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以文明之姿拥抱世界】改革开放40年,文明文山展新姿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北京纪事》:自从2001年7月,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以来,我国便向国际社会作出要举办一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庄重承诺。目前,北京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受到了广泛的赞誉,那么真正具有难度、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人文奥运的建设,也就是软环境的建设。奥运在即,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张慧光:深入开展“迎讲树”活动,是实现人文奥运目标、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刘淇书记强调,要把“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作为奥运筹办决战之年重点工作任务抓紧抓好,从根本上逐步培育和提升广大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这对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展示中国人民文明礼貌、热情友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最终给北京留下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和人文财富,都至为关键。推进人文奥运,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公共道德水平,这也是北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目标。今年是北京奥运筹办工作的决战之年,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关键之年,这既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黄金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深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北京纪事》:您能谈谈对人文奥运理念内涵的理解吗?
  张慧光:“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中的核心和灵魂。人文奥运是文化的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是实现和谐的奥运,是“更高、更快、更强”与“和谐、和睦、和平”的有机统一。人文奥运就是旨在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举办奥运会的根本目的和手段,就是旨在通过文化和教育的方式,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参与奥运、得益奥运”,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广泛参与”的特点,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北京纪事》:2007年是北京奥运的决战之年,同时也是软件建设的关键之年。今年的工作思路及开展情况如何?
  张慧光:今年广泛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北京市成立了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驻京部队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等50多个单位领导组成的首都“迎讲树”活动协调小组,研究制定了2007年“迎讲树”活动工作方案及折子工程,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
  此外,还开展了三大类群众性活动,即:“喜庆热烈――迎奥运群众文化活动”“强健体魄――迎奥运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及“健康北京、健康奥运――迎奥运全民健康活动”。
  《北京纪事》:能具体谈谈“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吗?
  张慧光:今年北京“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工程。
  “一”是叫响一个口号,即“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二”是实现两个提升,一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二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三”是围绕三个“重”推进工作。一是抓住重要时机,如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一周年、300天等;二是结合重大赛事,如今年在京举办的23项奥运项目测试赛;三是举办重点活动。“四”是树立四优目标,即倡导优雅言行,建立优良秩序,培养优质服务,建设优美环境。“五”是实施五大文明行动。一是实施“优雅言行――迎奥运礼仪文明行动”,为奥运会营造讲文明、重礼仪、尚友善的社会风气。二是实施“爱护市容――迎奥运环境文明行动”,为奥运会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三是实施“排队礼让――迎奥运秩序文明行动”,为奥运会创造文明有序、相互礼让的社会秩序。四是实施“热情懂行――迎奥运赛场文明行动”,为奥运会营造热情、友好、懂行、文明的观赛氛围。五是实施“诚信优质――迎奥运服务文明行动”,为奥运会提供热情周到、规范文明的社会服务。
  《北京纪事》:“一二三四五”工程具体要通过哪些活动来实现呢?
  张慧光:我们通过十大类活动来实践“一二三四五”工程。
  一是组织开展“首都文明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深入学习宣传“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的先进事迹。评选身边的“社区(村镇)文明之星”和“文明小使者”,激励全体市民争当传播文明的使者。
  二是开展公共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以三站两街两场(即北京站、北京西站、公交车站,王府井步行街、西单商业街,天安门广场、首都机场)和重要旅游景点为试点,启动公共文明示范区建设工程。10月,要举行首都创建公共文明示范地区成果展示活动。年底,要按照标准进行验收。
  三是开展“排队推动日”活动,每月11日确定为排队推动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着重培养市民的排队意识,使自觉排队、文明礼让成为北京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是开展“文明北京行”活动,倡导“日礼让有三、月违章归零”,评选“交通文明使者”和“零分司机”“零超标单位”,深入推进“文明乘车从我做起活动”。
  五是开展“奥运大讲堂”和“文明赛场大演练”活动,宣讲奥林匹克知识,传播人文奥运理念,培育热情懂行的文明观众。
  六是开展“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活动,大力开展窗口行业奥运培训工作,举办“首都文明服务示范窗口”“首都文明服务明星”展示活动。
  七是开展“诚信经营,为国争光”活动,以秀水街、红桥市场等商品市场为重点,评选“诚信商户”,引导经营者树立诚信为本、优质服务的良好经商形象。
  八是开展“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活动,使志愿者服务成为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参与奥运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九是开展“喜庆热烈――迎奥运群众文明活动”,办好农民艺术家和春节文明活动,办好“社区文化节”,办好第五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
  十是开展“强健体魄――迎奥运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全市重点举办北京春季长跑暨国际长跑节,北京市第六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北京迎奥运“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等三项活动。
  《北京纪事》:今年是“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开展的第三个年头,从今年活动的主题口号“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来看,特别强调广大市民“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这一口号的提出,包涵了怎样的意义与期待呢?
