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话【百年老建筑里的邮电史话】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流光容易把人抛,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在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砖红色德式小楼里,依然留存着百年的城市风光一一这座小楼就是青岛邮电博物馆。从内而外,这座小楼既是一部邮电史话,也是一个城市传奇。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鸿雁传书之说,书信在彼时何其珍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如今,通讯业的发达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然而那些古老传统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工具依然能勾起人们温暖的回忆。通讯的变化,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发展,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城市的变迁。
  老楼细语
  位于青岛市安徽路5号的青岛邮电博物馆始建于1901年,至今已经有110个年头。1901年,德国汉堡FH施密特公司承造了这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小楼,1905年,德国邮政总局出资买下该楼产权,建立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一百多年来,这座小楼始终为邮电营业场所。砖红色的外墙,面向两个街口的转角处各耸立着一个方尖塔楼,整栋房子在街头呈三角形布局,仿佛江海奔流到某处忽然旁逸斜出的支流,非常贴合青岛原本就不规则的地势,在空间结构上让城市显得多姿多彩,气质非凡。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多千篇一律的方块形建筑布局的涌现,这种因地制宜的三角式设计布局并不多见,而这栋小楼是其中之一。
  初期建成时,这栋小楼是一座洋行,里面只有1/3的空间作为邮局使用,后来到了1905年,德国邮政总局将此建立为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产权归属邮局,楼顶便出现了浮雕式的石质鹰徽,表明此楼是政府办事机构。如今的殖民历史早已成为过往云烟,由于民族感情的缘故,鹰徽在建筑修复时也并没有还原,取而代之的图案是山花造型,并标注了这座楼的建成年份。小小的浮雕图案,竟也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从无到有,从鹰徽到山花,转眼就已百年。
  敞廊设计是这座德式建筑的特色之一,这座小楼的设计实质属于热带建筑的模式。后来,德国人发现青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度四季分明,通风避热的敞廊设计并不适合青岛,于是便加以改造使之适应本土的气候特点。后来在修复建筑时,为了体现其原先本色,复原了敞廊。可以说,除了鹰微,这座楼和100多年的原貌几乎一模一样。楼内原先的诸多办公室,内部被打通之后改造成了宽敞的展览厅,然而走在展览室外的走廊内,依然能看到那些方方正正的办公室老门,它们没有被拆除,只是被封锁了而已,楼内依然依稀有着早期的邮政办公气息。红色的木地板,蜿蜒而上的扶手楼梯,鞋子踏在上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让人隐约觉得时光好像并没有流逝,只不过隐藏在了某个地方。
  邮电史话
  青岛的近代邮电通信业与青岛这座城市几乎同时诞生。1893年,清政府在杨家村(今天的台东一路一带)设立了胶澳电报房。上世纪80年代,青岛市邮电局开始组织编制自己的局志,如今这部局志仍将继续撰写下去。博物馆里有仿造明清时期驿站所建立的门头,中间悬挂写有“驿站”二字的牌匾,两旁挂有对联。古代的驿站不为老百姓传送书信,而是替官家传送文书。汉代画像砖上刻有仿制的古代邮差图像,当年的干层传信筒和邮驿马铃也静静躺在玻璃柜中。在大量的邮电文物和藏品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各个历史时期20多个国家所制造的百余部电话机。其中最古老的一部电话机是1905年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壁挂式磁石电话,由于年代久远,其存世数量已不足10部。这部电话机有着木质外壳,外观看起来像是西方的教堂建筑,因此也是当时西方文化输出的有力见证。上世纪20年代法国的双听筒电话趣事多多,这部电话有个别称,叫做“丈母娘电话机”,据说是为了方便丈母娘随时监听女婿与其他女人的通话而得名。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自动电话,造型独特,像一只笨重的大象,由此也被称作“大笨象”,这个品种在电话里非常少见,而且至今都能够使用。此外,孙中山1912年在青岛广东会馆入住时用过的电话、上世纪60年代中央领导使用过的“红线一号”电话以及毛主席在西柏坡使用过的电话机型等等都能在这里看到。平日只有在谍战片里才能频频见到神秘的莫尔斯码,如今却可以亲身体验用莫尔斯发报机发送老式电报,令人惊喜不已。每个汉字有4个与之相对应的数字,而每个数字则由不同长短的“滴滴”声组成。莫尔斯码的记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据说专业的电报人员只要靠耳朵,凭感觉,就能分辨出发报人的手法。
