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眼中的北京】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下面5篇短文是参加“匹大在中国”教学实践的美国学生对中国原汁原味的印象和感想,这些美国大学生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亲历亲为,使他们摒弃了固有的偏见,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有的甚至转变了自己的人生观。
  
  一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它可能展现在中国大剧院的舞台上,也可能藏匿在街头巷尾的公园树林里。那些极其平凡,甚至退休了的大爷大妈用朴实的、毫不做作的言行,把中国的文化瑰宝传递给外国人,感染着外国人。他们的演出虽然不如大剧院里那般华丽高雅,却被一个美国大学生称作――
  
  珍贵的财富 克莱尔?希尔洛斯基
  6月里的一天,我去天坛游览,天坛的主要建筑都是圆形的,借以表现四季的轮回。古代皇帝每年都要来到天坛,在此祈求上天赐予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并且表达对上天的敬意。
  当我为天坛的建筑和它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而感慨时,也被它的园林所吸引。公园中,那5000多棵有着1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见证着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人们漫步其中,感受着那些巨大树冠上飘散出来的远古之风。
  随着一阵飘来的琴声,我看到一群人围坐在一个拉二胡的老人身边,于是我也走过去,学着他们的样子坐在石头上。老人站起来,递给我一件他的外套,起初,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但很快我就猜出了他是怕石头凉,让我把他的衣服垫在石头上面。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位老人的举动,因为在美国,一个陌生人根本不可能主动让你坐在他的衣服上。看我坐好后,他又开始拉琴,并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原来,他唱的是京剧。伴随着唱腔的激越,他的表演也越来越生动。周围的人好像也都会唱这段京剧,不时和他一起唱,唱完以后大家还在一起喝彩。那场景让你觉得他们是一群相识很久的朋友,在久别之后愉快地重逢。这让我感觉太好了!
  后来拉二胡的老人招呼我靠近他,我走过去和他站在一起,他唱了一句,停下来并看着我,我恍然大悟,他这是让我跟着他唱。我跃跃欲试地望着他,他又唱了一遍,然后停下来,人们都看着我,我大胆地张开嘴,糟糕地跟着他唱。于是他唱一句我模仿一句,人们大笑一阵,他再唱一句,我再模仿一句,人们再大笑一阵……大概过了一个小时,我开始有了一点自信,并能够加入到他们的合唱中去了。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大声欢呼,我觉得自己已经置身于文化交流之中了。我向大家表达了谢意,然后沿着小径离开。
  不一会儿,我又见到另一个让我奇怪的场面,不远处8个妇女在随着古典音乐跳华尔兹,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过去。很快,我又置身在二十几个围着棋盘下棋的男人和一群身穿彩裙、拿着扇子跳舞的中国妇女当中。我觉得自己突然进了一个每个人都在玩耍、跳舞、唱歌,如同魔方般奇妙的土地上。
  又去了几个公园之后,我意识到,原来这些活动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普通的。由于受过同样的教育,他们会唱同样的歌,背同样的诗,玩同样的游戏。所以,在公园里,不管认识不认识,他们都可以一起参与各种活动。
  在美国,休息的时候,人们喜欢去喝咖啡,或者自己读读报纸,一群互相不认识的人聚在一起,应邀唱支歌,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何况没有一支歌是所有美国人都会唱的!对美国人来说,他们不大容易同其他人熟络起来,这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所反映。比如说,美国人不会很快地和陌生人交谈,他们对别人常有一种不信任感,因而相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人喜欢独处。可随便一个中国人走在街上,都可以通过共同熟悉的诗歌和歌曲而联系在一起。中国社会的整体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北京的胡同越来越多地被高楼大厦和商城所取代,而这些大厦和商城也使中国人的购物行为随之现代化了,胡同和传统市场将为缺少人情的购物中心让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在高速发展现代化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一些中国传统商品市场上的人性化特点?请看一个美国大学生的感受――
  
