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免费悲喜交加_悲喜交加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日前,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于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展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事实上,自2008年起,国家图书馆已率先在全国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之后,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也先后免费向社会开放。在一部分人为图书馆免费开放叫好的同时,另外一些人也在质疑,免费图书馆是否真的能带动阅读热?其他公共展馆都不收费,它们如何维持?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投入是否能支持公共展馆运转的全部开销?公共展馆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馆多项免费措施方便读者
  春节前,一条微博“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红遍网络,一个馆长成为明星,只因杭州图书馆大门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平等、无障碍、免证阅览,浏览者、民工、拾荒者均可进入。
  不设门槛,一个简单的举动为何引发热烈讨论?公共图书馆,这个本属于平民的地方,是让有学识、有知识的人更加有学识?还是让那些看不到希望的人能够看到希望?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表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情,满足了普通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这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酷爱读书的下岗工人李师傅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想要得到北京图书馆(解放后到1998年,国家图书馆称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非常困难。办借书证有严格限制,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的人,才可以办理中文借书证;高级职称或局级以上职务,才能办理外文借书证。作为普通工人的他只能望馆兴叹。
  好不容易熬到1998年国家图书馆进行改革,取消对读者办证的所有限制,只要提供身份证,都能办理国家图书馆的借书证,可李师傅照样去不起图书馆。收入微薄的他面对国家图书馆各种名目的收费依然不敢问津。李师傅掰着手指头给我数:读者卡工本费(每人20元)、读者卡年度验证费(每年10元)、读者存包费、自习室使用费、讲座门票费,还有文献复印费、文献传递费、文献检索费、光盘刻录费等等。这么多收费项目,李师傅意见很大,同时期的媒体批评不绝于耳。
  福音终于来了:中央财政在2007年底,为国家图书馆一次性拨款9300万元,加上此前拨付的8500万元,使得2008年国家图书馆免费服务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国家财政拨款能够基本满足国家图书馆运转的开销。听说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得到消息的李师傅就兴冲冲地去了。在基藏馆他最感兴趣的历史书籍那儿流连了一整天,现在基本上每周他都会去好几次国家图书馆。
  事实上,能来国家图书馆读书的毕竟是少数人,而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已是大势所趋。小白领玫玫就喜欢登录国图的数字图书馆寻找资源。
  目前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建设有电子图书、报纸资源库、精品图库、工具书库等13个数据库的数字资源。读者只要登录网站,便可读到国家数字图书馆拥有的23万种、46万册电子图书和全国各大报业集团的400余种核心报纸。对于研究者而言,数据库中还有覆盖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地区的信息资源体系,包括国内公认的精品工具书2000余种。在视频资源数据库,玫玫就经常在近万场视频学术报告中搜索她审计专业的报告视频。
  
  到博物馆与历史对话
  4月的北京春寒料峭,首都博物馆大楼侧面停着的几辆豪华大巴提示我们,目前博物馆的参观者主要由旅行社带来的外地游客组成。
  在有着千年历史的文物艺术品前,导游小珂举着小旗子,他的身后是成群结队的旅游者,他那因过度说话而变得沙哑的嗓音不断地通过小喇叭传出,回荡在博物馆空旷的展厅里。
  小珂告诉我,自从国内多家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他所在的旅行社就开始瞄上了博物馆,把参观博物馆纳入了业务范围。据他了解,北京故宫博物院、军事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都与不少旅行社签订合同,成为很多到京旅游团的必到场馆。另据统计,北京每年要接待8000万人次境内旅游者和230多万人次境外旅游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游客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从收取20元门票到免费开放,观众人数也经历了免费开放之初的“井喷”期,到目前趋于常量,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也能够有更多机会看到这些国家宝藏,长见识开眼界。
  然而博物馆工作人员小陈也经常看到不少令他不快的场景:“冬天有来取暖的,夏天有来乘凉的;有来躲风避雨的,也有来上厕所的,甚至还有来洗菜的……还有参观者抱走成捆的宣传页准备去卖废纸。”小陈感叹,没有门槛的博物馆,被嘈杂的人群“挤”掉了应有的神圣庄严。
  抛开这些杂音不说,从某种角度上讲,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可以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纵观沧桑变迁。
  多次游历国外的婉儿每到一个地方通常会去看这个地方的博物馆,她认为看博物馆是用最少时间看最多东西的一个方法。那些厚重的历史画卷,那些精美的艺术珍品,那些传世的国宝档案,往往会让切身的烦恼一时间变得很渺小和琐碎,不值一提了。她看过的博物馆包括韩国首尔的汉城奥运博物馆、纽约的现代艺术馆(Moma)和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地区的博物馆群“史密斯索尼亚”、休斯顿的艺术博物馆。
  “看了那么多的博物馆,我特别欣赏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最关键的一点是,大英博物馆是免费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在首都博物馆作“感受大英博物馆”的讲座时说:“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像我们这样有不错的固定收入的人来说,每天在纽约、在伦敦看各种博物馆,除了国立的以外,像蜡像馆、私立博物馆,每次10英镑,等于100多人民币,频繁地去看肯定受不了。所以我说,在巴黎看卢浮宫,在纽约看大都会博物馆,都不如看大英博物馆轻松。因为,你不用考虑金钱的问题,今天看不完,明天再来。我在那里住了31天,去了15次,看累了就回家,第二天继续,很惬意。”正是有了这次经历,陈平原才想写一本书,这就是2003年出版的《大英博物馆日记》。“书出来后,效果不错。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还做了一个40分钟的专题节目,让我这样一个非专业的读书人,告诉你怎么进入大英博物馆。”
  其实,不只是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国家肖像画廊、泰特美术馆、泰特现代美术馆、维多利亚及亚伯特博物馆等,也都是免费参观的。
  
