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反恐形势 [近距离看中亚的反恐斗争]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算起来,文白在中亚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国内工作的时间。1994年到1997年,文白常驻乌兹别克斯坦,1999年后又到了哈萨克斯坦。今年1月他回国休假,此时正值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于是我就中亚有关问题采访了他。
  记者: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的产生和发展是怎样一种状况?
  文白:实际上,中亚诸国不存在民族分裂问题,虽然也存在跨界民族现象,但尚未有民族分裂势力出现。宗教极端势力在中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就国家而言,乌兹别克斯坦的表现是最明显的。乌兹别克斯坦表现最突出的是费尔干纳盆地地区。其次就是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两个国家表现最突出的也是在费尔干纳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分属以上三国,地理上是一体的,但从行政上却不是一体的。该地区物产丰富,农业发达,是中亚难得的好地方。西汉时张骞发现的“大宛国”就是这里。这里历来伊斯兰宗教意识就比较浓厚,虽然中亚也存在其他宗教,但并不存在宗教冲突问题。中亚的宗教极端势力实际上就是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在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宗教极端势力的表现微乎其微。
  中亚的宗教极端势力既有外部根源也有内部根源,内部根源依然是主因。首先,中亚存在宗教根源。中亚特别是费尔干纳盆地历来宗教势力就比较强盛,居民宗教意识,宗教信仰的情绪浓厚。其次是存在社会根源。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国家普遍都很困难,尤其是费尔干纳地区,那里是前苏联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失业问题严重,特别是年轻人。这自然为极端势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从外部来讲,中亚实际上和整个伊斯兰世界是毗邻的。外部的宗教意识和流派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它们。苏联解体之后,很多伊斯兰国家的传教士纷纷前来中亚传教,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也随之而来。内外结合,中亚的宗教极端势力实际上也是在节节发展,而且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标志就是“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的出现。到去年为止,它已经发展到有组织、有纲领、有根据地、有国际联络、有自己的财政保障的地步,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其中,“乌伊运”的很大一部分财政来源是贩毒,主要是从阿富汗过境走私毒品,“乌伊运”的大本营就在阿富汗,有塔利班的庇护,经常骚扰中亚国家,中亚诸国政府对它实际上也是束手无策。
  1999年8月和2000年8月,“乌伊运”先后两次侵入中亚,与当事国政府军发生冲突。“乌伊运”武装人员通过山间小路,从阿富汗经过塔吉克斯坦进入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也进入到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每次都伤亡几十人。仅1999年,吉尔吉斯斯坦士兵就阵亡近30人。由于他们的活动大多集中在山区,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冲击和影响不大。但在政治上,在国家安全上,它的影响是空前的。中亚国家的边界是互为开放的,没有边防军,跨界民族也是自由来往,只是在发生这两起事件以后,中亚国家内部才开始加强边界的守卫。特别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最突出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为了防止“乌伊运”,它在乌塔边界和乌吉边界上全部布上了地雷。
  从以上来看,中亚国家存在着伊斯兰极端运动产生存在的条件。但9.11事件及阿富汗战争,对中亚的宗教极端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塔利班的倒台和“基地”组织的溃散使“乌伊运”失去了一个保护伞和后方基地,后方物资、武器、人员、资金来源的很重要的渠道消失了。这对中亚国家来讲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中亚国家积极支持美国打击阿富汗的很重要的原因,这符合中亚国家的利益,特别是他们的安全利益。
  记者:9.11事件和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之后,中亚的极端宗教势力出现了哪些变化?
  文白:阿富汗战争之后,极端势力在中亚受到沉重打击。9.11事件使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成了过街老鼠,首先是舆论环境对它们极为不利,从经济来说,美国的军事打击也是空前的。“乌伊运”不仅失去了在阿富汗的基地,最近还传来,它的军事首领朱马?纳马干尼已经被打死。这种势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确定无疑的。美国展开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行动之后,中亚国家对美国的支持很顺利地受到了国内的支持。
  记者:除了“乌伊运”外,中亚还有没有其他宗教极端组织?
