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武林外传 武林外传手游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一把剑,一块空地,行如流水的拳路,合着衣袂飘飘的洒脱,耳边只有风声、剑声、衣服破风之声……这就是中华武术的境界。   王健是一个武痴,尽管现代人对中华武术的概念也许只停留在李连杰、成龙上。
  6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济南市少年宫,想让他学点特长,顽皮的王健随手拿起了摆在那里的武术器械,自己玩起了左右手互搏。这正中了父亲的下怀。父亲就是一个武痴,曾经师从济南摔跤大师王玺路。从此,王健便成了“武林”中人。
  王健去少年宫上课,父亲一直陪着,老学生比小学生听课还要认真因为回家后,老学生要指导小学生继续练。一边苦练武术,一边努力学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王健就这样在苦练中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
  武术是个吃苦的行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说,受伤也成了家常便饭,在王健的身上,至今还有很多伤痕这都算是“武术综合症”。但这也同时练就了他优于常人的毅力。
  进入山东体育学院的武术专业,王健是以山东省武术状元的身份考入的,而这期间,他又在比赛中获得山东省双钩冠军、太极拳冠军以及山东省“希望杯”全能第三名,这让父亲大感欣慰。这个武痴的梦想终于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就在他成绩蒸蒸日上,广告片约纷至沓来的时候,他突然间思考一个问题:学武是为了什么?山东是四大名拳之首的螳螂拳故乡,有着水泊梁山108好汉,也有着悠久的武术文化传统,为什么近几年的山东武术却越来越寂寂无名?自己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应该为山东的武术做点什么?
  于是,他放弃了曾经让他心动不已的武打替身演员的工作机会,成立了自己的“菁英”武术队,专门招收喜欢武术的孩子,向更多的人传授武术知识。
  近十年过去了,他的武术队从冬到夏从春到秋,从未间断过。学生时代,他上学,练武两不误;如今,他上班,教课两不误。他生活状态总是处于一种繁忙之中。周一至周五的白天,他在一家企业进行着日复一日的8小时工作,这是脑力劳动,也是生活的来源。而武术则是调剂,不是谋生的手段。晚上和周末全天,是他和武术,和学生们的美好时光,这是体力和脑力并用的,因为既要给学生不停地讲解,还要不断地做示范动作,对于常人来说,这就像上了发条的永动机一样,永无休止地工作,而他却并不觉得累,因为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感觉,是一种很单纯的快乐,即使在他身体十分疲倦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依然是快乐、充实的。
  王健倾尽所能,将自己的武术知识教授给学生,并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练习的套路或者器械。更重要的是,他绝不允许他的学生跟别人打架。记得那年看《霍元甲》的时候,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流泪了,一代武术宗师霍元甲所传达出来的武学精神让他唏嘘不已: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一刻,他已经领悟了什么是真正的武学精神。他要传达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是一门强身健体的学科,不仅仅是一门打架防卫的本领,而是一种积极向上,意志坚强的武学精神。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学生多的时候,王健一个人忙不过来,父亲则是他的“救兵”。这位默默支持儿子的武术事业的父亲,是他武术队的“义工”,忙的时候便由他来教新生,以便让王健腾出精力来教老生。孩子们把这位老教练亲昵地称为“爷爷”。由于主要带孩子们进行基本功训练,“爷爷”有时候比王健都严厉,可以说一丝不苟,孩子们对他又敬又畏。
  家长们送孩子到这里来学武的目的,要么是强身健体,要么是学一门防身技能,要么是为了锻炼孩子意志,要么就是孩子热爱。但殊途同归,孩子们收获了很多的快乐。蹦蹦跳跳的学习过程更符合了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但最开心的时光莫过于出去表演的时候,在唱唱跳跳已经大众化的年代,独具一格的武术表演会让人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王健时不时地接到一些诸如此类的演出邀请,他便自编自导,组织学生进行演出,听到台下的掌声,孩子们为这种单纯的成就感兴奋不已。
  王健说,武术是梦想,自己圆了父亲的一个梦。自己也有一个梦想,就是让中华武术精神在更多的孩子中间普及,为了这个梦想,他永不会言弃。

相关热词搜索:父子 外传 武林 父子武林外传 潇湘溪苑父子相认武林 武林外传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