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吃喝 [国外限制公款吃喝有高招]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公款吃喝现象在国内较为严重,也是中央政府治理的重点。但公款吃喝在一些国家却十分少见。在印度,很多政府公务员竟然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在俄罗斯,一位政府官员如果想用公款请别人吃饭,严格而繁杂的报销手续会让他望而却步;在欧洲,政府官员在公款消费的问题上更是如履薄冰,因为媒体和民间团体一直在密切监督着他们……
  
  印度: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
  
  我有一次到印度新闻局办事,竟然意外地发现这些被认为是“社会精英”的公务员在办公室里吃午餐。经询问后才得知,原来印度政府部门并没有食堂等后勤设施,由于中间只休息半个小时,因此许多人的午餐都是从家中带来或者在街边小摊上解决。“那你们会不会以招待的名义到餐馆去吃饭?”没想到这些公务员对问题一头雾水:“怎么招待?由谁来付钱?”
  印度经济增长学院的古普塔教授对此解释说,除了极少一部分外事场合会有政府出面宴请外,印度总体上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对于普通的政府部门,所有的工作往来都是“有事说事”,办完后各自去忙各自的工作。由于每年所做的预算当中没有招待费这一项开支,发票不能用工作的理由报销。财政支持被切断了,自然也就没有人张罗着去请别人吃饭了。另外,政府官员同样也不敢接受别人的请客吃饭。在印度的朋友告诉我,想请印度官员吃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如果不是和官员的私下关系已经非常密切,他们根本不会随便答应和别人一起到餐馆吃饭,因为一旦被媒体曝光,公务员即便没有做损公肥私的事也会“有理说不清”,公共舆论的压力甚至会使其职位最终难保。
  不过,印度虽然没有公款吃喝现象,但索贿受贿和挪用公款等腐败问题依旧十分严重,“印度和中国一样,在反腐败问题上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古普塔教授说。(陈继辉)
  
  俄罗斯:报销手续太复杂
  
  俄罗斯很少有公款吃喝现象,无论是在俄餐馆还是在中餐馆,消费的大都是自己付钱的市民。我的俄罗斯朋友中几乎都没有公款吃喝的经历。他们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单位的财务制度卡得很严,报销手续太复杂。
  俄罗斯的经济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政府部门的经费并不充裕,许多单位根本就没有供应酬开支的费用;即使有,繁杂的报销手续也让人很头疼。一位在俄罗斯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介绍说,他们单位请人吃饭需要完成五步手续,至少三个领导签字才能顺利报销,整个过程耗时数个月。
  首先要在请客之前填写一张“请客计划”,详细汇报一下去哪儿吃,吃什么,大概的价格是多少,请客的目的是什么,之后再由领导签字,经批准后才能请客。
  吃完饭后,要保留饭店提供的发票,发票上需标明吃了哪些菜,喝了哪些汤,每个菜的价格是多少,此外,吃完还要报告请客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请客目的等等。“如果遇到了去外国出差,请客就更麻烦了,还要把发票都翻译过来。”这位朋友告诉记者,自己几个月前出差的发票到现在还没有报完。有时候为了省事,他干脆自掏腰包请客。(马剑)
  
  欧洲:媒体对公款盯得严
  
  欧洲政府官员在吃喝方面公私分明,政府对此有严格的监管,而滥用公款一旦被媒体披露出来就会成为一件大丑闻。
  我的一位朋友经常到各地参加各种研讨会。他手头有一笔经费,本人签字就可以报销。即便如此,他每次出差时总要算得很清楚,该自己出钱的时候毫不含糊,很少想着去“揩油”。这不全是因为他的觉悟高,还因为一旦在预算审核中发现问题,丢了手头经费自不待言,还会闹得个身败名裂。
  几年前,时任瑞典副首相的莫娜?萨林购物时借用了政府为其提供的信用卡,尽管后来将钱还回去了,但经媒体揭露后,她不得不辞去现职。本来是热门的首相人选,却因借用信用卡一事断送了政治生命。
  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应朋友之请乘游艇度假,被媒体知道后紧追不放,巴罗佐差点因此下台。在参加当时在欧盟总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时,我亲眼目睹了记者们是如何“穷追猛打”的。当时整个记者会一直就没离开过这一“主题”。他们非要发言人解释清楚巴罗佐是应谁之请,邀请的理由是什么,等等。
  德国前央行行长威尔特克也因为公款消费丢了官。2002年,他带着老婆孩子在柏林超豪华酒店阿德龙住宿4天,花销7661欧元。按规定,他本人可因公务报销两晚上住宿费,其余费用应由他自己支付。结果整笔费用都由德国央行属下的德累斯顿银行埋单。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轰动全国,威尔特克不得不离开年薪35万欧元的德国央行行长职位。(卓南)

相关热词搜索:公款 高招 吃喝 国外限制公款吃喝有高招 国外怎么限制公款吃喝 国外如何限制公款吃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