  张慧光:“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群众性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活动中来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就是要让群众在快乐中享受奥运会带来的文明和体育盛事,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提高自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识,在快乐中为奥运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主题口号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口号突出“我”字,强调我们每一个市民都是筹办奥运、参与奥运的主体,都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人,激发市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第二,它突出了北京奥运会的特点。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是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大众参与。广泛参与是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一大特点。筹办奥运、建设北京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要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来,让广大群众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得益奥运。第三,突出“奥运惠及人民”的活动主旨。人民群众是“迎讲树”活动的主体,也应成为享受活动成果的主体。
  《北京纪事》:王岐山市长曾表示,迎奥运活动中最担心的是市民素质。请问,在规范市民公共场所行为方面有何举措?例如怎样有效地解决市民随地吐痰等现象。
  张慧光:我们深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年的“爱护市容――迎奥运环境文明行动”的重点就是治理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等。我们要通过六项综合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一是舆论引导;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典型示范;四是严格执法;五是发动公众参与,广泛监督;六是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相信随着综合措施的实施,会引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的提高,遏制不文明行为,成为奥运会后的宝贵遗产。
  《北京纪事》:今年一系列活动收到了怎样的社会成效?
  张慧光:今年以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紧紧抓住筹办奥运这一重要历史机遇,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主题,大力实施“五大文明行动”,较好地推动了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带头实践“迎讲树”活动;二是以“礼仪北京,人文奥运”为主题,大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三是深入开展“排队推动日”活动,不断增强文明乘车、文明出租车活动的成效;四是创建首都公共文明示范区,专项整治乱吐乱扔等不文明陋习;五是以“同迎绿色奥运”为宣传主题,加大对广大市民环保意识的培育力度;六是以开展奥运主题法制宣传为重点,增强广大市民知法律、懂规则的法制意识;七是积极倡导“文明、健康、快乐、时尚”的赛场文化,有效纠正赛场内的不文明行为;八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成长,在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素质教育活动;九是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来京务工人员文明素质;十是加强奥运科普和外语培训工作,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十一是发挥媒体优势,深化“迎讲树”活动宣传效应。
  《北京纪事》:其中,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事儿吗?
  张慧光:例如,今年初,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排队推动日”。数十万文明乘车监督员和志愿者引导市民在公交站台等人流拥挤的重点公共场所自觉排队。“排队礼让――迎奥运秩序文明行动”实施近一年以来,经调查,85%的站台实现了市民自觉排队。如今,自觉排队、文明礼让已经从过去的个别现象变为普遍现象,成为首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创建首都公共文明示范地区暨治理乱吐乱扔专项行动”是我们继“排队推动日”之后推进人文奥运行动的又一个重要战役。仅今年五一期间,全市就在重点公共场所免费发放10万个纳痰袋、5万包纸巾。为体现“以人为本、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原则,我们采取了城管队员和社会志愿者捆绑式执勤的方式,对个别乱吐乱扔等不文明行为先沟通引导,个别不听劝阻的,才由城管出面处理。这一举措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据我们分别于“五一”期间和“六一”期间在天安门广场所作的现场调查来看,乱吐乱扔等不文明现象分别减少了30%和60%,市民维护环境的意识也空前提高。
  8月12日,在中超联赛十六轮北京国安队对阵上海申花队的比赛现场――丰台体育中心,首都文明办、团市委、北京球迷协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了以“文明观赛事,礼让我排队”为主题的“赛场排队推动日”活动。
  比赛中,2万多名球迷文明观赛,热情助威,北京球迷协会组织的文明啦啦队拉着“绿色狂飙、激情无限”的横幅,为球队呐喊加油。虽然主队国安队最终落败,但众多球迷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结果,按秩序退场,用文明行为为球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丰台体育中心工作人员反映:“这是近年来看到的最热情、最文明的一场球赛!”这表明通过宣传和推进赛场文明行动,营造有序、文明、和谐的观赛环境已取得明显成效。
  《北京纪事》:这些成果的确有目共睹。请谈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张慧光: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抓好落实,为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出新的贡献。一要加强协调,深化合作,形成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二要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增强市民文明素质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和实效性;三要强化培训,狠抓效果,巩固并拓展首都窗口行业奥运培训工作成果;四要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完善北京奥运会的硬件服务设施水平;五要整合资源,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重点在赛场文明建设,临街建筑鲜花布置,窗口行业奥运培训成果转化,公厕文明建设,公共文明示范区建设,公德人物宣传教育活动,社区(村)文明之星评选,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健康活动等方面下大力气,积极推进,以优异成绩践行“热心参与,当好主人;万众一心,办好奥运;不负重托,为国争光”的奥运誓言。
  《北京纪事》:我们也很关心2008年后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张慧光:我们总的思路就是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十七大报告精神并以之指导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门要牢牢抓住筹备奥运的契机,着眼于后奥运时期,紧密围绕“新北京、新奥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战略任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迎讲树”活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加强督导检查,使教育活动和培训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首都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任 娟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 拥抱 世界 2008,北京以文明之姿拥抱世界 北京以文明之姿拥抱世界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