  国外展馆窘困中实现免费
  去伦敦留学的中国博士方军发了一条微博,开心地表示,他一个便士都不用花,就把大英博物馆和英国科学博物馆几十家博物馆玩了个痛快,他有几篇论文就是在博物馆里完成的。
  伦敦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是1997年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制定的新政策,是新政府文化政策的一项核心内容。2000年底,英国最好的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相继免费开放。
  博物馆不收费,它们如何维持?游历伦敦的方军留意到,布莱尔政府通过建立国家遗产彩票基金和政府直接拨款,以补贴博物馆因停售门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博物馆还开展了多种活动和用各种方式创收,如在科学博物馆,方军就花了10英镑(约160元人民币)买了一本介绍该馆的精美画册。各家博物馆都开设了规模不少的书店、礼品店和咖啡室等等。
  布莱尔政府其实算盘打得精,伦敦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吃小亏赚大钱”。大英博物馆也会经常举行一些好的展览,以吸引客流量。博物馆成为吸引游客来伦敦的重要砝码。
  不过,大英博物馆门票开放制度也不是风平浪静。北大陈平原教授去的时候,英国各界上下争论不休,国家用国民税金给博物馆全额补贴,得益的却多是外国人。博物馆门口有一个募捐箱,欢迎捐款,但不硬性规定。争论结果是,如果改为收费,经济收入比较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那个阶层,是进不了博物馆的。有钱人没问题,他们还可以自由出入博物馆;那些没钱没修养的,却被挡在博物馆外面。这样一来,国民素质差别很大,社会断层及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陈平原教授举了一个例子:蜡像馆门票11英镑,白金汉宫门票11英镑,即使是英国人都觉得有点贵。像大英博物馆这样的知识海洋,允许一次次自由地出入,让百姓的国民素质有所提高,在这个意义上,短期内是亏本,长远看是合适的。这个说法,很让陈平原教授感动,因此,他走到哪里都会为大英博物馆说好话。
  
  免费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探索,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得出一个结论,经费问题是制约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因素。这几年陈力在全国政协的提案中,多次呼吁解决基层图书馆运行保证保障机制的问题。其中主要是谈经费问题,一是国家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另外一个就是社会各界的捐赠。在国外,对图书馆等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有一系列优惠条件的。我国虽然也有相关政策,但是缺乏可操作性。一些鼓励捐赠的法律,比如说遗产税等尚未出台。免费服务表现为对公众免费,但是实际上意味着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
  此外,基层图书馆各地区、城乡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基本服务人员配置等尚存在严重缺口,致使公共服务大打折扣。
  陈力讲道,几年前,在西部有一个省级图书馆,到了冬天就没法开馆了,因为它没有钱烧暖气。还比如在西部的一些县级图书馆里,每年的经费最多能够解决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所以就没有其他服务可言,包括中央财政给它配备的计算机都没法开,因为如果计算机运行起来,每年电费就是一大笔钱。所以,这次国家在财政上作了安排,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图书馆给予经费上更多的支持。
  不少博物馆工作人员反映,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例如出现了随地吐痰、大声接打手机、使用闪光灯拍照、儿童喧哗嬉戏等不文明现象。由此可见,免费开放,对博物馆界来说,确实挑战不小。在管理上怎样应对?在安全上怎样防范?服务上怎样满足?都需要摸索新的模式和路径。
  陈平原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在巴黎参观奥赛博物馆,那是允许照相的。他们在绘画上做了加工,所以,观众可以在画前面照相。在中国,目前还不行。其实,隔着玻璃看,很不舒服。但是目前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一是怕失窃,第二怕温度、湿度控制不好。
  世界知名博物馆是如何应对免费开放的?法国卢浮宫是世界顶级博物馆。每到免费开放时,参观者早早地在门前广场上排起长龙。馆方会向参观者免费发放导游图,并设计好参观路线图引导游客。
  德国柏林博物馆的联票在柏林任何一个博物馆的售票处都可以得到。博物馆联票可在前后相连的3个开放日内使用,能参观50多家博物馆。联票也能起到分流参观者的作用。
  英国许多大型博物馆都会事先对参观人数进行预测,从而确定保安人数以及开闭馆的时间。
  加拿大渥太华美术馆对展品的保护相当重视,除了各场馆都设有监控摄像头之外,工作人员会把所有参观者的钢笔或圆珠笔都暂时“没收”,然后给需要记录者一支铅笔,原因是担心有人不慎把油墨蹭到那些珍贵展品上。
  就中国来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国家保证基本投入之后,它在文献积累、人员培训、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技能等方面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截至目前,北京已有首都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33家展馆免费开放。在未来两年内,北京其他展馆也将陆续免费开放。详见http://news.省略/travel/2008-03/27/content_7869955.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悲喜交加 展馆 免费 展馆免费悲喜交加 悲喜交加 七月悲喜交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