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团聚的诗句 [大墙里的母子团聚]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今天的北京监狱,不仅有高墙和电网,还有真诚的关怀与挽救。   在充满阳光的高墙电网之中,每天都在演绎着浪子回归的故事;在洋溢着真情关怀的铁窗之下,每天都发生着告别昨天,迈向光明的活剧。母子分别入狱
  2003年9月10日,中秋节前夕的上午10点左右,一辆警车驶进了女子监狱的监区大门。北京市监狱局清河监管分局的吕国兴政委和一名步履蹒跚的男性服刑人员走进了接见室。
  “妈!我想您……”服刑罪犯汪洋,紧握着已是满眼泪水的一名女服刑人员的双手哭喊着。
  “孩子,妈对不住你呀!”名叫闻音的母亲早已哽咽得说不出话了。
  这是一次特殊的狱中接见;这是一次凝结着监狱民警对服刑人员人文关怀的接见;这是一次监狱个别教育结果的接见。
  闻音原本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有了儿子汪洋以后,同脾气暴躁的丈夫因琐碎家事引起的争吵逐渐升级。忍无可忍的闻音最终于1992年和丈夫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
  离婚之后,闻音的丈夫很后悔,毕竟二人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原则问题,所以,他对闻音仍很关心,指望着有复婚的一天,闻音有事情也愿意与前夫说。一天,她对前夫讲了单位的张某借了她1万元钱,想赖账不还的事情。闻音的前夫很生气,表示一定要替闻音将钱要回来。不久后,闻音带着前夫来到张某家,她在屋外等候,前夫则蒙面闯入张家。几句言语不和,闻音的前夫便朝一人在家的张某的妻子连刺数刀,致其死亡。闻音和前夫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闻音虽极力承担责任,希望减轻法院对其前夫的量刑,但她的前夫仍被判处死刑,闻音自己也被判处无期徒刑。由于难以排解的经济纠纷,刀光血影中,两个家庭瞬间家破人亡。父母被警察抓走时,小汪洋还不满14岁。
  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小汪洋与年迈多病的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三年后,17岁的汪洋一人到当时闻音服刑的延庆监狱看妈妈。闻音见到长高了的儿子,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闻音服刑中挂念最多的就是孩子,可她已失去尽一个母亲责任的资格,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罪服法,积极改造,争取早一天出狱。孩子成了闻音的希望和精神支柱。1997年1月,闻音减为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2001年,减刑8个月;2003年6月,减刑6个月。
  可内心受到强烈刺激的小汪洋,人生轨迹却出现了偏差。2003年3月6日,汪洋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在关怀中积极改造
  
  2003年5月10日,正值首都监狱系统预防非典封监管理的最紧张时期。当天,北京市清河监管分局柳林监狱接受上级命令接收一批新人监罪犯,汪洋就在其中。当时的汪洋因腰、腿部的外伤,是被人抬着进入监狱大门的。
  汪洋的特殊情况立即引起了当时正在监狱大门口视察工作的清河分局吕国兴政委的高度注意。吕政委查问了汪洋的伤势和家庭等基本情况后,立即就汪洋的情况向柳林监狱领导及分监区民警专门作出指示:情况特殊,高度关注,跟进医疗,恢复健康,结合表现,感化教育。
  针对汪洋的特殊情况,为了使其尽早投入正常的改造生活,吕国兴政委多次专门来到柳林监狱,与监狱主要领导及汪洋所在分监区民警进行个案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首先从生理上治疗伤病,帮助汪洋强化锻炼,恢复身体健康,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从基本生活及思想根源上倾注关怀,人文感化,亲情激励,使他重新树立起生活和人生的希望,使其“在希望中生活改造”,尽早走上积极接受正常改造的教育转化方案。
  入狱当天,柳林监狱卫生所的医生首先对汪洋的身体进行了检查,诊断为腰、腿部外伤性肌腱萎缩,急需药物治疗。针对这种情况,分监区民警特意将汪洋安顿在下铺就住,并指派专人护理,照顾其生活起居,协助其恢复锻炼。
  但是,当分监区王指导员亲自将可口的病号饭端到汪洋床前找其谈心时,汪洋不知是因为伤痛折磨的极度消沉,还是根源于其自幼经受不幸经历的打击,一下子爆发出强烈的逆反心理:“10年前,我父母出事后,我10多岁就辍学在社会上独自挣扎,我容易吗?现在,我的身体都废了,我还活什么劲?你们别管我……”
  面对抵触情绪强烈的汪洋,监狱民警们不急不恼。负责心理矫治的民警在对汪洋的心理测试分析中发现,其“心理极度矛盾、偏激和消沉,心理和行为严重失衡,易突发危险,并还存在高度自杀危险。”
  为了尽早消除汪洋这种极度仇视一切又极度悲观轻生的畸形心理和危险状态,使其尽早投入正常的改造生活中,在监狱领导直接关心下,监狱专门调配了一名有中医按摩保健特长的服刑罪犯专门护理汪洋,在每天协助汪洋活动锻炼的同时,适时对其伤处进行按摩治疗。同时,监狱还专门为汪洋安排了补充营养的病号饭,以恢复其虚弱的身体。
  从监狱领导到分监区民警,都采用不同的方式与汪洋谈心,聊家常,说现实,讲国法,析监规,一点一滴地平和着汪洋的情绪,循序渐进地帮汪洋树立起改造意识,使他明白了积极改造才会重新拥有生命的意义,才会早日见到妈妈并同妈妈共同开创新的生活。
  