  德国人建立邮局,外面不挂邮箱,邮箱在墙里面,墙外只有信箱封口。为了方便长指甲的欧洲妇女们拨打电话,德国人还专门设计了电话拨号棒。这些稀奇的小玩意让人感叹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创意无限。上世纪20年代初,孔祥熙出任胶澳商埠电话局局长,任职时间将近一年。在他的办公室里,至今留有当年办公使用过的日式方桌,在桌子的中间抽屉里,还有一张手绘于1933年的电话路线图纸。在修缮博物馆时,工作人员从建筑的墙缝中发现了一些皱皱巴巴的纸片,其中有一张是电话长途通知单,如今也被放在展柜中。平时看着不起眼的邮戳其实也非常珍贵,因为邮戳一旦外流,就会立即被收缴,私人欲要收藏邮戳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年代的不同也决定了邮戳身价的不同,上世纪60年代的邮戳比起80、90年代的邮戳来要珍贵百倍。
  近30年来,邮政事业发展之迅速甚至让人来不及细细回味。上世纪90年代邮差送信用的绿色自行车,现在已经见不到了,而前后不过短短十数载。从信件到电话、电报机,到寻呼机、大哥大,再到手机以及高科技的海底光缆……通讯工具推陈出新的脚步越来越快,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磁卡电话越来越少,想在如今的街头电话亭里找到一部磁卡电话,概率极小;寻呼机在历经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辉煌之后渐渐淹没在了时间的浪潮中;固话也少有人用,有的家庭甚至取消了回话的安置。据说,由于手机的出现,日本的寻呼机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淘汰,其最著名的两大寻呼公司带着2000万用户顷刻倒闭,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乾坤瞬间颠倒,世事难以预料。通讯事业的发展仍在继续,没有人知道,是否有一天,手机也将成为我们脑海中的记忆。但相信随着时光逐渐淡去,曾经的那些邮电往事会汇成人们心中一段温暖的旋律。
  小城旧事
  一部邮电的行业历史也是一部城市的历史,如果与城市的发展分割开,那么邮电的故事将不再完整;同样,邮电业的历程也展示了城市的风貌,行业的发展丰富了城市的故事。博物馆里展示了很多黑白老照片,其中有部分是德占时期的老建筑,如伊尔蒂斯兵营、俾斯麦兵营、毛奇兵营……据介绍,青岛这座城市的殖民地时期建筑,曾记载的数量有3000多,而如今的官方记录却不到500,这笔可贵财富的损失令人扼腕。日本一次侵华时期,在青岛留下了很多古力盖,盖子中间有“两横一竖”的徽标,这至今都是日本邮政的标志,徽标两旁有“电话”两个汉字,这样的一个古力盖有近1吨的重量,4个小伙搬动都很费力,如今这种样式的古力盖,除了邮电博物馆里,其他地方恐怕已经见不到了。古力盖文化也是青岛的一大特色,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不同的古力盖中间带有s、M、K等不同的字母,而这些东西现在都属于难得一见的文物了。或许,邮电博物馆的陈列不仅仅是向人们陈述过去,也是在提醒人们:那些见证城市历史的痕迹有多珍贵。
  馆里有一本1931年的电话号码薄,翻阅其中便能看出当时在青岛赫赫有名的单位,比如交通银行、天真照相馆、亨得利眼镜店等等,它们当中的很多如今都成为现在青岛的老字号。20世纪初,胶澳商埠电话局的第一批电话接线员里就有女性,到了上世纪30、40年代的时候,担任电话员、电报员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穿着打扮都很时髦,40年代的女话务员有着波浪卷发,身着旗袍,妆扮得体。“话务员”对女性来说,成为了那个时期光鲜、体面的工作之一。那个年代的通讯并不发达,很多商人为了能尽快发电报、拨打长途电话,都纷纷讨好女话务员,常常送她们一些小礼物,很多女话务员下班后甚至有专车来接,可见地位的确不一般。这些黑白老照片里,其中有一位容貌绝佳的女话务员,据说当初被一个军官相中,但因坚决不从而被军官开枪打死。虽故事的详情无从得知,但看着眼前的照片,直教人感叹红颜薄命。
  博物馆一楼仿照德国老邮局的模式设立了慢递邮局,游客可以用明信片方式,给未来写信,最长期限为20年。展陈让人们遥想过去的岁月,而未来的信件则让今日的一切都变为值得回味的记忆慢慢沉淀,或许人们可以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样:这十年来做过的事,能令你无悔骄傲吗?那时候你所相信的事没有被动摇吧……旅途上你增添了经历又有让棱角消失吗?不会失去格调吧……

相关热词搜索:史话 邮电 建筑 百年老建筑里的邮电史话 百年史话浦口站 中国铁路百年史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