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综述】 旅游区域结构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摘要]综述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具体包括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演化过程、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类型与结构、区域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模型三个方面;指出国内外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知识竞争力 评价体系 区域竞争力
  [分类号]G35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先后出现了关于区域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即通过评价找到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各因素的贡献度。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区域竞争力评价进入了新的研究阶段――知识竞争力评价。
  
  1 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演化
  
  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其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工业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评价阶段。这一时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主要是以比较各国的经济实力为主,评价指标全部是硬指标,而且指标体系比较庞大,指标间的关系松散,研究对象也主要是工业化国家。代表性的评价体系有1979―1998年间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CR)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CY)。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1年),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国际(城市)竞争力评价阶段。这一时期区域竞争力评价的范围从工业化国家逐步扩展到包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经济国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测评社会在知识的投入与产出状况及其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创新、知识流通与知识应用。代表性的评价体系有1998年-2001年间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CR)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CY)及其国际经济组织发布的知识经济测度体系及国家创新体系。
  第三阶段(2002年-),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阶段。这一时期区域竞争力评价的范围涉及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以罗伯特?哈金斯协会提出的“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WKCI)为标志,WKCI首次对全球经济体的知识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度量和分析,是衡量各地区知识容量、能力、可持续性以及将知识转换成经济价值和该地区居民财富程度的整体综合基准。至此,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产生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2 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类型与结构研究
  
  对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80年代学者们对知识经济的理论研究。
  198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克卢普在其著作《知识:它的生产、分配和经济意义》中提出知识经济概念。随后,OECD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1996年以后,国外出现了一些国际组织机构对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这些指标体系是对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国内外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类型大致分为4个方面:
  
  2.1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
  美国是第一个对知识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国家。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分别于1996年、1998年设计了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知识评价指数”与“美国国家新经济指数”。美国国家科学院认为,近年来世界变化加速,而驱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和知识革命。该体系构建了6大指标23个细分指标;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于1998年提出美国国家新经济指数,用以对美国各州在知识经济各项重要指标上的发展状况给予评分并做出排名,总计包括5大类17个细分指标。此后,OECD、APEC、澳大利亚知识经济机构、新加坡、中国国务院信息办公室分别于1999年、2000年制定了对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
  从各国及国际组织机构所构建的知识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知识存量、知识创新、知识应用与转换在区域知识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知识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研究的起点。
  
