗。一些电视民生新闻热衷于“腥、性”报道,“民生”异化而走向庸俗,并且在电视画面的处理上,过于血腥或暴露,不注意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为了生动不惜节外生枝;为了通俗却走向庸俗;为了让新闻更吸引人而走向煽情……这一系列不健康的娱乐化现象已经让人们反感。
  (二)报道形式的浅表化
  1、报道形式简单,缺少多样性。目前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形式,仍然主要以消息为主。内容集中单一,一般一事一报,简明扼要,仅用一两句话就交代新闻事件的概况,因而不能清楚地交代事情的发生过程和背景情况,对事件予以深层次的挖掘就更加无从提起了。
  2、单向报道为主,缺少双向互动。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与观众互动性上做的还远远不够,主要采用的仍然是一种单向传播的报道形式。主持人在主播台上一味诉说着事情的缘由而显得乏味,现场缺乏热线电话的参与而显出单向传播的枯燥。
  3、忙于事物性报道,缺少有力的评论。忙于事务性报道,不愿对各种事务背后隐藏的共性问题作更多的总结归纳,这是电视民生新闻的通病,也是电视民生新闻让人觉得浅表的重要原因。其实,从接听热线电话的情况看,一个时期内对同一类问题或事情的反映接连不断,就意味着背后一定存在一个尚未引起关注的共性问题。电视民生新闻要想做出深度和力度,就要抓住这些带苗头性的共性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做集束性报道。
  4、缺少后续性报道。所谓后续性报道,是指新闻作品发表后,引起了某些值得重视的社会反响,尔后组织的与前篇报道有一定继承关系的连续报道。这种反响是报道新闻内在规律的显现,具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后续报道的策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客观基础。然而纵观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很少有后续性报道。
  5、缺少背景资料的链接。背景资料的运用,是以事实表明记者的观点,也有助于观众把事物置于特定环境条件中去理解、分析、从而引出深层次的思考。它的恰当运用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进一步提高,说服力和表现力进一步加强,使观众对新闻人物或者新闻事件的了解更深入全面。然而,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我们很难发现关于事情背景资料的补充。
  6、缺少多角度探询。当今的电视民生新闻只是一味的从单个角度或某一层面去反映客观事实,还只是一种平面的单一报道模式。这样一来,就给新闻传播者提出了善于和敢于创新的要求。同样一个事实,同样一个主体,转变一个表现角度,换一种手法来写,就可以写出不同的新意,这些都是现在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所缺少的。
  二、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导致的负面影响
  (一)对新闻真实性构成威胁
  电视民生新闻忙于事务性报道,无视报道后续性和背景资料的链接,是一种浮于新闻现象表面的报道,从而有可能将新闻真相埋没,甚至导致假新闻的出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为了追求功利的最大化,以作秀、表演来掩盖事实真相,对新闻真实性作出了挑衅
  (二)对受众产生的负面影响
  1、消磨受众的思考意识。人们因为专注于家庭琐事、身边小事难事而忽略了自己在整个社会博弈中所处的位置和被忽视的更大的利益。每天大量地报道这类市井新闻,势必培养受众的围观习惯,消磨受众的思考意识。
  2、影响受众思考的深度性。许多民生新闻只是停留在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上,不对题材进行筛选,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也缺乏深入地挖掘和理性的评判,更缺乏对类型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只能给观众带来浅层次的感观刺激,难以引起观众深层次的思考。
  3、误导受众。许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故意增加夫妻反目、第三者插足、争夺遗产、不敬老人、虐待儿童,乃至家庭暴力等家庭隐私、悲情类的新闻的数量。大量充斥荧屏的负面新闻有可能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假象,从而误导受众。
  4、导致同质化竞争。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势必会引起同一电视台不同节目间的同质化竞争。如观察一天的《都市一时间》和《晚间新闻》,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节目从节目定位到报道方式上都存在着极其相似之处,甚至节目内容有时都是一样的。
  三、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的解决之道
  电视民生新闻浅表化主要在于其深度挖掘不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道在于深度挖掘,《都市一时间》在发展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下,共同探讨该档节目的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式后,现在的节目呈现出了一些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平民视角,民本取向,新闻报道更真实,更贴近,更有效;二是吸纳社会力量办媒体,媒体已不再是从业人员的个人空间,它更倾向于成为各类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百姓信息员、评论员、普通观众全方位参与构筑的公共空间;三是全方位服务更系统、更层次、更深入,为观众提供的信息包括排忧解难、法律援助、舆论监督。
  同时,对全国范围内的电视民生新闻来说,如果想要摆脱浅表化的现状,笔者在这里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拓展选题空间
  大量同质化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显示着电视民生新闻选题的狭隘。电视民生新闻的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拓展选题空间,全方位地挖掘更新更吸引人的新闻选题,从而制作出更好的电视民生新闻。
  1、增强文化品位。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文化类电视民生新闻。将文化类电视民生新闻的“高雅”和家庭琐事类电视民生新闻的“俗”相结合,就会使电视民生新闻更有看头。
  2、增加正面报道。电视民生新闻还应注意“议题设置”的整体平衡,在报道内容上以正面报道为主,注意发现并展示社会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帮助受众树立对社会和未来的坚定信念。
  3、注意题材的典型性。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要有一定的典型性。这样报道的主题能够为普通老百姓所期待所认同,因而能够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对于典型事实的报道还可加些言简意赅的分析以增强深度性和指导性。
  (二)丰富报道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可以通过丰富它的报道体裁,增加后续性报道和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等方式来丰富其报道形式。为了避免受众的厌烦,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应该在现有的形式中添加更多的形式,比如通讯、评论等,使各种体裁自身的优势和电视民生新闻更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受众更好地保持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鲜感。
  (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针对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低俗化和泛娱乐化倾向,媒体应该从明确自身责任出发,营造以服务大众为宗旨的舆论空间,增加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新闻,压缩媚俗的娱乐新闻,更多地为大众提供关于衣食住行、消费、物价等民生信息,更好地实现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媒体的社会效益。
  (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
  “媒体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传媒界的共识。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其次,要有良好的人格修养;第三,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只有具备以上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报道电视民生新闻,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作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史慎,《背景资料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新闻与写作》,2006(7)
  ②李余良,《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新闻爱好者》,2006(10)
  ③姜冬梅、王威,《民生新闻纵深谈》,《新闻传播》,2006(3)
  ④黄丹丹,《民生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记者摇篮》,2007(2)
  ⑤李学洲、肖俊德,《“民生新闻”的崛起与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新闻爱好者》,2005(12)
  ⑥马艺、张培,《电视民生新闻的话语建构》,《新闻战线》,2007(2)
  ⑦王杏村,《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位置》,《新闻爱好者》,2007(6)
  ⑧杨席珍、杨新敏,《地方电视合新闻节目的平民化视角――从说起》,《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4)
  ⑨柯泽,《电视文化的理性批判》,《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7)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浅表 电视 试析电视民生新闻的浅表化 大化民生新闻 试论故事化的电视民生新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