  人性化的买卖方式 让?斯维罗
  到北京后,我注意到不管走进哪家商店,马上就会有人迎过来,而且是非常主动地和顾客打招呼。“来,看看!”“便宜!便宜!”喊叫声不绝于耳。这次也不例外,我在一个卖薄夹克的柜台前放慢了脚步。在匹兹堡的时候,我就曾经想买一件这样的夹克。一个和我母亲年龄相仿的女店员(在这里暂且叫她“大妈”吧)抓住我,顺手拿起一件就要给我穿,一边穿,一边嘟囔着“真好看”。当然,那件夹克不错,确切点儿说是非常好。我想继续做这场生意,可表面上,我先作出了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当大妈在计算器上显示出390块人民币的时候,我表现出一脸的惊讶:“这么贵?”我还了价:不超过100块。大妈微笑着不同意我叫的价,继续和我讨价还价。几上几下,我们一点点接近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钱。最后,当大妈让我把夹克脱下,嘟哝着“真好看”的时候,我知道她让步了。最后我们以140元人民币成交。我记得大妈当时风趣地指着自己左边的衣兜说“人民币”,又指着右边的衣兜说“美元”,惹得我和围观者一阵大笑。
  事后我不禁想起,在美国,像买夹克衫这样的事儿,不过就是把信用卡递给收银员,然后拿衣服走人,非常简单。可在中国,同样是买一件夹克衫,却如此不同,整个购物过程既不可思议又有意思。美国的大型购物中心,像“山姆”大卖场、“沃尔玛”之类,商品都是包装好的,顾客自己挑选,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建议。付钱的时候,店员像背台词一样地说声“你好”,然后就把顾客打发了。没有交流,没有笑声,没有你来我住的砍价,也不够人性化。而在中国这种高效率的讨价还价,买卖双方的交流,给人更人性化的感觉。
  当然我也发现,新式的、现代化的、像西方一样的市场在中国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说具体点,我们将会更多地看到“王府井”而不是“秀水街”。但我不会忘记这段美好而特别的经历,也希望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多少保留一些商品市场人性化的特点。
  
  三
  
  为了准备奥运会时接待大量的外国客人,北京在菜品名称的翻译上下了一番功夫,可是我们的服务方式呢?也许有客人需要我们帮助,也许有客人喜欢自助,正如有人性格外向,有人脾气内敛。我们应当学会见机行事,让客人更加自在自如,套一句中国老话叫做“宾至如归”。然而,怎样才能让客人更加舒适?请看下面一位美国大学生的经历――
  
  在餐厅点菜,请多给我一点时间 格兰?斯帕里克
  这天,我到北京一家餐厅去吃东西,刚选了一张玻璃桌子坐下,一位女服务员就来到面前,她把一份菜单放在桌子上,然后,便在我 身后不远的地方安静地站着。(在美国,服务员放下菜单不会站在客人身边,而是给客人一些时间,再回来让客人点菜。)
  我向她微笑致意了一下,开始看菜单。过了一会儿,当我发现她还站在那里的时候,便很友好地示意她可以走开了,可她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于是,我又试着用更明确的方式示意她离开,而她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她有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怎样才能让她更明白我需要多一点时间呢?”
  我赶紧一页页地翻看菜单,汗都出来了。我为自己抱不平,花钱吃饭干吗要这么紧张?于是,我用英语再次告诉她,我还需要一些时间,可她好像听不懂我说的话,只是冲着我礼貌地微笑。我心慌意乱极了,以至于在盘算牛肉面好吃还是馄饨好吃时,似乎感到肾上腺素直往上涌。她用汉语向我问着什么,我抬起头看着她,一脸茫然。她一遍一遍重复她的问题,可我唯一能够听到的却是自己的心跳。看来我们无法进行任何交流,这种局面令我烦恼不堪,脑子也全乱了。
  我终于点了牛肉面,女服务员才姗姗离去。我不由得舒了一口气,终于感受到了解脱后的轻松,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文化的冲突。尽管后来我明白了服务员站在一旁等客人点菜,是中国餐厅服务员的职业规范,我也很满意那碗和馄饨汤一样好吃的牛肉面。
  
  四
  
  离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还有在这之后举办的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届时,会有更多的旅游者,也包括一些残疾人来北京。怎样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让他们在北京感到更温暖、更方便、更充满人文关怀,作为社会主体的正常人应当为他们作出改变,比如在停车场和电梯的最好位置,划出残疾人的预留位置,即使车位爆满,也不能贸然侵占等等。让残疾人生活得体面而有尊严,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当然,改变现状离不开他们自身的追求和勇气――
  