  2.2国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
  国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每年分别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和《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为代表,这两个竞争力报告自2001年以后,不约而同地加重了对“知识能力”要素的量与质的关注以及对其指标的不断修正,如表1所示。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这些机构对各国竞争力的排名作为评价自身国际地位、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国内对国际(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对国际三大竞争力报告的竞争力排名的介绍分析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倪鹏飞建立了10多个测评指标用来测量国内城市竞争力并进行排名;此外还有尹玉龙评价体系、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评价体系、王秉安等提出的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肖红叶等的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提出的“三位一体”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其他主要的相关研究有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的严于龙以地区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作用、金融活动、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8大类要素作为衡量我国地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1980年与1995年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排序;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姚先国教授建立的评价区域竞争力的体系,从地区经济实力、经济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理、金融环境、企业竞争力、科技和人力资本8个方面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并对各因子的各个指标进行省际间静态和动态的比较分析。吴玉鸣、徐建华、李建霞构建的我国区域信息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王福新对国内33个城市1996―1998年三年间的“城市内部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名。研究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价指数等指标进行比较,但该研究没有清楚交代城市内部经济竞争力的理论内涵、指标体系,仅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说明与比较。黄宏亮把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逐级分解到10个系统层、31个状态层和103个变量层,从而建立起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各类指标的相应权重,直观地展示了各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分层次竞争力的状况,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构分析与趋势分析。
  国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的制定与研究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3国家创新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创新活动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创新活动的组织运作越来越具有国家或全球规模特征。1987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 弗里曼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之后,各国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从国家或区域的层次上研究知识创新的组织结构网络、网络中各种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特定国家生产、传媒和使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
  1997年,OECD推出《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是从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整体出发研究个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知识与信息的流动,研究的重点已从传统的投入一产出分析转向对创新活动过程的分析。1998年OECD公布的国家创新系统专题研究报告简本提出了从创新企业网络、产业群、人力资源流动和组织结构关系等4个方面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绩效进行分析和测度的指标体系。为了测评OECD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迎接全球化挑战的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表现,1999年,OECD正式发表《科学、技术和产业计分表:知识经济基准》一文,该文建立了一套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的指标体系,测评的焦点在知识创新、知识流通与知识应用。该指标体系包括12个大项,44个中项指标。
  为了评估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度,波特和斯特恩1999年建立的国家创新力指标体系发表在华盛顿国际竞争力会议上。该体系包括4大指标10个细分指标,并使用统计上的回归分析和数学模型,用以辨识那些与国家创新绩效以及相关贡献紧密联系的因素。
  2000年,欧盟理事会制定了欧盟创新计分牌(EIS.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目的是关注欧洲企业政策与竞争力,希望能让会员国了解其在创新绩效上的优势与劣势。该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经济的主要动因及数个创新产出指标,共4个大类16个二级指标。EIS指标体系总结了创新绩效的主要方面。根据欧洲理事会提出的“欧洲创新计分牌”大纲设计的这一指标体系,2001年反映创新活动的指标增加到17个。2005年欧盟与联合研究中心(JRC,Joint Research Centre)密切合作,进行了EIS自2000年欧洲理事会首次提出后的第5次修订。通过这次修订,评价总体创新指数(Summary Innovation Index,SII)的EIS指标体系经过改良增加到现在的26个,创新指标种类由原来的4类增加为现在的5类,新处理方法通过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允许忽略某几项并增加在新的方面影响创新绩效的数据信息。
  国家创新体系侧重对国家创新能力与绩效的测度,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流通与知识应用。国家创新体系强度的评估指标成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2.4区域知识竞争力测评体系
  2002年,英国罗伯特?哈金斯协会(RHA)首次提出了“知识竞争力”的概念,并建立了《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WKCI),通过该指数评价体系对全球主要地区和国家的知识竞争力进行评价。
  RHA的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与WEF的全球竞争力指标体系、IMD的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在指标设计、评价理论与方法、要素构成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对“知识能力”要素的指标设计方面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约而同地加重了对其量与质的关注以及对其指标的不断修正。可见国际竞争中“知识竞争力”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显。
  国内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刚刚开始,除了对RHA的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WEF的全球竞争力指标体系、IMD的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的介绍与评价外,一些学者在参照罗伯特?哈金斯协会的《世界知识竞争力指数》及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世界竞争力年鉴》的有关“知识能力”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个别指标进行处理与更换,构建我国的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林善浪,王健(2008年)构建的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三个一级指标:知识要素层、资源要素层和市场要素层,8个二级指标。
  张川蕾(2008年)在构建知识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3―2005年区域知识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分析,采用由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地区经济产出和知识的可持续性5个一级指标下的1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
  相丽玲等(2008年)在分析国际三大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的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由知识经济产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基础设施、知识的经济转化能力6个一级指标下的18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
  曹如中等(2008年)将城市知识竞争力指标分为与知识资本有关的指标、与知识创新能力有关的指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关的指标、与知识基础设施有关的指标、无法归类的其他指标5个一级指标59个二级指标。
  
  3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目前国内外建立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每种评价方法都各有其特点,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主要区别在确定权重上。
  一类是主观赋权,所采用的方法是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对象打分,但难以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如WEF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将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和创新驱动阶段,并给出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类要素相应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一类是客观赋权,所采用的方法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但往往忽略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有时确定的指标权数与预期不一致,如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在IMD的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不管每个二级指标所含具体指标数目的多少,IMD都赋予其5%的相同权重。IMD认为这种赋予相同权重的方法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确保与过去评价结果间的高度兼容性。因为统计数据有时会出现误差或过于冗长,固定权重就可以起到如防火墙的功能,防止因权重不同所引起的问题的放大。同时,IMD也使用了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两种类型的数据来分别评价定量与定性问题。其中硬性的统计数据在所有测算指标中所占权重将近2/3,而来自年度问卷调查的数据等软性指标占所有指标权重的1/3。
  我国现有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方法多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知识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有林善浪,王健构建的知识竞争力层次模型;曹如中等构建的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钻石模型和城市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循环链;相丽玲等构建的知识竞争力模型。
  
  4 结论
  
  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产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知识经济测评体系、国际(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国家创新体系走向归一的必然。
  知识经济测评体系的研究是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研究的起点。国际(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的制定与研究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国家创新系统的制定与研究对国家创新能力与绩效的测度,反映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流通与知识应用。国家创新体系强度的评估指标成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为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知识创新能力的测评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目前,国外的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皆出自权威机构,RHA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可谓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代表,其全球知识竞争力排名对许多国家和地区评价自身的国际地位、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机构的实证报告侧重国家/城市知识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测度方法的研究,未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证评价会向企业知识竞争力延伸。另外三大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在对“知识能力”的测度理念与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国内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刚刚起步,属学者个体行为,缺乏权威性。国内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区域”版,但与WEF和IMD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知识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模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关热词搜索:综述 竞争力 区域 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综述 区域知识竞争力评价研究 知识竞争力的演化与评价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