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营文艺院团【对民营文艺院团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富裕起来的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有了新的需求,使一度沉寂的民营文艺院团犹如雨后春笋,焕发生机,成为广大城乡基层地区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因此,正确地认识民营文艺院团,促进民营文艺院团的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已成为必要。
  星罗棋布于全省城乡各地的1000多个民营院团,好比田野里自然生长的花朵,在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下,迎来了复苏的季节,获得了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他们以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短小精悍的演出队伍,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演出中求效益,与国有院团互为补充,为繁荣基层演出市场、丰富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有力补充,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一、民营文艺院团的演出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来源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文化服务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府正在逐步实现职能转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由长期主导资源配置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向服务型政府转化。同时,由于城乡差别较大,现代化建设难以企及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为戏剧这样的传统文化在基层延续提供了土壤,从而为民营文艺院团的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生态环境。民营院团,一直以来始终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来源,鲁迅先生的《社戏》中就曾为我们生动地描写了解放前绍兴农村农民看戏的盛况。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民营院团实际上就是民间职业、半职业剧团,前者以演出为主业,后者农闲演出,农忙干活。再往前就是戏班子。民营文艺院团的称谓,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鲜事,一是刻上了时代进步的印记;二是民营院团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民营院团剧目的显著特点就是:剧团排得起,百姓看得起。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文艺院团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但现状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品种、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民营院团身处城乡最基层,有着最为鲜活的创作素材,演身边人,唱身边事,低成本、小投入,剧团排戏机制灵活,票价低廉,人民群众基本上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内容丰富的演出,对群众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同时,不少民营院团还通过市场机制,努力探索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演出方式和演出内容。它们充分利用民营院团不受编制、人员身份的限制和多劳多得等有利条件,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出优秀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占据城乡演出市场,成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院团繁荣发展之路。
  二、民营文艺院团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的源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热切的愿望。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着力点就是千方百计创作、生产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当前,我省文化基础设施底子比较薄、条件比较差,设施不配套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团、电影队等虽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满足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戏剧等艺术团体不太景气,部分国有文艺院团举步维艰。2010年,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演出18000余场,观众1500余万人次。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厂矿,文化空白点还很多。基层人民群众及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生活贫乏。而星罗棋布于全省城乡各地的1000多个民营院团,好比田野里自然生长的花朵,在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下,迎来了复苏的季节,获得了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他们以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短小精悍的演出队伍,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有力补充,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民营文艺院团己成为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院团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为农村就地消化一批新增劳动力,拓展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劳动致富手段。由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一部分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大量青年人源源不断的涌入劳动力市场,加大了就业的难度。而民间戏曲班社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找到了谋生之路,增加了就业渠道,无形中为化解社会就业压力,消除贫富差距作出了努力。使一些农村青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能够更好地享有基本权益和发展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三、民营文艺院团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特点是口耳相传,最主要保护对象是“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遗存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的传统戏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妙的文化精髓和思想内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繁荣和发展,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人、感染人,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消失或处于消亡的边缘。我省地处江淮,文化特点南北兼备,戏剧资源十分丰富。皖南地区一个县一种方言,孕育了多种地方戏,但是不少剧种几近失传或消亡,在国有文艺院团和剧院中早已难觅身影。只有在民间还保留了一些基本元素,比如,文南词、目连戏、含弓戏、傩戏等剧种。有时在乡间地头,社区院落中,仍然不时可以听到其独具特色的旋律。正由于民营院团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活跃于民间,有着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顽强生命力,在传统戏剧保护中,民营院团的作用是专业艺术院团所不能代替的。更为喜人的是,不少民营院团就是由一些稀有剧种的老艺人组织、带领的。他们的言传身教正是民族的文化继承,非物质文化的传接。
  四、民营文艺院团将成为文化领域的生力军
  “十二五”是文化建设的黄金发展期。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民营院团的发展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效益,抓好四个环节”。
  一个中心,即是市场。市场是民营文艺院团生存发展的基础,脱离市场谈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两个效益,即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大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民营院团要深刻认识优秀作品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明确时代要求和社会责任,创作和演出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剧节目,提高民营院团演出的思想品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一个民营文艺院团的力量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上百个、上千个民营文艺院团的能量汇合到一起,则是力量惊人、影响巨大。因此,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个环节,一是重传承。继承传统,保持基因。优秀传统剧目演出是民营院团的重要基础。民营院团的市场定位应该是在农村,在基层,为广大群众演出,这部分观众群的喜好、需求、想看的、想听的都要成为民营文艺院团研究的内容。在搞好演出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资源调查工作,对当地流行的剧种、剧目等加以挖掘、整理和开发。二是重创作。在继承传统剧目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和中心工作,提高原创能力,创作排练演出新剧目。比如说,税费改革、计划生育、法制宣传、好人好事等,这样,既可以保有原观众,还可以发展新观众,也迎合了城乡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更多部门的支持,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三是重质量。艺术质量是院团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只有坚持和提升演出质量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唱练做打非一日之功,来源于勤学苦练,民营院团演职员一定要勤练功,多练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演出剧目精益求精,切忌得过且过。尽可能加大投入,更新器材,加强剧目包装,适应青年观众审美需求。四是重培养。民营院团要生存和发展,同样存在着传帮带的问题。既要培养会表演、会创作、会演奏的艺术人才,还要注重培养懂管理、会经营的复合人才,使民营院团的运行机制逐渐走出家族式的经营模式,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国有文艺院团从民间发展而来,一段时间成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工作的重点。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文艺院团面临转企改制,民营院团的重要作用将重新得到认识。我们相信,民营院团只要扎根基层不动摇,就一定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完善;就一定能推出质高韵雅的精品佳作,成为文化领域的生力军。
  (作者:合肥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
  责编:刘冰石

相关热词搜索:再认 民营 文艺 对民营文艺院团的再认识 对院文艺部的认识 对文艺部的认识及建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