  文白:在中亚,除了“乌伊运”以外,“伊斯兰解放党”也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极端组织。它是一个政党性质的组织,它的组织遍布世界。50年代,它最初成立在中东,有人说是在黎巴嫩,有说是在叙利亚,现已扩散到世界各地。它们在中亚完全是以一种地下的形式存在的,发展组织、发展人员、宣传自己的思想、筹集资金、采取非常严格的组织方式,以三五人为一个小组,组与组之间采取单线联系。只要几天不见面,就意味着出事了,马上切断联系。成员身份复杂,志向是成立一个世界性的哈里发国家。主要成规模的也就这两个,其他就是个人性的,比较零散。
  记者:宗教因素在中亚的影响很大吗?宗教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是不是也像其他伊斯兰国家那样,深入地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
  文白:中亚国家都是清一色的世俗国家,宗教在政治中的影响有限。我在中亚切身感受到,中亚的伊斯兰教已经很富有民族和地域色彩,被称为“人民伊斯兰教”。对于中亚游牧民族,如哈萨克族和吉尔吉斯族来说,伊斯兰教更是一种十分世俗化的宗教,伊斯兰教对他们来说,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生活习惯或风俗习惯。比如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可是哈萨克人作为游牧民族,就是崇尚祖先崇拜,而且还信仰萨满教。伊斯兰教在传入中亚以后也经历了一个中亚化的过程。哈萨克斯坦人口的70%、乌兹别克斯坦人口的80%至90%都信仰伊斯兰教。还比如伊斯兰教禁酒,可中亚人抽烟喝酒什么都不戒。
  中亚宗教极端势力仍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但不会得势。极端势力面临很多发展的障碍。从教俗力量对比来讲,世俗力量要远远大于宗教力量。从民族构成来说,中亚除了穆斯林之外,还有不少其他信仰的民族。在中亚,伊斯兰教并不是一统天下。再从民族特点来讲,中亚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对中亚各国的主体民族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乌兹别克和塔吉克民族的影响要深点,但对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民族来说就差一些。
  1995年,我去了一次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市,布哈拉是中亚伊斯兰教的主要中心之一,在大街上,我就看到很多妇女身穿长袍,头戴围巾,一副伊斯兰传统装束。可相反,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1999年夏,新落成了一个清真寺,我去参观,我在大堂里面就见到了上穿吊带装、下着超短裙的姑娘。当地人也都习以为常,包括阿訇也并不在意。中亚的伊斯兰教是很宽容的。
  另一方面,中亚国家都坚持世俗化道路。与俄罗斯、中国比邻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综上所述,宗教极端势力是个问题,但不会成为一个太大的问题。
  从非对称性安全威胁角度来说,中亚面临的威胁就是毒品问题。中亚的毒品问题严重,阿富汗毒品的75%是通过中亚过境走私的。美国此次军事打击阿富汗,对中亚的贩毒活动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中亚是件好事。美国打击阿富汗对中亚国家来说,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情,中亚是既得利益者。安全上,伊斯兰极端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毒品生产减少,拉近了和美国的关系,抬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提高了国际透明度,这对中亚改善自身状况是个机遇。
  记者:你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工作,也到其他中亚国家出过差,你能不能将中亚各国经济的发展作一横向比较?
  文白:在经济体制上,各国都在搞市场经济,但手段和模式却不同。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自由度较大,特别是哈萨克斯坦,有些改革措施比中国还要超前。而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还相当大。土库曼斯坦则较乌兹别克斯坦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上,各国之间的差别较悬殊。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0亿美元左右,乌兹别克斯坦120亿美元左右,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则只有10亿美元多一些。哈萨克斯坦的人均月工资为91美元,而塔吉克斯坦只有8.9美元。因为存在这种经济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所以中亚内部也有非法移民现象。
  记者:在中亚诸国有没有“东突”分子的跨界活动?
  文白:由于地缘关系,“东突”分子在中亚也有活动,而且还犯下了一些大案。在对待“东突”问题上,中亚诸国对中国政府的政策、立场都是理解和支持的。在这方面和中国也是积极配合的。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2000年9月下旬,阿拉木图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四个“东突”分子枪杀了两名哈萨克斯坦警察。事因邻居告发“东突”分子行动诡秘,这四个“东突”分子在吉尔吉斯斯坦杀了人,流窜到哈萨克斯坦,结果,前往巡视的两名警察被他们当场用冲锋枪杀害。枪杀事件发生后,阿拉木图展开大搜捕,几天后,将他们在一个居民楼里全部击毙。
  第二天,阿拉木图警察局长在当地报纸上公开表示说,只是在此次事件发生后,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了“东突”分子活动的危害性。中亚国家日益意识到,“东突”不仅仅危及中国,也危及自己的安全利益。▲

相关热词搜索:近距离 反恐 看中 近距离看中亚的反恐斗争 俄罗斯电影反恐战线 俄罗斯最近军事行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