  怎么看不见残疾人 杰希卡?斯皮尔斯
  来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去游览颐和园。颐和园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皇家园林,如今是闻名海内外的旅游景点。可是在游览时,我们每进一个园子都要跨过一道门槛,跨第一道门槛时我就被绊了一跤。于是,我开始关注起这个问题。
  其实颐和园的地面很平坦,门道也很宽,修建能走轮椅的坡道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在随后的一连几道门旁,我都没有发现一条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后来的日子,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在北京应当多建一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尤其是供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作为外国人,虽然我很不习惯中国的蹲坑马桶,但起码还能凑合着用,而坐轮椅的残疾人就根本无法使用这样的厕所了。
  自从发现缺少为残疾人修建的坡道后,我还注意到在北京竟然看不到残疾人。和副领队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她说,中国的残疾人总是避免出现在公共场合。直到参观北京中医医院时,我才见到了第一把轮椅。在那里针灸科的医生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中草药,还让我们观摩了一个瘫痪病人接受针灸治疗的过程。可惜,针灸用在治疗天生身体残疾的病人身上,这种情况还不多见。我觉得在当今中国,人们在法律上、感情上,还有经济上,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关照和支持是不太够的。
  美国的情况要好得多。近百年来,依照法律,美国所有的公共建筑都有供残疾人使用的通道,特别是在学校。过去20年里,为了让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曾通过了一系列在雇工和教育方面反歧视的法令,建立和开展了一系列类似特殊“奥林匹克”那样的活动。
  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就有一个专门为患智障“唐氏综合症”的学生开设的科目,那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上裁剪课,也可以和其他学生一起上唱歌和体育课,这使他们既能受到照顾,同时又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没有什么区别。
  北京教育部门的一位官员说,教育部已经意识到了这种需求――所有的孩子,包括残疾孩子,只要想上学,都应当得到保证。我觉得光教育部门意识到还不够,社会生活中的各类设施都应考虑残疾人的需要,比如建造轮椅坡道电梯等,更重要的是,应当把残疾人看作同样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群。当然,就这点来说,美国也并不是做得无可挑剔。
  离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北京还要办2008年残奥会,北京会有很多的旅游者。中国正努力与国际接轨,相信能够很好地面对和解决残疾人的问题。
  
  五
  
  也许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使然,也许是中国人的好客性格使然,但是,所有解释都不能抹去一个外国客人的感同身受。在待人接物方面,我们的确有许多让人费解、令人深思的地方:为什么白人女性在中国受优待?什么因素使中国人对非洲和非洲裔充满好奇?怎样才能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让国际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平等、自然地生活在北京,这都是奥运会来临之际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
  
  在中国受到的“优待” 丽萨?布鲁娜
  在中国,长着一张外国面孔的人显得很扎眼。我的白皮肤、蓝眼睛招来了不少注视的目光。我曾经纳闷,招来那么多人的注意,是不是因为我身边的那位黑人女同学,我和她比较要好,我们经常在一起。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尽管人们对我的女伴的肤色表现出了好奇,但是对白种人有着更多的兴趣。
  有几次我们外出,一些中国人过来要和我拍照,他们不想让我的同学出现在照片上,就紧挨着我,或者把我拉开,远离我的同伴,这让我有不愉快的感觉。尽管我和我的同学对此都有感觉,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挑明过。
  走在中国的大街上,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被以白人为主角的大量照片和广告宣传所震惊。对中国人来说,这会怎样地影响国人对外国人的感觉和态度?传递的又是怎样的一种信息呢?难道说白人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是因为广告上那些产品是美国公司制造的?或者暗示:连外国人都在穿我们的服装,你们也应该!我觉得一定还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一天,我们走在北京的一条酒吧街上。每当经过一个酒吧时,我几乎都能看到门前服务生那骤然一亮的眼神。他们大声喊着几个英文单词,过分亲热地拉住我们的胳膊,一个劲儿劝我们进去。最后我们选择了一家安静的酒吧。刚一进门,服务生就急忙把一群中国客人打发到旁边的位子上去,让我们围着那张原本属于中国客人的大桌子坐下。被请走的那些客人不仅不为服务员的做法生气,还冲着我们微笑。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们一个手势便能招来服务生的殷勤服务,而那些中国客人呢?为了一杯饮料要等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后来,我和两个美国同学去滚石跳舞俱乐部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进门付款时,收银员向我们招招手,用眼睛瞟着同样来付款的中国客人,却小声地对我们说“请进,外国人免费”。当时,我的同伴高兴得跳了起来,可我却觉得内疚。若是在美国,这不就是种族歧视吗?也许,服务生以为我们是已经在中国定居的中国公民,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的长相让我们得到了特殊的对待。
  
  编辑 麻雯

相关热词搜索:美国 北京 眼中 美国大学生眼中的北京 美国大学生图片 美国大学生生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