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及其特点_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当今时代公众利益表达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也随之出现。本文将天涯论坛中网民对四个热点事件的回帖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归纳出网络舆论中的非理性表达的四种表现,并且从回帖的内容、表达方式和主题三个方面总结出非理性表达具有三大特点:情绪化表达方式、非逻辑的思维方式和二元对立的道德审判。
  【关键词】网络舆论 意见表达 非理性
  
  网络以其信息的多向交互性,传播的多媒体性,公众参与的广泛性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介”。在网络传播中,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被打破,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促进了信息获取能力和言论表达权利的平等,而网络的匿名性又使言论的发表者获得了更高的安全感。相对于传统传播方式,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对于话语权的掌握也得到加强。然而当网民在网络热点事件的意见表达时,并不是所有网民都能理性地发表观点。
  一、样本选择
  网络中的网民意见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网络即时聊天(QQ、聊天室等)、电子邮件、论坛以及各种新媒体(如博客、播客等)。这其中网络即时聊天和电子邮件通常是小范围的信息交流,影响力较小,信息内容都属于内部交流;而新媒体的信息交流,除了个别的公众人物,也不能够体现广大网民的意见或评论,不具有代表性。网络社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是网民进行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因此,本文选取能够体现网民意见表达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社区――天涯社区作为文本资料收集的主要场所。选定样本采集的来源之后,笔者选取了2010年的4个重大的网络热点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热讯快报]爆!谷歌最终宣布退出中国~~!!!》①、《[八卦江湖]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都进来说一句》②、《【天涯专题】“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牵涉多重门?》③、《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④一帖的网友评论作为分析对象。综合笔者对天涯论坛上的四个主题帖的回帖分析,理性缺失的表现主要有四种。
  二、理性缺失现象的表现
  1、网络语言暴力:侮辱、谩骂、围攻、诽谤等
  网络语言暴力,具体说来就是在属于新媒体的网络上,采用霸权的方式,用不道德、不符合常人思考范围、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词语,通过组织没有逻辑顺序的语言,剥夺了他人的一些话语权力,导致的结果是对他人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甚至是身体伤害⑤。
  网络论坛是网民们发表个人意见的重要场所,网络论坛具有开放性的语言环境和匿名的发帖形式,这一方面激发了网民的表达欲望,但是另一方面也滋生了语言暴力现象。尤其是针对一些涉及到道德伦理问题的热点事件中,网民常常在极端愤怒的情绪下,不假思索地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他们表达态度或者立场时,往往恶意地使用污秽、诅咒、带有攻击性的文字,散布一些过激言论与情绪,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诽谤。如李刚事件:
  载读人生:把丫死揍一顿!看他还猖狂不!
  q1y2w3:有这样的儿子,他老子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鸟指不定就一腐败分子
  2、单纯情绪抒发
  情绪在网民的意见表达过程中,常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很多网民的回帖中看不到任何逻辑判断过程,呈现给我们的仅仅是个体的情绪抒发,这种情绪抒发既有可能是对特定网络议题“有感而发”,也有可能是对网民自身的经验经历发出的感慨。比如在唐骏学历造假事件中:
  离开以后来:文凭有P用。
  年年走路:那些说什么“学历不代表能力”的人肯定是没学历也没能力的,都是些这样的人在帮唐造假说话!道德败坏!唐造假现在是诚信问题!唾弃!骗子!这种骗子该滚!还有那些说唐造假不关他们事的人,真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国人不够团结就是因为这帮人!真是很没男人气!也滚!
