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痞_狠话标语会让我们的文化粗痞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谁带狗在此拉大小便谁不如狗!”“严禁倒垃圾,否则全家死光光!”“小商小贩,禁止入内,违者暴捶狠打!”“小孩放火,大人坐牢!”“谁不搞计划生育,就让谁倾家荡产!”……
  在城市乡村,在大街小巷,这样的标语想必你我都见识过。
  是不是粗暴偏激的标语才能奏效?国外的标语,大都写得文雅而有深意。比如,极少用“严禁”,改用“请”。曾看到过一则提醒大家不要乱吐痰的标语,写得很打动人:“是否乱吐痰,体现你的修养。”这样的标语让人感觉既亲切又有深意,很容易接受。
  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狠话恶语在城乡公然展示于公众视野,是对广大受众的一种无形伤害。它是在用文化语言之恶来惩罚日常行为之不当。
  小时候看到外地来客吐痰时的样子很“酷”,小朋友们群起效仿,大人们没有恶语训斥我们,而是好言相劝:吐口水就是吐财,小时候把财都吐光了,长大会受穷的。
  我们真的不敢再吐口水了!
  还有就是村庄有古训:“春不动土。”上辈人用教诲来告诫我们下一代,我们都用心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别人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家教。这些都是传统农村社会中对不文明行为的一种劝诫,现在想起来还是让人感觉有些温馨。
  “文革”破坏了我们传统的人文生态,我们学会了用批判的方式、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各种问题,这些方式具体表现为用贴大字报批判、用喇叭、标语来训诫,我们就是没有学会用文明社会的准则来处理现代的各种问题、难题。一个没有文化修养的社会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耐心、责任心的社会,也会是一个用一种错误代替另一种过失的社会。刚刚识字的孩子,看到这些当代成人的各种狠话、恶意标语,对他们一辈子将有什么样的影响?他们长大后会对这些标语有一种“温馨感”吗?
  让我感到痛心的是无处不在的语言低俗化、痞俗化、恶俗化,从电视主持人的“哥们姐们”调侃,到手机短信中的嬉笑乱骂,从电视电影中的无厘头搞笑,到街头狠言恶语的标语,我们的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正在丧失。我们的文化最后可能面临的,不仅仅是沙漠化的问题,而是垃圾化、粗痞化,这种现象已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下一代人的语言表达。如果这样,它不仅伤害了我们的文化,教坏了我们的孩子,还有损我们的国家形象。

相关热词搜索:会让 标语 文化 狠话标语会让我们的文化粗痞化 狠话标语会导致文化粗痞化 资本运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