  中秋节母子团聚
  
  5月21日,在分局吕国兴政委关心下,监狱再次邀请专家医生携带医疗器械进入监区为汪洋进行全面的医疗检查,针对腰、腿部外伤性肌腱萎缩的症状,制定了药物治疗为辅,抓住治疗时机强化腰、腿部功能恢复锻炼为主的科学治疗方案。
  6月24日,在汪洋25岁生日那天,在监狱杨增民政委细心的安排下,分监区民警们特意为汪洋准备了可口的生日餐,在民警们的生日祝福中,汪洋再一次被深深地触动,他噙着眼泪对监狱民警们说出了心里话:“谢谢,谢谢,这是近10年来,别人第一次记起我的生日,第一次为我过生日。身为一名犯人,这些天我给你们添麻烦了……”从此,汪洋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和锻炼。
  看到汪洋每天扶着床沿活动锻炼时的艰难和不便,王顺来监狱长自己出钱为汪洋买了一副拐杖,亲自送到他手上,并鼓励他说:“汪洋,好好锻炼,你会站起来的!”
  6月30日是监狱防非典解除监区封闭管理的第一天,分局吕国兴政委在百忙之中专门来到汪洋床前看望他,并和他谈心,从身体恢复问到生活适应,从心情问到了亲情,在汪洋“受宠若惊”的言语和表情中,吕政委敏感地发感觉到了汪洋对亲人和亲情的渴望。
  在监狱的联系下,没过几天,汪洋的姨妈、姨夫、表兄来监探视了汪洋,安慰他配合治疗,安心改造。
  中秋节前一周,吕国兴政委带着月饼、水果在柳林监狱杨增民政委的陪同下,再次来到分监区看望汪洋。
  “很好,有进步。”吕政委看着汪洋拄着双拐走进谈话室高兴地说:“汪洋,最近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呀?”
  “前一阵子,用了好几天时间给我妈写了一封长信。大前天,我妈回信了,信中一个劲儿劝我听领导话,恢复身体,好好改造。最近,就是特想我妈,她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还整天为我担心,我就是怕她伤透了心……”汪洋流着眼泪说。
  “来,擦把泪。汪洋,你挺有孝心,很好。”吕政委安慰着他:“正好还有一周时间就是中秋节了,中秋话团圆嘛!刚才,我和你们监狱的领导也商量过了,如果你经过锻炼恢复,能赶在中秋节前不用拐杖自己行走,我就是再忙,也要联系,并陪你一道去女子监狱与你母亲团聚,好不好?”
  “太谢谢您了!我一定努力!”汪洋激动而坚定地回答。“那好,我们击掌为定。”汪洋犹豫了片刻,还是将自己的手与吕政委那温暖的大手合在了一起。
  9月9日,经过锻炼恢复,汪洋果真实现了完全脱拐走路!就在这天下午三点五十分,正在分局召开会议的吕国兴政委收到了汪洋写来的一封长达满满三页的感谢信。信中,汪洋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对所有挽救、教育、感化他的监狱民警们浓浓的感激之情,并主动要求能尽早参加监狱正常开展的学习改造。
  经过与市监狱局、女子监狱多方联系磋商,汪洋中秋节与妈妈团聚的强烈愿望得到了满足。
  9月10一大早,吕国兴政委、柳林监狱杨增民政委、汪洋所在分监区指导员等一道陪同汪洋驱车前往200公里以外的市女子监狱与其母亲团聚。
  看完妈妈回到监狱后,汪洋就像换了一个人,在继续锻炼恢复身体的同时,还主动报名参加了监狱开设的文化补习班,并主动要求参加监狱组织的他力所能及的劳动改造活动。汪洋捧起民警们送给他的学习书本和《新华字典》,开始了他久违的文化学习。
  
  编辑 会心

相关热词搜索:大墙 母子 团聚 大墙里的母子团聚 母子被拐38年后团聚 被拐三十年后的相聚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