  网民在回帖的时候,几乎没有对网络议题进行分析,只是单纯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或是愤怒,或是悲凉,或是调侃。本文把这些看法和观点也归纳为理性缺失现象,并非意指这些内容都是不理智的,而是因为无法从回帖内容中看出发帖者的理性思考。
  3、把想象、幻想当做事实
  网民们在关注网络议题的同时,也会对其他网友的看法进行判断,然后会在回复中进行意见表达。一般情况下,意见表达的对象是网络事件中的议题和主要人物。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会出现“歪楼现象”,“歪楼”是指回帖内容逐渐偏离主题帖,网民开始对与议题无关的事件或者人物进行回复。在整理样本的过程下,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网民与网民之间的口水战中,一旦他人表达了与自己不同的意见,网民就会假设他人是有阴谋的、有“背景”的,对其进行口诛笔伐。而这些假设一般是根据其立场而定的,凭借网友自己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当做事实。如:
  我爱上天那个涯:公关们,别一边倒啊,好歹专业一点,把这场戏演得像样些
  一只两只三只猪:挺唐的基本上都是其手下的人。天天围在他周围阿谀奉承,妄图求得些许好处的人。
  这两个帖子则是网民对异己意见的抨击,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将不同意见的发布者认定为“得到好处的人”,或者是“网络公关”。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类表现形式并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以相互交叉的形式出现。
  4、回帖中包含大量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无意义的字符
  除了上面三种回帖形式,还有一种特殊的回帖,看不出它们与主题帖的内容有任何关联,有的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或者无序的乱码,另外一些是粘贴的内容。这样的情况几乎在每个主题帖的抽样样本中都存在,具体有三种情况:1、无意义的字符,或者空白;2、广告贴:回帖内容仅是广告,或者主要是广告;3、发布与主题帖毫无关系的事情。如:
  王佐才:广告位招租,联系电话:××
  ×××××××××(回复可见)
  我本孤岛:3分走人
  13963419:了,我们的。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从这些回帖的内容中很难看出回复者对于网络议题的态度和立场,但是任何形式的回帖,哪怕是广告贴,对于事件就是一种关注,对事态的传播和扩散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网络论坛中,发帖的首要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发表的内容能够得到关注和重视,大多数回帖者都会积极参与到网络事件的主题讨论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三、非理性现象的特点
  在对4篇主题帖下共计2000个左右的回帖进行整理和综合归纳的过程中,笔者从非理性现象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主题内容三个方面着手,对非理性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从文本内容上说,网络论坛中的理性缺失现象的文本内容一般为情绪抒发、表达立场;从表达方式来看,其语言风格简洁、诙谐,表达多采用口语化文字、粗俗甚至是下流的语言;文本主题一般集中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网络热点人物的道德谴责,以及对不同立场的其他网民的道德审判。因此,笔者将网络论坛中的非理性现象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个:
  1、情绪化的表达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互联网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在这里,网络虚拟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身份、立场、交流方法,通常情况,在现实社会中因为生存压力而带上的面具,在这里会被卸下,大部分网民会在网络世界中“说真话”;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特征,网民可以在网络呈现另一个自我,评论者与其真实身份不具有特定指向性,这样就使网民在网络上发表消息或言论时可以规避风险⑥,既不用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起现实责任,也不必担心形象的改变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对自己的现实交际行为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对网络议题进行意见表达的过程中,网友们抛弃了对事件的理智分析,而是选择直接选择用个人的情绪化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非逻辑的思维方式
  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如果要做到理性的思维,首先不能简单地接受信息内容,需要认真审视各种信息资源,选择有用的、真实的内容,即判断其真伪;另外要洞察信息本身蕴含的意义,准确判断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而笔者在分析网民们的非理性回帖的行为中发现,许多网民要么是把想象作为事实根据,要么是论证过程混乱,要么二者均存在问题。
  3、二元对立的道德审判
  网民们的非理性现象主要体现在互相攻击、谩骂中,经分析发现,网民进行攻击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一种道德审判。一旦别人与自己的价值体系相悖,或者与传统的社会规范行为不符合,网民就会起而攻之。道德是一种主体精神,它不仅是观念,而且是主体的需要、情感和意志,主体将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构成主体的内在尺度,从这一尺度出发来观察、评价、改造世界,使世界成为“为我”需要的世界。这种特殊的主体精神不是以知识的范畴来认识世界的,而是以善恶的范畴来评价世界的⑦。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娱乐八卦,http://www.省略/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
  1/1975065.shtml,2011年3月11日
  ⑤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⑥冯林,《网络评论理性缺失及其成因探讨》,《科教文汇》,2008(6)
  ⑦章羽,《非理性在个体道德养成中的作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南京大学08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舆论 表达 网络 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及其特点 非理性表达 非理性认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